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13898B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0910222710.8
申请日:2003-10-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2F1/1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67 , G02F2001/1678 , G02F220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电压低、且可缩短响应时间的、通过在气相中使细微颗粒移动来进行图像显示的薄型显示装置。显示装置配备的显示部具有对置配置、厚度为0.1mm至0.5mm左右的上侧基板(1)和下侧基板(2);填充在这些上侧基板(1)与下侧基板(2)的间隙空气层(7)中的粒径为1微米至10微米左右的着色颗粒(6);和形成于上侧基板(1)的下面的第1电极(3)和第2电极(4)。这里,使着色颗粒(6)带正或负电之一,根据施加到第1电极(3)和第2电极(4)上的电压,在第1电极(3)与第2电极(4)之间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1713898A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910222710.8
申请日:2003-10-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2F1/1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67 , G02F2001/1678 , G02F220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及图像显示中所用颗粒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电压低、且可缩短响应时间的、通过在气相中使细微颗粒移动来进行图像显示的薄型显示装置。显示装置配备的显示部具有对置配置、厚度为0.1mm至0.5mm左右的上侧基板(1)和下侧基板(2);填充在这些上侧基板(1)与下侧基板(2)的间隙空气层(7)中的粒径为1微米至10微米左右的着色颗粒(6);和形成于上侧基板(1)的下面的第1电极(3)和第2电极(4)。这里,使着色颗粒(6)带正或负电之一,根据施加到第1电极(3)和第2电极(4)上的电压,在第1电极(3)与第2电极(4)之间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875497A
公开(公告)日:2006-12-06
申请号:CN200480032296.X
申请日:2004-10-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脇田尚英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简单的方法使纳米管或有机电子功能材料高度地取向而形成的、廉价并且具有柔韧性的、载流子迁移率和导电率优异的导电性薄膜以及一种使用该导电性薄膜的薄膜晶体管。将具有导电性或者半导电性的第一材料(5)和第二材料(6)混合,利用上述混合物的液晶性使该混合物取向,形成导电性薄膜(1)。
-
公开(公告)号:CN100578574C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310103345.1
申请日:2003-10-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67 , G02F2001/1678 , G02F220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电压低、且可缩短响应时间的、通过在气相中使细微颗粒移动来进行图像显示的薄型显示装置。显示装置配备的显示部具有对置配置、厚度为0.1mm至0.5mm左右的上侧基板(1)和下侧基板(2);填充在这些上侧基板(1)与下侧基板(2)的间隙空气层(7)中的粒径为1微米至10微米左右的着色颗粒(6);和形成于上侧基板(1)的下面的第1电极(3)和第2电极(4)。这里,使着色颗粒(6)带正或负电之一,根据施加到第1电极(3)和第2电极(4)上的电压,在第1电极(3)与第2电极(4)之间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0533770C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480020580.5
申请日:2004-07-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9/786 , H01L29/06 , H01L5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545 , B82Y10/00 , H01L27/3244 , H01L51/0048 , H01L51/05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场效应型晶体管,其具有载流子从源区域注入向漏区域移动的半导体层,上述半导体层由含有有机半导体材料和纳米管的复合材料形成。上述纳米管可以是多个纳米管连接形成的纳米管。
-
公开(公告)号:CN1879235A
公开(公告)日:2006-12-13
申请号:CN200480033067.X
申请日:2004-11-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脇田尚英
IPC: H01L51/00 , H01L29/786 , H01L29/06 , B82B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12 , B82Y10/00 , B82Y30/00 , H01L51/0048 , H01L51/0052 , H01L51/0097 , H01L51/0541 , H01L51/0545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子功能材料的取向处理方法具有:准备电子功能材料和用于使上述电子功能材料取向的基体材料的混合材料的混合材料准备工序(步骤S1);使上述混合材料取向的取向处理工序(步骤S2);和将上述已取向的上述混合材料中的上述基体材料除去的基体材料除去工序(步骤S3)。
-
公开(公告)号:CN100592545C
公开(公告)日:2010-02-24
申请号:CN200480032296.X
申请日:2004-10-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脇田尚英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简单的方法使纳米管或有机电子功能材料高度地取向而形成的、廉价并且具有柔韧性的、载流子迁移率和导电率优异的导电性薄膜以及一种使用该导电性薄膜的薄膜晶体管。将具有导电性或者半导电性的第一材料(5)和第二材料(6)混合,利用上述混合物的液晶性使该混合物取向,形成导电性薄膜(1)。
-
公开(公告)号:CN1823426A
公开(公告)日:2006-08-23
申请号:CN200480020580.5
申请日:2004-07-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9/786 , H01L29/06 , H01L5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545 , B82Y10/00 , H01L27/3244 , H01L51/0048 , H01L51/05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场效应型晶体管,其具有载流子从源区域注入向漏区域移动的半导体层,上述半导体层由含有有机半导体材料和纳米管的复合材料形成。上述纳米管可以是多个纳米管连接形成的纳米管。
-
公开(公告)号:CN1499460A
公开(公告)日:2004-05-26
申请号:CN200310103345.1
申请日:2003-10-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67 , G02F2001/1678 , G02F220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电压低、且可缩短响应时间的、通过在气相中使细微颗粒移动来进行图像显示的薄型显示装置。显示装置配备的显示部具有对置配置、厚度为0.1mm至0.5mm左右的上侧基板(1)和下侧基板(2);填充在这些上侧基板(1)与下侧基板(2)的间隙空气层(7)中的粒径为1微米至10微米左右的着色颗粒(6);和形成于上侧基板(1)的下面的第1电极(3)和第2电极(4)。这里,使着色颗粒(6)带正或负电之一,根据施加到第1电极(3)和第2电极(4)上的电压,在第1电极(3)与第2电极(4)之间移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