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60229B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080001166.5
申请日:2010-02-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24H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H3/0411 , F24F13/0209 , F24H9/00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暖机,设于电暖机(10)上的第二送风口(19)与位于吹出暖风的第一送风口(17)相邻。从第二送风口(19)由静电雾化部(16)等雾化空气生成部吹出含有带电微粒子水的雾化风。由于从送风部(12)连到第二送风口(19)的第二通道(20)(雾化风送风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送风口(19)与雾化空气生成部之间,所以雾化风受到具有前方指向性和流速的趋势。因此,暖风以及雾化风在吹出后不立即混合,而在规定的位置(采暖位置)汇合而混合。由此,不仅能够实现所希望的温度下的采暖,而且能够对使用者的肌肤等进行润泽。
-
公开(公告)号:CN102538055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110351523.7
申请日:2011-11-0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森川由隆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面状采暖器和面状采暖器的制造方法,即使使用者误洒了水或果汁等液体,也能够擦拭表面的液体污渍而不会使液体浸透在其中。面状采暖器具有:防水表布(200),其是在无纺布(202)的上侧表面叠片加工防水树脂(201)而构成的;面状的加热单元(400),其具有在金属板(411)的上下两面涂布含有树脂的粘接剂(412)而构成的均热板(410),在均热板(410)的下表面配设有加热线(420);隔热板(500),其设于加热单元(400)的下表面侧;以及底面材料(700),其设于隔热板(500)的下表面侧,在均热板(410)设有从防水表布(200)向隔热板(500)的方向打开的多个空气排气孔(430)。
-
公开(公告)号:CN103244995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210369685.8
申请日:2012-09-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状采暖器及其制造方法,该面状采暖器实现了在表面上的触感以及表面的外观的提高。面状采暖器具备:底面部件(150);隔热板(140),其层叠在所述底面部件上;金属板(121),其层叠在所述隔热板上;加热线(132),其配设在所述隔热板和所属金属板之间;以及表面部件(110),其层叠在所述金属板上,所述隔热板由无纺布构成,所述无纺布由高熔点树脂纤维和具有比该高熔点树脂纤维低的熔点的低熔点树脂纤维混合而成,所述加热线通过所述低熔点树脂纤维的熔融来埋入到所述隔热板。
-
公开(公告)号:CN102538055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351523.7
申请日:2011-11-0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森川由隆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面状采暖器和面状采暖器的制造方法,即使使用者误洒了水或果汁等液体,也能够擦拭表面的液体污渍而不会使液体浸透在其中。面状采暖器具有:防水表布(200),其是在无纺布(202)的上侧表面叠片加工防水树脂(201)而构成的;面状的加热单元(400),其具有在金属板(411)的上下两面涂布含有树脂的粘接剂(412)而构成的均热板(410),在均热板(410)的下表面配设有加热线(420);隔热板(500),其设于加热单元(400)的下表面侧;以及底面材料(700),其设于隔热板(500)的下表面侧,在均热板(410)设有从防水表布(200)向隔热板(500)的方向打开的多个空气排气孔(430)。
-
公开(公告)号:CN104075366B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410074830.9
申请日:2014-03-0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24D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面状采暖器,其具有背面部件、隔热片、均热片(120)、配设于隔热片与均热片(120)之间的加热线(132)和正面部件。并且,面状采暖器具有如下结构:均热片(120)以设有间隙(123)的方式配设有多个片材(120a、120b),加热线(132)配设成蜿蜒形状,加热线(132)的直线部(134)以与均热片(120)的间隙(123)正交的方式进行了配设。由此,能够防止间隙(123)的部分处的弯曲强度的降低,抑制间隙(123)的部分处的弯折和留有折痕的情况,实现提高了使用便利性和外观品质的面状采暖器。
-
公开(公告)号:CN101416561B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780012345.7
申请日:2007-03-0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34 , B62D1/065 , H05B2203/003 , Y10T74/20834 , Y10T74/20864 , Y10T74/20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在机动车辆和汽艇的方向盘上的面状发热体,并且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调节连接到方向盘的面状发热体的温度部分,以增强当使用者抓握在方向盘上时,使用者使用该方向盘的感觉。在本发明中,由于面状发热体(14)的线状加热器(17)设置为沿周向反复折返,并且使得在环部(12)的最外周部处,线状加热器(17)的折返密度变得稀疏,所以使得当使用者抓握环部(12)时,使用者手掌所接触的环部(12)最外周部的温度能进行调节,并且面状发热体(14)的发热能被调节为匹配使用者的抓握方式,从而能够增强当使用者抓握在方向盘上时,由使用者感觉到的使用方向盘的感觉。
-
公开(公告)号:CN101960229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1080001166.5
申请日:2010-02-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24H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H3/0411 , F24F13/0209 , F24H9/00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暖机,设于电暖机(10)上的第二送风口(19)与位于吹出暖风的第一送风口(17)相邻。从第二送风口(19)由静电雾化部(16)等雾化空气生成部吹出含有带电微粒子水的雾化风。由于从送风部(12)连到第二送风口(19)的第二通道(20)(雾化风送风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送风口(19)与雾化空气生成部之间,所以雾化风受到具有前方指向性和流速的趋势。因此,暖风以及雾化风在吹出后不立即混合,而在规定的位置(采暖位置)汇合而混合。由此,不仅能够实现所希望的温度下的采暖,而且能够对使用者的肌肤等进行润泽。
-
公开(公告)号:CN104075366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074830.9
申请日:2014-03-0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24D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面状采暖器,其具有背面部件、隔热片、均热片(120)、配设于隔热片与均热片(120)之间的加热线(132)和正面部件。并且,面状采暖器具有如下结构:均热片(120)以设有间隙(123)的方式配设有多个片材(120a、120b),加热线(132)配设成蜿蜒形状,加热线(132)的直线部(134)以与均热片(120)的间隙(123)正交的方式进行了配设。由此,能够防止间隙(123)的部分处的弯曲强度的降低,抑制间隙(123)的部分处的弯折和留有折痕的情况,实现提高了使用便利性和外观品质的面状采暖器。
-
公开(公告)号:CN103244995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210369685.8
申请日:2012-09-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状采暖器及其制造方法,该面状采暖器实现了在表面上的触感以及表面的外观的提高。面状采暖器具备:底面部件(150);隔热板(140),其层叠在所述底面部件上;金属板(121),其层叠在所述隔热板上;加热线(132),其配设在所述隔热板和所属金属板之间;以及表面部件(110),其层叠在所述金属板上,所述隔热板由无纺布构成,所述无纺布由高熔点树脂纤维和具有比该高熔点树脂纤维低的熔点的低熔点树脂纤维混合而成,所述加热线通过所述低熔点树脂纤维的熔融来埋入到所述隔热板。
-
公开(公告)号:CN101416561A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780012345.7
申请日:2007-03-0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34 , B62D1/065 , H05B2203/003 , Y10T74/20834 , Y10T74/20864 , Y10T74/20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在机动车辆和汽艇的方向盘上的面状发热体,并且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调节连接到方向盘的面状发热体的温度部分,以增强当使用者抓握在方向盘上时,使用者使用该方向盘的感觉。在本发明中,由于面状发热体(14)的线状加热器(17)设置为沿周向反复折返,并且使得在环部(12)的最外周部处,线状加热器(17)的折返密度变得稀疏,所以使得当使用者抓握环部(12)时,使用者手掌所接触的环部(12)最外周部的温度能进行调节,并且面状发热体(14)的发热能被调节为匹配使用者的抓握方式,从而能够增强当使用者抓握在方向盘上时,由使用者感觉到的使用方向盘的感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