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98292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80044135.2
申请日:2011-09-1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7 , H01M2/1673 , H01M2/18 , H01M4/667 , H01M4/70 , H01M10/04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有将长条的第1电极(5)、长条的第2电极(6)、和介于所述第1电极和所述第2电极之间的长条的隔膜(7)卷绕成螺旋状的电极组,以及非水电解质;所述第1电极包括片材状的第1集电体(5a)、和所述第1集电体表面的第1活性物质层(5b);所述第2电极包括片材状的第2集电体(6a)、和所述第2集电体表面的第2活性物质层(6b);所述第1电极的卷绕终端部经由所述隔膜与配置于更靠外周侧的所述第2电极相对置。所述二次电池具有在高温环境下反复进行快速的充放电的情况下,在与所述第1电极的卷绕终端部相对置的所述第2电极的对置部位(B)发生断裂等问题。本发明在上述的二次电池中,通过用补足所述第2电极的厚度的补强部(24)来对与所述第1电极的卷绕终端部相对置的所述第2电极的对置部位(B)进行补强等,可谋求上述问题的解決。
-
公开(公告)号:CN101809805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980100561.6
申请日:2009-03-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525 , H01M10/44 , H02J7/0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电方法,该锂离子二次电池将含有镍和钴、且具有层状的晶体结构的含锂复合氧化物用作正极活性物质。该充电方法包括:第1步骤,以0.5~0.7It的第1电流进行充电,直至充电电压达到3.8~4.0V的第1上限电压;第2步骤,在所述第1步骤后,以比第1电流小的第2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直至达到比第1上限电压高的第2上限电压;以及第3步骤,在所述第2步骤后,以第2上限电压对电池进行充电。由此,可以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电方法,其能够同时实现充电时间的缩短和充放电循环寿命特性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160218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0980136693.4
申请日:2009-07-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1 , H01M2/16 , H01M4/0435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661 , H01M10/05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2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在正极集电体上形成有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和粘结剂的正极合剂层的正极、负极、介于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的多孔质绝缘层以及非水电解液。一般地说,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因压坏而损坏时,电池内部会产生短路,而在短路电流的作用下,电池内的温度急剧上升,从而有可能导致电池的热失控。于是,本发明的申请人对于在因压坏而损坏时、电池内部产生短路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可知,正极、负极和隔膜中,拉伸伸长率最小的正极优先断裂而在电池内部产生短路。本发明通过将上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的含有铝的正极集电体的平均结晶粒径设定为1.0μm以上等,则即使有时电池因压坏而损坏,也可防止在电池内部产生短路。
-
公开(公告)号:CN101785137A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980100233.6
申请日:2009-05-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25 , H01M2/022 , H01M2/26 , H01M4/13 , H01M10/04 , H01M10/052 , H01M10/058 , H01M2010/4292
Abstract: 本发明的圆筒形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具备电极组、非水电解液、收容电极组和非水电解液并兼作负极端子的有底圆筒状的电池壳、将负极与电池壳电连接的负极引线,其中,电极组是将在正极集电体上形成有正极合剂层的带状的正极与在负极集电体上形成有负极合剂层的带状的负极在正极与负极之间夹隔着带状的隔膜卷绕而成的大致圆柱状的电极组。负极包含在负极集电体的两面上形成有负极合剂层的两面涂布部、在负极集电体的单面上形成有负极合剂层的单面涂布部、以及负极集电体的两面露出的未涂布部。单面涂布部及未涂布部配置在电极组的最外周部。单面涂布部及未涂布部的负极集电体露出部与电池壳的内表面直接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1855753B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0980000099.2
申请日:2009-02-0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7 , H01M2/1673 , H01M4/0404 , H01M4/1391 , H01M4/625 , H01M4/661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 H01M2010/4292 , Y02T10/7011
