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鸣器驱动电路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08312A

    公开(公告)日:2001-08-15

    申请号:CN01103692.3

    申请日:2001-02-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K5/02 B06B1/0223

    Abstract: 控制FET4的漏极电流以控制蜂鸣器11的输出,并通过运算放大器3控制FET4的栅极电压,将FET4的源极输出改变成反向输入。通过这样的负反馈电路结构,控制蜂鸣器输出的路径被设置成一个系统,使蜂鸣器输出的稳定性可以得到提高。按照逻辑单元1的控制数据改变输出的可变电源2被设置成运算放大器3的非反向输入。因此,可以获得不依赖于控制数据的位数的电路结构。

    电源系统、控制系统以及电源系统的电力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21447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1780021109.5

    申请日:2017-03-10

    Abstract: 在使用多个电源组件的电源系统中,即使在电源组件间产生了电力偏差也能适当地进行充放电。功率调节器(140)构成为:每当按照来自系统控制器(160)的电力指令来决定对各电源组件(10)进行充放电的电力的总和即整体实施电力POB all时,就由主控制部(120)收集来自各组件控制部(12)的电池信息,将进行各电源组件(10)的充放电的个体实施电力决定在不超过各电源组件(10)的个体可能电力的范围内,使得能不超过该运算出的个体实施电力地进行各电源组件(10)的充放电,其中,所述个体实施电力基于电源组件整体能充放电的整体可能电力和表示各电源组件间的充放电电力的差的电力偏差来决定,所述整体可能电力由各电源组件(10)的个体可能电力决定,所述个体可能电力基于由各组件控制部(12)检测到的电池信息来决定。

    蜂鸣器驱动电路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4759C

    公开(公告)日:2004-01-14

    申请号:CN01103692.3

    申请日:2001-02-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K5/02 B06B1/0223

    Abstract: 控制FET(4)的漏极电流以控制蜂鸣器(11)的输出,并通过运算放大器(3)控制FET(4)的栅极电压,将FET(4)的源极输出改变成反向输入。通过这样的负反馈电路结构,控制蜂鸣器输出的路径被设置成一个系统,使蜂鸣器输出的稳定性可以得到提高。按照逻辑单元(1)的控制数据改变输出的可变电源(2)被设置成运算放大器(3)的非反向输入。因此,可以获得不依赖于控制数据的位数的电路结构。

    电源系统、控制系统以及电源系统的电力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21447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780021109.5

    申请日:2017-03-10

    Abstract: 在使用多个电源组件的电源系统中,即使在电源组件间产生了电力偏差也能适当地进行充放电。功率调节器(140)构成为:每当按照来自系统控制器(160)的电力指令来决定对各电源组件(10)进行充放电的电力的总和即整体实施电力POB all时,就由主控制部(120)收集来自各组件控制部(12)的电池信息,将进行各电源组件(10)的充放电的个体实施电力决定在不超过各电源组件(10)的个体可能电力的范围内,使得能不超过该运算出的个体实施电力地进行各电源组件(10)的充放电,其中,所述个体实施电力基于电源组件整体能充放电的整体可能电力和表示各电源组件间的充放电电力的差的电力偏差来决定,所述整体可能电力由各电源组件(10)的个体可能电力决定,所述个体可能电力基于由各组件控制部(12)检测到的电池信息来决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