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409419A
公开(公告)日:2003-04-09
申请号:CN02143530.8
申请日:2002-09-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16 , H01M4/043 , H01M4/0435 , H01M10/24 , H01M10/281 , Y02E60/124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2
Abstract: 一种碱性蓄电池,包括装在容器中的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正极板、负极板和隔膜,此正极板是将含有氢氧化镍作为主要成分的活性材料填充到具有三维连续空间的金属多孔体基底中、然后压制而成的,正极板与负极板彼此相对,隔膜放置在正负极板之间,其中所采用的所述正极板由下述方式制备:将活性材料填充到多个基底上,接着将至少两个所得的正极板层叠地放置,将它们压制成单个正极板。
-
公开(公告)号:CN101065865A
公开(公告)日:2007-10-31
申请号:CN200580040532.7
申请日:2005-11-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345 , H01M2/022 , H01M4/242 , H01M4/26 , H01M6/10 , H01M10/28 , H01M10/4235 , Y02E60/124 , Y02P70/54 , Y10T29/49108 , Y10T29/49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镍氢蓄电池,其将通过隔膜分隔的、在导电性基板上配置了含有储氢合金的合剂层的负极(1)和以氢氧化镍为活性物质的正极卷绕成最外周部为负极(1)的螺旋状电极组,并将该电极组收纳在有底筒状容器内,其特征在于:与有底筒状容器的侧面内壁连接的负极(1)的最外周部合剂层的表面粗糙度以十点平均粗糙度表示,为3.5μm以上,而且比除此以外的部分的负极合剂层的表面粗糙度要大。这样不用降低电池的设计容量便使快速充电时氧气的还原顺利地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319193C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02143530.8
申请日:2002-09-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16 , H01M4/043 , H01M4/0435 , H01M10/24 , H01M10/281 , Y02E60/124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2
Abstract: 一种碱性蓄电池,包括装在容器中的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正极板、负极板和隔膜,此正极板是将含有氢氧化镍作为主要成分的活性材料填充到具有三维连续空间的金属多孔体基底中、然后压制而成的,正极板与负极板彼此相对,隔膜放置在正负极板之间,其中所采用的所述正极板由下述方式制备:将活性材料填充到多个基底上,接着将至少两个所得的正极板层叠地放置,将它们压制成单个正极板。
-
公开(公告)号:CN1496592A
公开(公告)日:2004-05-12
申请号:CN03800074.1
申请日:2003-01-3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285 , H01M10/4257 , H01M10/54 , Y02W30/84
Abstract: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针对从用户回收的二次电池,在从用户接收并返还用户二次电池的地方进行简便的检查,判断是否通过充电既可再次交付给用户,针对被判断为在直接充电交付给用户的情况下,按照上述二次电池的额定电容分量可以使用但不能保证质量的二次电池,移送至别的地方进行是否可以再使用的详细检查。通过上述处理,在对于用户品质保证其二次电池按规格电容分量可以使用的状态下,可以简便地交付。
-
公开(公告)号:CN100555731C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580046109.8
申请日:2005-12-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24
Abstract: 本发明的镍氢蓄电池是通过将在芯材上设置有由储氢合金构成的合剂层的带状负极(4)和带状正极隔着隔膜卷曲成螺旋状而构成电极组,并在有底筒状容器内按照负极(4)形成最外周部的方式收容该电极组而构成的,与负极最外周部(5)对应的部位为薄壁部,该薄壁部预先沿电极组的卷曲方向弯曲成圆弧状,从而在构成螺旋状电极组时,能抑制负极最外周部从电极组上脱落,改善向有底筒状容器的插入性。
-
公开(公告)号:CN1547784A
公开(公告)日:2004-11-17
申请号:CN03800928.5
申请日:2003-01-3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11 , B65D75/367 , B65D2575/367 , B65D2585/88 , H01M10/48
Abstract: 一种电池包装,包括至少一个电池和一用于容纳电池的部分,其中,所述容纳部分具有设置在与电池的正电极端子和负电极端子相应位置处的开口或用于形成开口的部分。由于可以在不拆开电池包装的情况下对处于电池包装中的电池的特性进行测定,因此,电池可以较佳状态被提供给用户。此外,还能够防止资源的浪费,并可获得有益于环境的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0514722C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580040532.7
申请日:2005-11-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345 , H01M2/022 , H01M4/242 , H01M4/26 , H01M6/10 , H01M10/28 , H01M10/4235 , Y02E60/124 , Y02P70/54 , Y10T29/49108 , Y10T29/49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镍氢蓄电池,其将通过隔膜分隔的、在导电性基板上配置了含有储氢合金的合剂层的负极(1)和以氢氧化镍为活性物质的正极卷绕成最外周部为负极(1)的螺旋状电极组,并将该电极组收纳在有底筒状容器内,其特征在于:与有底筒状容器的侧面内壁连接的负极(1)的最外周部合剂层的表面粗糙度以十点平均粗糙度表示,为3.5μm以上,而且比除此以外的部分的负极合剂层的表面粗糙度要大。这样不用降低电池的设计容量便使快速充电时氧气的还原顺利地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1459261A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810184918.0
申请日:2005-12-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镍氢蓄电池及其负极的制造方法。镍氢蓄电池是通过将在芯材上设置有由储氢合金构成的合剂层的带状负极(4)和带状正极隔着隔膜卷曲成螺旋状而构成电极组,并在有底筒状容器内按照负极(4)形成最外周部的方式收容该电极组而构成的,与负极最外周部(5)对应的部位为薄壁部,该薄壁部预先沿电极组的卷曲方向弯曲成圆弧状,从而在构成螺旋状电极组时,能抑制负极最外周部从电极组上脱落,改善向有底筒状容器的插入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099258A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580046109.8
申请日:2005-12-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24
Abstract: 本发明的镍氢蓄电池是通过将在芯材上设置有由储氢合金构成的合剂层的带状负极(4)和带状正极隔着隔膜卷曲成螺旋状而构成电极组,并在有底筒状容器内按照负极(4)形成最外周部的方式收容该电极组而构成的,与负极最外周部(5)对应的部位为薄壁部,该薄壁部预先沿电极组的卷曲方向弯曲成圆弧状,从而在构成螺旋状电极组时,能抑制负极最外周部从电极组上脱落,改善向有底筒状容器的插入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847A
公开(公告)日:1997-10-22
申请号:CN97102523.1
申请日:1997-02-0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池内阻偏差小且稳定,能抑制外部冲击引起的内阻变化。由兼作负极端子且有开口部的导电性外壳、设于壳中的、正极板及负极板隔着隔离层卷成的电极组和电解材料,和在该外壳的开口部隔着电绝缘构件设置的、兼作正极端子的封口构件构成;与电极组最外周的负极接触的外壳内壁形成垂直于壳底的多条线状凸筋;筋高度为0.05~0.25毫米;间距0.5~10毫米;负极材料具有金属制芯材和被覆于该金属制芯材表面的负极材料;各凸筋勒入负极材料表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