Abstract: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有将在正极集电体(4A)上设置有正极合剂层(4B)而成的正极(4)和在负极集电体(5A)上设置有负极合剂层(5B)而成的负极(5)隔着多孔质绝缘层(6)卷绕来得到的电极群(8)。正极合剂层(4B)至少设置在正极集电体(4A)的两表面之中的位于电极群(8)的径向的内侧的表面上,并且正极合剂层(4B)的空孔率为20%以下。将设置于正极集电体(4A)的两表面之中的位于电极群(8)的径向的内侧的表面上的正极合剂层(4B)的厚度设为η,将正极(4)的最小曲率半径设为ρ,将卷绕方向上的正极(4)的拉伸伸长率设为ε时,满足ε≥η/ρ。
-
公开(公告)号:CN102612783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180004419.9
申请日:2011-08-0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7 , H01M4/13 , H01M10/05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431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Y02T10/7011 , Y10T29/49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备将长形的第1电极、长形的第2电极、介于第1电极和第2电极之间的长形的隔膜卷绕成螺旋状而成的电极组以及非水电解质,第1电极包含薄板状的第1集电体和配置在第1集电体表面上的第1活性物质层,第2电极包含薄板状的第2集电体和配置在第2集电体表面上的第2活性物质层,电极组的卷尾侧的第1电极的终端部为非直线形状,且经由隔膜与配置在更外周侧第2电极对置。非直线形状优选为周期性的连续形状,例如波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2160218B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0980136693.4
申请日:2009-07-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1 , H01M2/16 , H01M4/0435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661 , H01M10/05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2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在正极集电体上形成有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和粘结剂的正极合剂层的正极、负极、介于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的多孔质绝缘层以及非水电解液。一般地说,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因压坏而损坏时,电池内部会产生短路,而在短路电流的作用下,电池内的温度急剧上升,从而有可能导致电池的热失控。于是,本发明的申请人对于在因压坏而损坏时、电池内部产生短路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可知,正极、负极和隔膜中,拉伸伸长率最小的正极优先断裂而在电池内部产生短路。本发明通过将上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的含有铝的正极集电体的平均结晶粒径设定为1.0μm以上等,则即使有时电池因压坏而损坏,也可防止在电池内部产生短路。
-
公开(公告)号:CN101855753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980000099.2
申请日:2009-02-0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7 , H01M2/1673 , H01M4/0404 , H01M4/1391 , H01M4/625 , H01M4/661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 H01M2010/4292 , Y02T10/7011
Abstract: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有将在正极集电体(4A)上设置有正极合剂层(4B)而成的正极(4)和在负极集电体(5A)上设置有负极合剂层(5B)而成的负极(5)隔着多孔质绝缘层(6)卷绕来得到的电极群(8)。正极合剂层(4B)至少设置在正极集电体(4A)的两表面之中的位于电极群(8)的径向的内侧的表面上,并且正极合剂层(4B)的空孔率为20%以下。将设置于正极集电体(4A)的两表面之中的位于电极群(8)的径向的内侧的表面上的正极合剂层(4B)的厚度设为η,将正极(4)的最小曲率半径设为ρ,将卷绕方向上的正极(4)的拉伸伸长率设为ε时,满足ε≥η/ρ。
-
公开(公告)号:CN1472832A
公开(公告)日:2004-02-04
申请号:CN03145812.2
申请日:2003-07-0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H01B1/04 , H01M4/02 , H01M4/1393 , H01M4/364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由含有碳材料的合剂层构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该碳材料由球状天然石墨和石墨化碳纤维组成,合剂层中碳材料的密度在1.6g/cm3以上,球状天然石墨为(1)X衍射图形中(002)面的面间距d002在0.3354-0.3357nm,(2)平均粒子圆形度在0.86以上,(3)平均粒径在5-20μm,且石墨化碳纤维为(1)平均纤维长在20-200μm,(2)平均纵横比在2-10,石墨化碳纤维的含量占上述碳材料总量的50-90重量%。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