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模块的自动接收、传送和自动充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698743U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21170705.8

    申请日:2018-07-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能模块的自动接收、传送和自动充电装置,包括:固定模块、移动模块、储能模块放置模块和充电模块,所述移动模块和充电模块安装在固定模块上,所述储能模块放置模块安装在移动模块上,所述储能模块放置模块随着移动模块进行前后、左右和上下的移动,完成储能模块的接收和传送;当储能模块放置模块接收到储能模块后,通过移动模块将储能模块放置到充电模块上,对储能模块进行充电,当充电完成后,通过移动模块将储能模块传送给其他装置。本实用新型储能模块自动充电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安装维护方便、信号响应速度快、可直接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系统中储能模块的接收、传送以及其自动充电。(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储能模块的自动充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993501U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821170688.8

    申请日:2018-07-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能模块的自动充电装置,包括:支架、充电电极组、小电极组、顶升装置和接近开关,所述支架一侧安装有充电电极组和接近开关,另一侧安装有小电极组,所述小电极组安装在顶升装置上,通过顶升装置推动所述小电极组的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储能模块的自动充电装置接收到储能模块存放就位信号后,通过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储能模块管理系统开启,进而开始为储能模块开始充电,达到对储能模块进行自动充电过程,从而实现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智能充电系统中储能模块的自动充电功能。本实用新型储能模块自动充电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安装维护方便、信号响应速度快、可直接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系统中储能模块的存放以及其自动充电。

    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力系统负荷数据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18213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638888.1

    申请日:2024-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力系统负荷数据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负荷预测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收集历史负荷数据和历史气象数据,对历史负荷数据和历史气象数据进行预处理,并构建第一数据集;基于Informer模型改进,构建原始负荷模型,并设定评价指标;基于第一数据集训练原始负荷模型,并结合IPSO算法优化原始负荷模型,得到负荷预测模型;基于负荷预测模型对未来电力负荷进行预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训练预测模型训练需要大量数据,效率不高,在考虑多种天气特征、数据量较少和训练时间较短时,无法在确保短期负荷预测准确性的同时,也保证长期预测的准确性的问题。

    基于虚拟电厂的输电量管理设备及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10899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232085.X

    申请日:2024-03-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虚拟电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虚拟电厂的输电量管理设备及操作方法,包括有圆筒Ⅰ和转动环等;圆筒Ⅰ左部外侧开有凹槽,且该凹槽内周向滑动连接有转动环。本发明实现了通过圆环Ⅱ和滚珠对电缆的线芯进行挤压,使得电缆的线芯收缩,从而避免电缆的线芯向四周散开的问题,并且通过圆环Ⅱ和滚珠在抵住电缆线芯的外表面的情况下进行移动,进而通过圆环Ⅱ和滚珠将电缆的线芯捋直,从而避免电缆的线芯发生弯曲的现象,通过挡环Ⅰ的设置,避免锥形筒将圆环Ⅱ压紧,使圆环Ⅱ紧紧的抵住电缆的线芯,导致圆环Ⅱ将电缆的线芯卡死的问题,通过挡板对圆筒Ⅰ的上部进行遮挡,避免灰尘等杂质落在电缆的线芯部分。

    一种园区内能源调度负荷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31360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61071.5

    申请日:2024-04-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园区内能源调度负荷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涉及能源调度技术领域,包括:对园区内所有的用电设备进行分类,得到基础用电设备和可调度用电设备;对园区内基础用电设备进行分析,得到基础设备的需求值;对园区内可调度用电设备进行分析,得到可调度设备的调度值;根据基础设备需求值和可调度设备调度值制定用电调度计划;本发明通过对园区内的用电设备进行划分,计算出用电设备的调度成本和需求成本,根据用电设备的调度成本和需求成本对园区内能源进行调度,以解决现有的能源调度方法不够精准,缺少结合调度成本对综合能源进行分析的问题。

    基于虚拟电厂的输电量管理设备及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1089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232085.X

