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塔吊传动半自动控制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560398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0077031.1

    申请日:2022-01-2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塔吊传动半自动控制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在人工控制模式下,启动摄像头采集操作位置的人脸图像,识别人脸图像以确认操作人员的身份信息,根据人员的身份信息在预设塔吊任务库中搜索匹配对应的塔吊任务;启动施工工地布置的摄像头,拍摄施工工地的视频信息并分析每个塔吊的工作状态,得到至少一个空闲塔吊;抽取自动控制模式下预存的塔吊任务的特征,或者抽取人工模式下搜索匹配得到的塔吊任务的特征,将塔吊任务的特征与空闲塔吊进行匹配,以控制空闲塔吊执行塔吊任务。本申请根据控制室是否有人智能切换塔吊的控制模式,并根据人员身份识别自动寻找匹配塔吊任务,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寻找合适的空闲塔吊,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控制的安全性。

    用于任务时态模型的智能塔吊集群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604772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0077273.0

    申请日:2022-01-2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任务时态模型的智能塔吊集群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用于任务时态模型的智能塔吊集群协同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智能塔吊集群中每台智能塔吊的最新待执行任务的任务信息,得到任务信息集合,其中,所述任务信息包括任务执行时间和所述智能塔吊执行所述待执行任务的动作区域;根据所述任务信息集合确定每台所述智能塔吊的任务冲突信息;根据所述任务冲突信息对每台所述智能塔吊的待执行任务进行排序,得到任务队列;根据所述任务队列控制每台所述智能塔吊执行其对应的待执行任务。本申请方案能够能够实现智能塔吊集群的协同控制以避免发生碰撞事故,进而提高智能塔吊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和安全性。

    一种具有可控形变机构的塔吊夹具、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04770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0077244.4

    申请日:2022-0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可控形变机构的塔吊夹具,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并能够在壳体内伸缩的夹持件,以及控制夹持件伸出或缩回壳体的驱动组件;壳体上设有保护气囊;夹持件伸出壳体的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能够朝向壳体的外壁卷曲以形成用于抓取具有把手的桶的抓头;壳体的外壁嵌设有电磁件,自由端内设有与电磁件磁吸固定的磁吸件。壳驱动组件控制夹持件在壳体内移动,实现夹持件伸出或缩回壳体;设置保护气囊,减少因壳体误碰到工人时提供缓冲设施;自由端设置成具有曲卷记忆的夹持件,使自由端伸出壳体时从钩状到圆圈变换,通过电磁件与磁吸件的配合,使呈圈状设置的自由端被吸附固定,使得呈圈状的自由端钩取的装有泥浆的桶后难以脱离夹持件。

    智能塔吊吊臂状况物联网传感监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04762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0077249.7

    申请日:2022-01-2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塔吊吊臂状况物联网传感监测系统及方法。其中,所述智能塔吊吊臂状况物联网传感监测系统,包括:控制器和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的惯性传感器,所述惯性传感器包括加速度计和陀螺仪,所述惯性传感器固定设置于所述智能塔吊的小车上,用于实时采集所述小车的惯性运动数据并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小车设于所述智能塔吊的吊臂上并沿所述吊臂移动,所述惯性运动数据包括加速度数据和角速度数据,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惯性运动数据确定所述智能塔吊惯性的动作信息,并通过比较所述惯性的动作信息和所述智能塔吊的驱动机构反馈的动作信息判断所述吊臂的运动状态是否异常。本申请能够实现对吊臂异常状态的自动化诊断。

    实现智能塔吊辅助的操控安全性警示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04761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0077058.0

    申请日:2022-01-2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实现智能塔吊辅助的操控安全性警示系统及方法。其中,所述实现智能塔吊辅助的操控安全性警示系统,包括:智能塔吊的控制器和安全监控终端;所述控制器用于采集所述智能塔吊的状态数据和操控指令,并将所述状态数据和所述操控指令发送给所述远程监控终端;所述安全监控终端与多个所述智能塔吊的控制器通信连接,用于根据多个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所述状态数据和所述操控指令,在三维仿真软件中模拟所述多个智能塔吊的运行状态并进行运行轨迹预测,以及根据预测结果向所述控制器反馈针对所述操控指令的安全警示信息。本申请能够利用安全监控终端实现对多个智能塔吊发生碰撞事故的预测,实现对智能塔吊的安全操控,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驾驶舱下置的智能塔吊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04760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0077033.0

