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52098B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0680049710.7
申请日:2006-12-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34 , A47C7/748 , H05B2203/003 , H05B2203/014 , H05B2203/02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可高度耐久的片状加热元件,该加热元件具有柔性以使得座椅更舒适,该柔性减轻了加热线在有人坐下时的载荷应力且防止加热线断开。因为涉及本发明的片状加热元件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片状加热元件(10)的基部构件(11)由柔性非织造布制成,所以可以获得柔性以使得座椅更舒适。同样,因为基部构件(11)的表面受到砑光处理以硬化该表面,所以可以稳定地获得硬度以防止加热线(12)在有人坐下而发生载荷应力时断开。因此,可以使得座椅更舒适且获得高度耐久性,以防止加热线(12)在有人坐下而发生载荷应力时断开。
-
公开(公告)号:CN1487772A
公开(公告)日:2004-04-07
申请号:CN03155740.6
申请日:2003-09-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5B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5685 , B60N2/7017 , B61D33/0007 , H05B3/34 , H05B2203/029 , Y10T29/49083
Abstract: 本发明的具有供暖功能的座椅中使用的发热元件由热熔接材料形成的基布和以规定的图形配置在基布上的线状发热体所构成。线状发热体通过粘接或者缝制固定在基布上,同时,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线状发热体由编成组状的多根导体和芯线构成。另外,在另一实施例中,构成线状发热体的芯线的根数至少在导体的根数以上。采用本发明的发热元件和本发明中所述的具有供暖装置的座椅的制造方法的话,制造出来的具有供暖装置的座椅可以达到良好的着座感和均匀的座椅温度,同时,还能提高发热元件的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450835A
公开(公告)日:2003-10-22
申请号:CN03107702.1
申请日:2003-04-0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5B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34 , H05B2203/003 , H05B2203/014 , H05B2203/017 , H05B2203/029
Abstract: 本发明的面状加热体具有通过缝制方式将加热丝2固定在通气性基底材料1上的结构。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提供一种能提高加热丝2对于人入座时的负荷等的耐久性同时又能保持入座时的舒适感和很高的通气性的面状加热体。
-
公开(公告)号:CN101902936A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880122108.0
申请日:2008-12-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带加热装置的座椅,当用户使用该座椅时,该座椅可以容易地使用户的手臂、手掌以及指尖变暖。在冬季,当用户坐在座椅上感觉冷时,用户控制开关以加热所述座椅。由此启动通过电线与电源连接的加热元件(3a、3b、3c)。当启动所述加热元件(3a、3b、3c)的通电时,这些元件产生的热量传递到表皮材料(2a、2b、2c)并且使所述表皮材料变暖。当用户将其手臂放在扶手部(5)上时,手臂通过所述表皮材料(2c)变暖,由此使用户感到舒适。
-
公开(公告)号:CN101896370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0880120844.2
申请日:2008-11-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2218 , B60H2001/00228 , B60H2001/2265 , B60H2001/22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用供暖装置,其在供暖时,从热放射部件的表面放射的红外线向乘坐者的从头部到肩头的部分照射,能够进行有效的供暖。在面状发热体(2)配设于侧面玻璃上方的情况下,该面状发热体(2)就配设成与就坐于座椅的乘坐者的从头部到肩头的上身相对,当对面状发热体(2)通电时,能够利用辐射热对前座乘坐者的上身供暖。在面状发热体(3)配设于中柱部的情况下,当对面状发热体(3)通电时,能够利用辐射热对前座乘坐者的上身供暖。
-
公开(公告)号:CN101352098A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200680049710.7
申请日:2006-12-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34 , A47C7/748 , H05B2203/003 , H05B2203/014 , H05B2203/02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可高度耐久的片状加热元件,该加热元件具有柔性以使得座椅更舒适,该柔性减轻了加热线在有人坐下时的载荷应力且防止加热线断开。因为涉及本发明的片状加热元件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片状加热元件(10)的基部构件(11)由柔性非织造布制成,所以可以获得柔性以使得座椅更舒适。同样,因为基部构件(11)的表面受到砑光处理以硬化该表面,所以可以稳定地获得硬度以防止加热线(12)在有人坐下而发生载荷应力时断开。因此,可以使得座椅更舒适且获得高度耐久性,以防止加热线(12)在有人坐下而发生载荷应力时断开。
-
公开(公告)号:CN1281100C
公开(公告)日:2006-10-18
申请号:CN03155740.6
申请日:2003-09-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5B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5685 , B60N2/7017 , B61D33/0007 , H05B3/34 , H05B2203/029 , Y10T29/49083
Abstract: 本发明的具有供暖功能的座椅中使用的发热元件由热熔接材料形成的基布和以规定的图形配置在基布上的线状发热体所构成。线状发热体通过粘接或者缝制固定在基布上,同时,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线状发热体由编成组状的多根导体和芯线构成。另外,在另一实施例中,构成线状发热体的芯线的根数至少在导体的根数以上。采用本发明的发热元件和本发明中所述的具有供暖装置的座椅的制造方法的话,制造出来的具有供暖装置的座椅可以达到良好的着座感和均匀的座椅温度,同时,还能提高发热元件的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678737B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0880020429.X
申请日:2008-06-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271 , B60H1/00285 , B60H1/2218 , B60H1/2225 , B60H2001/2293 , B60N2/5685
Abstract: 当并行使用座椅加热器和内部件的表面上的平面电加热器时,由于对车辆的电气容量的限制而导致无法充分地加热座椅加热器和平面电加热器,并且具体地,在具有良好发动机效率的车辆中,通过由使用由从发动机排出的热而生成的热空气的空气调节来加热车厢的内部是不充分的,从而经常发生占用人觉得寒冷的情况。在车辆的侧门板(1)中设置加热设备(2),并且在占用人进入车辆之后的初始加热阶段,主要加热座椅加热器,而在度过了预定时间段之后加热加热设备(2),可以快速地并且有效地温暖占用人的身体,而不使占用人身体上觉得寒冷。
-
公开(公告)号:CN1453172B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03122529.2
申请日:2003-04-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B62D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34 , B62D1/065 , H05B2203/003 , H05B2203/014 , H05B2203/017 , H05B2203/033 , Y10T74/20834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设有支承体和设置在支承体上的加热器的加热装置,支承体具有至少让加热器的一部分陷入其中的变形特性。本发明的加热装置用在方向盘上时,能够防止加热器在表面浮现出来。另外,由于采用了线状加热器,故可以减少加热器和电源之间的的连接点的数量,提高连接的可靠性。另外,本发明的方向盘中设有上述加热装置和供电线,加热装置和供电线之间的接线部分设置在方向盘的盘毂内部。本发明的方向盘加热装置还包括温度检测元件、对温度检测元件进行加热的加热器和温度控制装置,温度检测元件和加热器设置在方向盘的盘毂内部。这样,能够以低成本提供一种驾驶时不会给司机带来不舒服感、温度控制性能优异、外表也美的方向盘。
-
公开(公告)号:CN1929761A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200580007409.5
申请日:2005-03-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空调座席装置具有支撑部件、送风机、形成就座面的表皮、空气层部件和不透气的面状部件。在支撑部件上设有空气的流路。送风机使空气从外部流入进气流路。表皮使由送风机送过来的空气通过。空气层部件设置在支撑部件与表皮之间,暂时储存从流路提供的空气而形成空气层。在面状部件上设有覆盖空气层部件并引导来自空气层的空气的流出的空气流出开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