    申请日:2024-03-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虚拟电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虚拟电厂的输电量管理设备及操作方法,包括有圆筒Ⅰ和转动环等;圆筒Ⅰ左部外侧开有凹槽,且该凹槽内周向滑动连接有转动环。本发明实现了通过圆环Ⅱ和滚珠对电缆的线芯进行挤压,使得电缆的线芯收缩,从而避免电缆的线芯向四周散开的问题,并且通过圆环Ⅱ和滚珠在抵住电缆线芯的外表面的情况下进行移动,进而通过圆环Ⅱ和滚珠将电缆的线芯捋直,从而避免电缆的线芯发生弯曲的现象,通过挡环Ⅰ的设置,避免锥形筒将圆环Ⅱ压紧,使圆环Ⅱ紧紧的抵住电缆的线芯,导致圆环Ⅱ将电缆的线芯卡死的问题,通过挡板对圆筒Ⅰ的上部进行遮挡,避免灰尘等杂质落在电缆的线芯部分。

    一种智慧电网潮流风险预估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1474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918580.1

    申请日:2023-07-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慧电网潮流风险预估系统,涉及智慧电网潮流领域,所述预估系统包括实时采集模块、预估模块以及终端处理器,所述实时采集模块以及预估模块与终端处理器通讯连接;所述实时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当前的电网潮流数据以及当前的电网潮流数据中具有影响因素的数据;所述预估模块用于将采集后的电网潮流与电网特征的权重值进行计算,基于计算结果对电网潮流进行风险预估;所述终端处理器用于对历史电网潮流与电网特征进行分析处理,得到电网特征的权重值,所述终端处理器包括历史采集单元、计算单元以及存储单元;本发明对现有的智慧电网潮流风险预估进行改进,从电网潮流断面入手,使对智慧电网潮流的风险预估更加准确和方便。

    一种基于大数据整合资源的电力系统供需分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91155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918586.9

    申请日:2023-07-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整合资源的电力系统供需分析系统,涉及电力供需分析领域,包括电力信息获取模块以及分析模块,所述电力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力系统的购电信息、供电信息、地区用电信息、对应的日期以及日最高温度,同时获取未来第一预测时间内的日期信息以及最高温度;所述分析模块用于分析电力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率、分析地区的用电量、对地区进行划分以及对地区的电力供需进行分析;本发明通结合工作日、节假日以及温度对电力系统的供需情况进行全智能的分析,同时对地区的电力需求优先级进行分析,提高了电力供需分析的可靠性和全面性,以解决现有的电力供需分析在短期分析上的不足以及不够智能的问题。

    一种用于虚拟电厂的优化调节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79640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310100600.4

    申请日:2023-0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虚拟电厂的优化调节方法及系统,具体如下:电厂信息获取模块对虚拟电厂储蓄系统产生的用电信息进行获取,将用电信息输送至电厂数据分析模块,电厂数据分析模块对用电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存储用电数据;将存储用电数据输送至电力统计模块,所述电力统计模块基于存储用电数据进行统计,得到电池用电参考数据;将电池用电参考数据输送至电厂数据分析模块对电池进行分析,判断电池使用情况;本发明基于对虚拟电厂储蓄系统产生的用电信息进行获取,对用电信息进行分析得到用电数据,根据过去的用电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判断获取数据正常异常信息,对电量变化情况进行用电调节或通过电力警报模块进行警报,及时进行维修。

    一种直流配电网故障分类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84376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285408.2

    申请日:2022-03-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配电网故障分类定位方法,所述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首先将直流配电网通过直流断路器分成若干个配电区间;步骤S2,通过故障检测仪对直流配电网的若干配电区间进行独立检测;步骤S3,当直流配电网出现故障时,先通过故障检测仪定位出现故障的配电区间,并通过直流断路器将出现故障的配电区间分隔开,同时开启其他未出现故障的配电区间;步骤S4,根据故障检测仪确定故障类型,再通过故障数据库得出故障产生因素;步骤S5,根据故障产生因素结合故障阻抗距离计算方法处理得到故障位置,本发明能够综合线路内和线路外部的因素来判断线路的故障位置,以解决现有的直流配电网故障定位不够精准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