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69390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180001622.0
申请日:2011-02-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21V5/04 , F21S2/00 , F21V5/00 , F21Y10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9/0066 , F21V5/04 , F21Y2115/10 , G02B19/0014 , G02F1/133603 , G02F1/133605 , G02F2001/1336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光源装置,其具有由多个发光二极管和使来自该发光二极管的光扩张的透镜构成的光源部。光源部的透镜具有以光轴为中心地入射来自发光二极管的光的入射面、和使入射的光扩张并出射的出射面。入射面具有连续的凹面,并且出射面具有连续的凸面。并且,透镜中sagY从最大值sagY0随着θi的增加而减少,其中,由使出射面上的任意的点和发光二极管的位置所对应的光轴上的基点得以连结的直线与光轴所形成的角度设为θi,从光轴上的基点至出射面上的任意的点沿光轴方向测量的距离设为sagY,在θi为0°时的sagY设为sagY0;出射面除了光轴的邻域采用满足10°<θmin<30°的形状,其中,在包含光轴的断面中的该出射面上的微小区间的曲率C达到最小时的θi设为θmin。
-
公开(公告)号:CN102893075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180019914.7
申请日:2011-12-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21S2/00 , F21V5/00 , F21V5/04 , G02F1/13357 , H01L33/58 , F21Y10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603 , G02B6/0058 , G02F1/133526 , G02F1/133605 , G02F1/133606
Abstract: 一种背光装置(2),其具备:光源部(3),该光源部由多个发光二极管(9)以及对来自于该发光二极管(9)的光进行扩散的透镜(10)构成;收纳该光源部(3)的框体(4);扩散板(5),其被配置为覆盖该框体(4)的开口部(6a);和反射片(6),其使得从光源部(3)出射的光反射至扩散板(5)侧,所述光源部(3)通过在中央部配置多个透镜(10)而构成,且所述光源部的透镜(10)被配置为所述多个透镜被排列为多列。
-
公开(公告)号:CN102369390A
公开(公告)日:2012-03-07
申请号:CN201180001622.0
申请日:2011-02-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21V5/04 , F21S2/00 , F21V5/00 , F21Y10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9/0066 , F21V5/04 , F21Y2115/10 , G02B19/0014 , G02F1/133603 , G02F1/133605 , G02F2001/1336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光源装置,其具有由多个发光二极管和使来自该发光二极管的光扩张的透镜构成的光源部。光源部的透镜具有以光轴为中心地入射来自发光二极管的光的入射面、和使入射的光扩张并出射的出射面。入射面具有连续的凹面,并且出射面具有连续的凸面。并且,透镜中sagY从最大值sagY0随着θi的增加而减少,其中,由使出射面上的任意的点和发光二极管的位置所对应的光轴上的基点得以连结的直线与光轴所形成的角度设为θi,从光轴上的基点至出射面上的任意的点沿光轴方向测量的距离设为sagY,在θi为0°时的sagY设为sagY0;出射面除了光轴的邻域采用满足10°<θmin<30°的形状,其中,在包含光轴的断面中的该出射面上的微小区间的曲率C达到最小时的θi设为θmin。
-
公开(公告)号:CN1930497A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200580007900.8
申请日:2005-03-1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118 , G02B1/11 , G02B5/003 , G02B5/1809 , H04N9/31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光在其与空气的分界面上的反射并能够基本上完全地吸收这些光的光吸收构件。光吸收构件具有由能够吸收其反射应该被防止的光的材料制成的基底(101),包括结构元件的抗反射结构(102),结构元件以比光的波长还短的间距形成阵列。
-
公开(公告)号:CN1849542A
公开(公告)日:2006-10-18
申请号:CN200480025842.7
申请日:2004-09-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7/4227 , G02B26/10 , G02B27/0037 , G02B27/4272 , G02B27/4283
Abstract: 一种用于把从光源发射的发散光束转换成预定的会聚状态的单透镜元件,其中,所述单透镜元件由树脂制成并具有由于折射效应引起的正光焦度和由于衍射效应引起的正光焦度,衍射效应基于在单透镜元件的入射侧表面和出射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侧表面上形成的衍射结构,并且满足下面的表达式:0.1<NA<0.3;0.4<T/f<0.75;2.2<fr/f<3。这里,f是整个单透镜元件的焦距,fr是由于单透镜元件的折射效应引起的焦距,T是单透镜元件在光轴上的厚度,和NA是单透镜元件在入射侧的数值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4137041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380010574.0
