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63475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680056726.0

    申请日:2006-1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9/46 C22C38/004 C22C38/04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电池罐的各向异性小的冷轧钢板,其含有C≤0.0030%、Si≤0.02%、Mn:0.15~0.19%、P≤0.020%、S≤0.015%、N≤0.0040%、Al:0.020~0.070%、Nb:1.00≤Nb/C(原子当量比)≤5.0、B:1ppm≤B-(11/14)N≤15ppm(式中B和N为各元素的含量),余量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r值的面内各向异性Δr为-0.10≤Δr≤0.10。该钢板的制造中,特别以70~87%的轧制率进行冷轧,然后,在再结晶温度~830℃的退火温度下利用连续退火生产线进行退火。

    减震合金薄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89779A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780006181.7

    申请日:2007-0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需要大量的Al、Si、Cr等元素就具有损失系数在0.030以上的良好的减震性和优良的可加工性的板厚在2.0mm以下的铁系减震合金薄板及其制造方法。一种板厚在2.0mm以下的减震合金薄板,其特征在于,具有以质量%计含有C:0.005%以下、Si:不足1.0%、Mn:0.05~1.5%、P:0.2%以下、S:0.01%以下、Sol.Al:不足1.0%、N:0.005%以下,余量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成分组成,并且平均结晶粒径在50μm以上且300μm以下,最大相对导磁率在4000以上,残留磁通密度在1.10T以下。

    减震合金薄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89779B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780006181.7

    申请日:2007-0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需要大量的Al、Si、Cr等元素就具有损失系数在0.030以上的良好的减震性和优良的可加工性的板厚在2.0mm以下的铁系减震合金薄板及其制造方法。一种板厚在2.0mm以下的减震合金薄板,其特征在于,具有以质量%计含有C:0.005%以下、Si:不足1.0%、Mn:0.05~1.5%、P:0.2%以下、S:0.01%以下、Sol.Al:不足1.0%、N:0.005%以下,余量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成分组成,并且平均结晶粒径在50μm以上且300μm以下,最大相对导磁率在4000以上,残留磁通密度在1.10T以下。

    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63475B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680056726.0

    申请日:2006-1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9/46 C22C38/004 C22C38/04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电池罐的各向异性小的冷轧钢板,其含有C≤0.0030%、Si≤0.02%、Mn:0.15~0.19%、P≤0.020%、S≤0.015%、N≤0.0040%、Al:0.020~0.070%、Nb:1.00≤Nb/C(原子当量比)≤5.0、B:1ppm≤B-(11/14)N≤15ppm(式中B和N为各元素的含量),余量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r值的面内各向异性Δr为-0.10≤Δr≤0.10。该钢板的制造中,特别以70~87%的轧制率进行冷轧,然后,在再结晶温度~830℃的退火温度下利用连续退火生产线进行退火。

    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70953A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780003018.5

    申请日:2007-0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轧钢板,能够以价格低廉、不降低生产率的方式进行制造、耐应变时效性优良,面内各向异性较小,具有以质量%计含有C:0.010~0.040%、Si:0.02%以下、Mn:1.0~2.5%、P:0.02%以下、S:0.015%以下、N:0.004%以下以及Al:0.020~0.070%,余量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组成,具有由铁素体相和第二相形成,所述第二相的体积率为0.2%以上且不足10%的显微组织,AI在50MPa以下、-0.20≤Δr≤0.20、板厚在0.5mm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