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成形分析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59058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280016493.7

    申请日:2012-0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1/04 G06F17/5018 G06F17/5095 Y02T1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压成形分析方法,包括以下工序:(1)算出脱模前的冲压成形品的形状、残余应力分布的数据,算出脱模前的局部坐标系下的应力分布(a),(2)根据上述脱模前的数据进行回弹分析,算出脱模后的冲压成形品的残余应力分布,算出局部坐标系下的冲压成形品的残余应力分布(b)、和脱模后的冲压成形品的形状数据(d),(3)算出上述应力分布(a)与(b)的差值(a-b),将该差值作为回弹有效应力(SB有效应力)而算出整体坐标系下的SB有效应力分布,根据改变或去除该SB有效应力分布中分析对象区域的SB有效应力而得到的SB有效应力进行回弹分析,算出脱模后的冲压成形品的形状数据(c),(4)算出上述形状数据(c)与形状数据(d)的差值(c-d),判断分析对象区域对整体形状的影响程度。

    冲压成形分析方法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59058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280016493.7

    申请日:2012-0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1/04 G06F17/5018 G06F17/5095 Y02T1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压成形分析方法,包括以下工序:(1)算出脱模前的局部坐标系下的应力分布(a),(2)进行回弹分析,算出脱模后的冲压成形品的残余应力分布,算出局部坐标系下的冲压成形品的残余应力分布(b)、和脱模后的冲压成形品的形状数据(d),(3)算出上述应力分布(a)与(b)的差值(a-b),算出整体坐标系下的SB有效应力分布,根据改变或去除该SB有效应力分布中分析对象区域的SB有效应力而得到的SB有效应力进行回弹分析,算出脱模后的冲压成形品的形状数据(c),(4)算出上述形状数据(c)与形状数据(d)的差值(c-d),判断分析对象区域对整体形状的影响程度。

    回弹量评价方法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55187B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380055456.1

    申请日:2013-09-27

    Abstract: 本发明的回弹量评价方法包括:交叉平面设定工序(S1),每隔规定间隔地设定多个与冲压成形品的形状交叉的交叉平面;截面形状取得工序(S3),对于该设定的每个交叉平面取得冲压成形品的截面形状;截面形状方向取得工序(S5),取得该各截面形状的各交叉平面的朝向作为各截面形状的方向;及回弹量评价工序(S9),对于冲压成形品的作为基准的形状和脱模后的形状,分别进行交叉平面设定工序(S1)、截面形状取得工序(S3)、截面形状方向取得工序(S5)或位置特定点坐标取得工序(S7),通过在全部的交叉平面比较对于取得的作为基准的形状和脱模后的形状的截面形状的方向,由此来评价回弹量。

    回弹量评价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55187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80055456.1

    申请日:2013-09-27

    Abstract: 本发明的回弹量评价方法包括:交叉平面设定工序(S1),每隔规定间隔地设定多个与冲压成形品的形状交叉的交叉平面;截面形状取得工序(S3),对于该设定的每个交叉平面取得冲压成形品的截面形状;截面形状方向取得工序(S5),取得该各截面形状的各交叉平面的朝向作为各截面形状的方向;及回弹量评价工序(S9),对于冲压成形品的作为基准的形状和脱模后的形状,分别进行交叉平面设定工序(S1)、截面形状取得工序(S3)、截面形状方向取得工序(S5)或位置特定点坐标取得工序(S7),通过在全部的交叉平面比较对于取得的作为基准的形状和脱模后的形状的截面形状的方向,由此来评价回弹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