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01301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1911153981.2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飞田一纪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物品固定装置及物品固定结构的组装方法,物品固定装置(20)具备物品安装构件(60)和第一密封件(62)。物品安装构件具有从顶板(14)的车内侧经由顶板的贯通孔(41)向车外侧突出、用于固定物品(22)的突起部(67)和与加强构件(16)的下表面侧(16d)接合的头部支承面(66)。第一密封件抑制水从贯通孔及突起部的间隙向顶板的车内侧浸入。
-
公开(公告)号:CN111824265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209374.X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飞田一纪
IPC: B62D2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将侧梁加强件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牢固地结合的车身侧部结构,其具备侧梁加强件、车轮拱板增强构件、内板和隔壁。侧梁加强件具有从侧梁的后端部向车身后方且上方延长的侧梁加强件延长部。车轮拱板增强构件与侧梁加强件延长部结合。内板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结合而形成第一封闭截面。第一隔壁与侧梁加强件延长部及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结合并对第一封闭截面进行分隔。
-
公开(公告)号:CN1607132A
公开(公告)日:2005-04-20
申请号:CN200410080782.0
申请日:2004-10-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飞田一纪
IPC: B60R22/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会招致车体重量的增加而能够提高安装强度的卷收器安装结构。其特征为,将固定在车身内板(7)上的卷收器(5)的安装托架(24)做成跨越车身内板(7)的第1棱角线(IR1)、第2棱角线(IR2)的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11301300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1911153871.6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飞田一纪
IPC: B60R9/0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物品固定装置(20),其具备调节机构(65)和突起部(67)。调节机构夹设在第一板(14)与第二板(18)之间,且与第一板(14)的下面侧接合。突起部一体地设置于调节机构。突起部将物品(22)固定于第一板的上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1301301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11153981.2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飞田一纪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物品固定装置及物品固定结构的组装方法,物品固定装置(20)具备物品安装构件(60)和第一密封件(62)。物品安装构件具有从顶板(14)的车内侧经由顶板的贯通孔(41)向车外侧突出、用于固定物品(22)的突起部(67)和与加强构件(16)的下表面侧(16d)接合的头部支承面(66)。第一密封件抑制水从贯通孔及突起部的间隙向顶板的车内侧浸入。
-
公开(公告)号:CN102741110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080062502.7
申请日:2010-12-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2 , B62D25/025 , B62D25/04 , B62D25/2081 , B62D29/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身侧部构造,其相对于前方碰撞荷载和侧面碰撞荷载确保高强度。侧面板外部件(14)包括:由高张力钢板形成的前立柱下部件部(31);由普通钢板形成的前立柱上部件部(37a);沿该前立柱上部件部配置的加强部件(38)。前立柱下部件部(31)的上端(31a)结合在前立柱上部件部的下端(37c)的内侧面。加强部件(38)的前端(38a)结合在前立柱下部件部的上端(31a)的内侧面。
-
公开(公告)号:CN102741110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080062502.7
申请日:2010-12-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2 , B62D25/025 , B62D25/04 , B62D25/2081 , B62D29/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身侧部构造,其相对于前方碰撞荷载和侧面碰撞荷载确保高强度。侧面板外部件(14)包括:由高张力钢板形成的前立柱下部件部(31);由普通钢板形成的前立柱上部件部(37a);沿该前立柱上部件部配置的加强部件(38)。前立柱下部件部(31)的上端(31a)结合在前立柱上部件部的下端(37c)的内侧面。加强部件(38)的前端(38a)结合在前立柱下部件部的上端(31a)的内侧面。
-
公开(公告)号:CN111824265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010209374.X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飞田一纪
IPC: B62D2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将侧梁加强件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牢固地结合的车身侧部结构,其具备侧梁加强件、车轮拱板增强构件、内板和隔壁。侧梁加强件具有从侧梁的后端部向车身后方且上方延长的侧梁加强件延长部。车轮拱板增强构件与侧梁加强件延长部结合。内板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结合而形成第一封闭截面。第一隔壁与侧梁加强件延长部及车轮拱板增强构件结合并对第一封闭截面进行分隔。
-
公开(公告)号:CN113226896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80007263.9
申请日:2020-01-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车身侧部结构(10)具备侧板组装体(70)和底板组装体(40)。侧板组装体中,下边梁外板部(17a)固定于下边梁增强构件(58),且在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设置有紧固连结螺母(72)。底板组装体中,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固定于内板前部(31),且在车轮拱板增强构件与内板前部之间夹设有套管(51)。将紧固连结螺栓(74)紧固连结于紧固连结螺母而将侧板组装体组装于底板组装体。
-
公开(公告)号:CN111572640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085670.3
申请日:2020-02-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顶盖结构,其在顶板接合有上边梁。顶板具备倾斜接合部、铅垂部及水平接合部。倾斜接合部通过顶板的外侧部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弯折而成,并与上边梁接合。铅垂部设置于倾斜接合部的车身后方,且通过顶板的外侧部铅垂地弯折而成。水平接合部从铅垂部向车宽方向的外侧伸出。在水平接合部安装有后车门铰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