    申请日:2022-01-2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驾驶舱下置的智能塔吊结构及其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在人工控制模式下,全景视频显示器根据塔身和主横梁交界处不同方向的视频进行全景拼接,模拟塔身和主横梁交界处的全景视图,并发送给驾驶舱内的全景视频显示器;高度传感器将吊钩高度信息发送给塔吊控制器,塔吊控制器根据吊钩高度信息提示用户选择观看全景视频显示器进行高空操作模式,或者关闭全景视频显示器进入下置操作模式;在无人驾驶模式下,启动毫米波雷达,塔吊控制器根据毫米波雷达的实时信号对塔吊的行进路线,和/或吊钩的吊装路径进行智能路径规划。本申请能够根据驾驶舱是否有人切换人工控制模式和无人驾驶模式,并且智能、灵活的切换高低空视角。

    用于智能塔吊工况检测的智能辅助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72845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0077256.7

    申请日:2022-01-2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塔吊工况检测的智能辅助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用于智能塔吊工况检测的智能辅助机器人,包括:壳体、移动模块、控制模块、环境扫描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环境扫描模块用于在所述智能塔吊施工前,随着所述移动模块的移动扫描所述智能塔吊周围的环境数据;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环境数据确定表征当前是否适合施工的工况信息,并将所述工况信息发送给所述智能塔吊的控制器,以使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工况信息确定是否开始施工。本申请方案能够使得智能塔吊了解施工现场的工况是否适合施工,确保在物料周围无人员的情况下再开始施工,避免施工时有人员在物料附近而给人员造成人身伤害。

    用于智慧工地的智能塔吊作业全景监控还原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93864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111070869.X

    申请日:2021-09-13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智慧工地的智能塔吊作业全景监控还原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每个摄像头以预设时间间隔循环遍历采集其所在区域的预设数量个方向的多张图像,并记录每幅图像的拍摄时刻;在单轮预设数量个方向均已拍摄完毕时,对于单个摄像头,根据摄像头的预设数量方向的多张图像进行全景拼接得到全景图像并存储;绘制塔吊作业现场地图,并标记所有摄像头在地图上的位置;接收点击地图显示界面上的目标摄像头的监控调取请求信息,显示相应的目标摄像头的全景图像。本申请现场全景图像采集方式使得远在施工现场之外的监控人员能够分区域调取塔吊作业现场的全景图像,并还原指定时刻的作业现场情况,能有效消除监控死角,准确还原施工过程。

    基于堆叠模型仿真的智能塔吊物料运输控制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911919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111074486.X

    申请日:2021-0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堆叠模型仿真的智能塔吊物料运输控制方法和系统,首先获取工作面周边环境的三维空间数据,进而剖分三维空间数据得到若干等体积的立体网格,并生成网格描述字段,随后构建物料堆叠仿真方案,并对物料堆叠仿真方案进行可行性校验,确定智能塔吊作业位置,基于立体网格和智能塔吊作业位置规划物料运输路线,并确定物料运输路线的适配度,随后利用配度的物料运输路线进行物料运输。本申请公开的智能塔吊通过将传统塔吊与物料网、空间状态感知、智能分析、自动控制等技术结合,实现了智能塔吊的无人驾驶和自主作业,优化了智能塔吊运输和堆叠物料时的空间利用率,避免了智能塔吊在操作过程中影响正常施工作业甚至产生安全隐患。

    智能塔吊夹具自动切换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72534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110815351.8

    申请日:2021-10-2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智能塔吊夹具自动切换机构及其控制方法,先获取待吊运物料的待吊运件种类和数量,然后基于所述待吊运件种类和数量判断出吊运所需吊具挂接部的性能参数,之后控制吊钩上的与所述性能参数相匹配的下侧夹具移动到预夹合位置,在所述预夹合区域内挂载有吊具挂接部之后,控制所述下侧夹具对挂接部进行补夹合,然后在所述下侧夹具移动到预夹合位置后,判断所述下侧夹具的预夹合区域内是否挂载有挂接部,最后在所述下侧夹具完成所述补夹合之后,控制吊钩上的与所述性能参数相匹配的上侧夹具移动至所述预夹合区域,并与所述下侧夹具共同对所述预夹合区域内的挂接部进行抱合。该方法提高了夹具的实用性和对于不同重量物料的适用范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