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轨及其制造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918980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980022411.1

    申请日:2019-03-28

    Abstract: 一种导轨,具有如下成分组成:以质量%计C:0.70%~1.00%,Si:0.50%~1.60%,Mn:0.20%~1.00%,P:0.035%以下,S:0.012%以下,Cr:0.40%~1.30%,由Ceq=[%C]+([%Si]/11)+([%Mn]/7)+([%Cr]/5.8)定义的Ceq值为1.04~1.25,剩余部分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距导轨头部表面的深度为1mm的位置与25mm的位置之间的区域的硬度为370HV以上且小于520HV,由利用EPMA对该区域进行线性分析而得到的C、Si、Mn及Cr的各成分的最大含量基于Ceq(max)=[%C(max)]+([%Si(max)]/11)+([%Mn(max)]/7)+([%Cr(max)]/5.8)求出的Ceq(max)为1.40以下,该区域的珠光体面积率为95%以上。

    钢轨钢及车轮钢的选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31265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680074709.3

    申请日:2016-1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铁路轨道所使用的钢轨及铁路用车轮的疲劳损伤、且可延长钢轨及车轮两者的寿命的钢轨钢及车轮钢的选择方法。本发明的钢轨钢及车轮钢的选择方法包括:选择钢轨钢及车轮钢,使得在将所述钢轨钢和车轮钢分别制成钢轨及车轮在实际轨道中使用时,所述钢轨的头部的屈服强度YSR为830MPa以上,所述车轮的轮圈部的屈服强度YSW为580MPa以上,且所述钢轨的头部的屈服强度YSR与所述车轮的轮圈部的屈服强度YSW之比YSR/YSW为0.85以上且1.95以下,所述钢轨钢具有以下成分组成:以质量%计,含有C:0.70%以上且低于0.85%、Si:0.10~1.50%、Mn:0.40~1.50%、以及Cr:0.05~1.50%,余量由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所述车轮钢具有以下成分组成:以质量%计,含有C:0.57%以上且低于0.85%、Si:0.10~1.50%、Mn:0.40~1.50%、以及Cr:0.05~1.50%,余量由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原油罐用热轧型钢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65673A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0880101254.5

    申请日:2008-09-24

    Abstract: 提供不被涂膜的存在状态所控制,对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并且具有YP为315MPa以上的强度的原油罐用热轧型钢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原油罐用热轧型钢的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成分组成:含有C:0.001~0.16质量%、Si:0.01~1.5质量%、Mn:0.1%~2.5质量%、P:0.025质量%以下、S:0.01质量%以下、Al:0.005~0.1质量%、N:0.001~0.008质量%、W:0.001~0.5质量%及Cr:0.06质量%以上且小于0.20质量%,余量由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具有由铁素体和珠光体构成的显微组织,所述铁素体含有相对于整个组织以面积率计为10%以上的加工铁素体。

    带突起的H型钢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96236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080011533.3

    申请日:2020-0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确保拉伸强度的同时抑制连续铸造时的表面裂纹产生,可飞跃性地提高制造性的带突起的H型钢及其制造方法。形成如下的钢组成:以满足([%S]/32)/([%Ti]/48)+4×([%N]/14)/([%Ti]/48)≤15.0的范围含有C:0.05~0.20质量%、Si:0.05~0.60质量%、Mn:1.20~1.70质量%、P:0.035质量%以下、S:0.035质量%以下、Nb:0.005~0.050质量%、V:0.005~0.050质量%、Ti:0.005~0.030质量%以及N:0.0020~0.0100质量%,剩余部分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拉伸强度为490MPa以上,屈服强度为355MPa以上,并且0℃下的冲击吸收能量vE0为27J以上。

    轨道及其制造方法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868285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980020267.8

    申请日:2019-0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使耐磨损性和耐疲劳损伤性这两种特性提高的轨道。其具有下述成分组成、该成分组成以满足式(1)的方式含有C:0.70质量%以上且0.85质量%以下、Si:0.50质量%以上且1.60质量%以下、Mn:0.2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P:0.035质量%以下、S:0.012质量%以下及Cr:0.40质量%以上且1.30质量%,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从轨道头部的表面起的深度为0.5mm的位置与25mm的位置之间的区域中的维氏硬度为370HV以上且低于520HV,该区域中的珠光体组织及贝氏体组织的合计面积率为98%以上,且该区域中的贝氏体组织的面积率大于5%且小于20%。0.30≤[%Si]/10+[%Mn]/6+[%Cr]/3≤0.55……(1)其中,[%M]为成分组成中的元素M的含量(质量%)。

    轨道及其制造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68285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80020267.8

    申请日:2019-0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使耐磨损性和耐疲劳损伤性这两种特性提高的轨道。其具有下述成分组成、该成分组成以满足式(1)的方式含有C:0.70质量%以上且0.85质量%以下、Si:0.50质量%以上且1.60质量%以下、Mn:0.2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P:0.035质量%以下、S:0.012质量%以下及Cr:0.40质量%以上且1.30质量%,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从轨道头部的表面起的深度为0.5mm的位置与25mm的位置之间的区域中的维氏硬度为370HV以上且低于520HV,该区域中的珠光体组织及贝氏体组织的合计面积率为98%以上,且该区域中的贝氏体组织的面积率大于5%且小于20%。0.30≤[%Si]/10+[%Mn]/6+[%Cr]/3≤0.55……(1)其中,[%M]为成分组成中的元素M的含量(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