-
公开(公告)号:CN101364648B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0810144899.9
申请日:2008-07-3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28 , H01M8/0206 , H01M8/0254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0273 , H01M8/0276 , H01M8/242 , H01M8/2457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构成本发明的燃料电池(10)的发电单元(12)用第一金属隔板(16)及第二金属隔板(18)夹持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4)。第一金属隔板(16)中,在面(16a)上设置有氧化剂气体流路(32),并且,在面(16b)上设置有冷却介质流路(36)。第一金属隔板(16)具备以波形状成形的金属板(38),在所述金属板(38)的一侧的面上设置有树脂框构件(40),并且在所述金属板(38)的另一侧的面上设置有橡胶密封件(42)。将金属板(38)、树脂框构件(40)及橡胶密封件(42)一体地贯通而形成氧化剂气体入口连通孔(26a)、氧化剂气体出口连通孔(26b)、冷却介质入口连通孔(28a)、冷却介质出口连通孔(28b)、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30a)及燃料气体出口连通孔(30b)。
-
公开(公告)号:CN101364648A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810144899.9
申请日:2008-07-3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28 , H01M8/0206 , H01M8/0254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0273 , H01M8/0276 , H01M8/242 , H01M8/2457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构成本发明的燃料电池(10)的发电单元(12)用第一金属隔板(16)及第二金属隔板(18)夹持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4)。第一金属隔板(16)中,在面(16a)上设置有氧化剂气体流路(32),并且,在面(16b)上设置有冷却介质流路(36)。第一金属隔板(16)具备以波形状成形的金属板(38),在所述金属板(38)的一侧的面上设置有树脂框构件(40),并且在所述金属板(38)的另一侧的面上设置有橡胶密封(42)。将金属板(38)、树脂框构件(40)及橡胶密封(42)一体地贯通而形成氧化剂气体入口连通孔(26a)、氧化剂气体出口连通孔(26b)、冷却介质入口连通孔(28a)、冷却介质出口连通孔(28b)、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30a)及燃料气体出口连通孔(30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