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15270B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010283464.X
申请日:2007-03-1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16C3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102 , F16C17/107 , F16C33/107 , F16C33/74 , F16C237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提高旋转性能且抑制摩擦转矩、降低电动机的耗电的流体轴承式旋转装置以及具备该装置的记录再生装置。将一端侧具有凸缘且另一端侧具有轮毂的轴以可旋转的状态设置于轴套的轴承,在轴套上设置连通孔,将轮毂与轴套端面之间的第三间隙作为流通路,并将该间隙与连通孔连结。设置推力板(4)与凸缘(3)之间的第一间隙(S1)、凸缘(3)与轴套(1)下端面之间的第二间隙(S2)、轴套(1)上端面与轮毂(7)之间的第三间隙(S3)时,这些间隙的大小关系满足S3>(S1+S2)的关系式。
-
公开(公告)号:CN101915270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10283464.X
申请日:2007-03-1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16C3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102 , F16C17/107 , F16C33/107 , F16C33/74 , F16C237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提高旋转性能且抑制摩擦转矩、降低电动机的耗电的流体轴承式旋转装置以及具备该装置的记录再生装置。将一端侧具有凸缘且另一端侧具有轮毂的轴以可旋转的状态设置于轴套的轴承,在轴套上设置连通孔,将轮毂与轴套端面之间的第三间隙作为流通路,并将该间隙与连通孔连结。设置推力板(4)与凸缘(3)之间的第一间隙(S1)、凸缘(3)与轴套(1)下端面之间的第二间隙(S2)、轴套(1)上端面与轮毂(7)之间的第三间隙(S3)时,这些间隙的大小关系满足S3>(S1+S2)的关系式。
-
公开(公告)号:CN101042157B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0710088565.X
申请日:2007-03-1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16C1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102 , F16C17/107 , F16C33/107 , F16C33/74 , F16C237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提高旋转性能且抑制摩擦转矩、降低电动机的耗电的流体轴承式旋转装置以及具备该装置的记录再生装置。将一端侧具有凸缘且另一端侧具有轮毂的轴以可旋转的状态设置于轴套的轴承,在轴套上设置连通孔,将轮毂与轴套端面之间的第三间隙作为流通路,并将该间隙与连通孔连结。设置推力板(4)与凸缘(3)之间的第一间隙(S1)的尺寸间隙(s1)、凸缘(3)与轴套(1)下端面之间的第二间隙(S2)的尺寸间隙(s2)、轴套(1)上端面与轮毂(7)之间的第三间隙(S3)的尺寸间隙(s3)时,这些间隙的大小关系满足s3>(s1+s2)的关系式。
-
公开(公告)号:CN101042157A
公开(公告)日:2007-09-26
申请号:CN200710088565.X
申请日:2007-03-1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16C1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102 , F16C17/107 , F16C33/107 , F16C33/74 , F16C237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提高旋转性能且抑制摩擦转矩、降低电动机的耗电的流体轴承式旋转装置以及具备该装置的记录再生装置。将一端侧具有凸缘且另一端侧具有轮毂的轴以可旋转的状态设置于轴套的轴承,在轴套上设置连通孔,将轮毂与轴套端面之间的第三间隙作为流通路,并将该间隙与连通孔连结。设置推力板(4)与凸缘(3)之间的第一间隙(S1)、凸缘(3)与轴套(1)下端面之间的第二间隙(S2)、轴套(1)上端面与轮毂(7)之间的第三间隙(S3)时,这些间隙的大小关系满足S3>(S1+S2)的关系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