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92770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280017251.X
申请日:2012-04-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马勒滤清系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1/002 , F02F7/006 , F16J15/025 , F16J15/062 , H01T13/08
Abstract: 密封部件(3)配置在形成有火花塞安装孔(1a)的气缸盖罩(1)和插入到火花塞安装孔(1a)的火花塞管(2)之间。密封部件(3)构成为能够弹性变形,其具有:基部(31),其被插入到火花塞安装孔(1a);突部(32),其从基部(31)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而形成,且与在火花塞安装孔(1a)的内周面形成的槽部(12b)卡合;密封唇部(33),其与火花塞管(2)的外周面弹性接触;以及把持部(34),其形成在基部(31)和密封唇部(33)之间,并从火花塞安装孔(1a)向下侧突出。
-
公开(公告)号:CN103492770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280017251.X
申请日:2012-04-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马勒滤清系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1/002 , F02F7/006 , F16J15/025 , F16J15/062 , H01T13/08
Abstract: 密封部件(3)配置在形成有火花塞安装孔(1a)的气缸盖罩(1)和插入到火花塞安装孔(1a)的火花塞管(2)之间。密封部件(3)构成为能够弹性变形,其具有:基部(31),其被插入到火花塞安装孔(1a);突部(32),其从基部(31)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而形成,且与在火花塞安装孔(1a)的内周面形成的槽部(12b)卡合;密封唇部(33),其与火花塞管(2)的外周面弹性接触;以及把持部(34),其形成在基部(31)和密封唇部(33)之间,并从火花塞安装孔(1a)向下侧突出。
-
公开(公告)号:CN101122249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710108528.0
申请日:2007-05-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马勒滤清系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3/0416 , F01M2013/04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油补充率优良,而且能够确保油排出通道的油雾分离器。通过使泄漏气体通过节流通道23A与设置在泄漏气体通道11上的冲击壁相冲击来分离油雾。在冲击壁的上游设有分隔泄漏气体通道11的间隔壁22。在该间隔壁22上贯通形成有狭缝23,该狭缝23一直延伸到泄漏气体通道11的通道底壁12。在间隔壁22的上游和下游设有一对遮蔽板24、25,其遮蔽住除了节流通道23A以外的狭缝下部,并在狭缝的上部形成节流通道23A。
-
公开(公告)号:CN101122249A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710108528.0
申请日:2007-05-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马勒滤清系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3/0416 , F01M2013/04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油补充率优良,而且能够确保油排出通道的油雾分离器。通过使泄漏气体通过节流通道23A与设置在泄漏气体通道11上的冲击壁相冲击来分离油雾。在冲击壁的上游设有分隔泄漏气体通道11的间隔壁22。在该间隔壁22上贯通形成有狭缝23,该狭缝23一直延伸到泄漏气体通道11的通道底壁12。在间隔壁22的上游和下游设有一对遮蔽板24、25,其遮蔽住除了节流通道23A以外的狭缝下部,并在狭缝的上部形成节流通道23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