申请日:2013-12-2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松木大三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3542 , G06F3/0321 , G06F3/03545 , G06F3/0383 , G06F3/0416 , G06F3/0425 , G06F2203/0384
Abstract: 在显示控制系统(100)中,读取装置(10)具备光源(14)和对从光源(14)出射并在显示面板(24)反射的光进行摄像的摄像光学系统(15),显示面板(24)具备形成有信息图案(3)的信息图案层(40)和配置在信息图案层(40)的背面侧并漫反射来自光源(14)的光的反射侧(48)。光源(14)配置在摄像光学系统(15)的光轴上以外的位置处。在摄像光学系统(15)的光轴相对于反射层(48)垂直、且读取装置(10)与显示面板(24)接触的状态下,从光源(14)出射的光的中心光线到达反射层(48)的点与摄像光学系统(15)的光轴和反射层(48)相交的点相比位于光源(14)侧。
-
公开(公告)号:CN103154604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80049027.4
申请日:2011-12-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21V5/04 , F21S2/00 , F21V5/00 , G02F1/1333 , G02F1/13357 , F21Y10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F13/14 , F21V5/007 , F21V5/04 , F21V13/04 , F21Y2103/10 , F21Y2115/10 , G02B6/0046 , G02B6/0096 , G02B19/0028 , G02B19/0066 , G02F1/133603 , G02F1/133606 , G02F2001/133607
Abstract: 一种背光装置(2),其具有:光源部(3),该光源部由多个发光二极管(9)以及对来自于该发光二极管(9)的光进行扩散的透镜(10)构成;收纳该光源部(3)的框体(4);扩散板(5),其被配置为覆盖该框体(4)的开口部(6a);和反射片(6),其使得从光源部(3)出射的光反射至扩散板(5)侧,光源部(3)的多个发光二极管(9)在中央部被排列为一列或者多列,光源部(3)的透镜(10)具有:来自于发光二极管(9)的光所入射的入射面(11)、和对入射了的光进行扩散并使其出射的出射面(12),与透镜(10)的排列方向直交的透镜(10)的短边的长度为(d1)与透镜(10)的配置间隔的最小间隔为(d3)的关系设为d3<(2×d1)。
-
公开(公告)号:CN102859264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80019968.3
申请日:2011-12-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21S2/00 , F21V3/00 , F21V5/00 , F21V5/04 , G02F1/13357 , H01L33/58 , F21Y10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606 , G02F1/133603 , G02F1/133605 , G02F1/133611 , G02F2001/133607 , H01L33/58
Abstract: 一种背光装置(2),其具备:光源部(3),该光源部由多个发光二极管(9)以及对来自于该发光二极管(9)的光进行扩散的透镜(10)构成;收纳该光源部(3)的框体(4);扩散板(5),其被配置为覆盖该框体(4)的开口部(6a);和反射片(6),其使得从光源部(3)出射的光反射至扩散板(5)侧,光源部(3)通过在中央部排列配置多个发光二极管(9)以及多个透镜(10)而构成,且与所述光源部(3)对应的部分的从扩散板(5)侧观察到的亮度分布具有:示出亮度的峰值的中央部区域(C)、亮度从该中央部区域(C)向左右的端部渐渐地衰减的衰减区域(D)、以及具有亮度未衰减的分布部分的端部区域(E)。
-
公开(公告)号:CN1571937A
公开(公告)日:2005-01-26
申请号:CN02820808.0
申请日:2002-12-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2B26/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6/123 , G02B26/125 , G06K2215/0094 , H04N1/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扫描装置,包括光偏转器(4)、成像光学系统(3)、曲面反射镜(7a~7d);来自成像光学系统(3)的各光束倾斜入射到光偏转器(4)的偏振面(4a)上,来自光偏转器(4)的各光束斜入射到曲面反射镜(7a~7d)上;若以包含偏振面(4a)中心的法线且与主扫描方向平行的平面(6)为边界,则曲面反射镜(7a~7d)被配置在用上述边界分割的空间中的相同空间内;对被扫描面(8a~8d)进行扫描的多个光束的扫描速度大致相等。这样,能使光源(1a~1d)的驱动频率相同,能简化电路。
-
公开(公告)号:CN1463372A
公开(公告)日:2003-12-24
申请号:CN02802048.0
申请日:2002-04-1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7/0018 , G02B17/0621 , G02B17/0663
Abstract: 备有反射面(2、3)、以及配置在最靠近物体一侧的反射面(2)和物体之间的限制光束的光圈(1),多个反射面中至少一个面的形状呈非轴对称形状,反射面(2、3)偏心配置,备有遮蔽透过光圈(1)、不在反射面(2、3)上反射而到达像面(4)上的摄像范围内的从物体以外发出的光束的遮光单元(6)。由于配置遮光单元(6),所以不需要的光束不会直接到达像面上,由于没有具有折射能力的透射面,所以在透射面上反射的不需要的光不会达到像面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