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88038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610890134.4
申请日:2012-06-1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装置。本发明提供在通信装置内存在非接触充电模块和薄片天线的情况下,也能够使非接触充电模块与薄片天线共存的通信装置。该装置具备:壳体(105);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42),收纳于壳体(105)内,通过电磁感应接收电力,具有缠卷导线而成的第一线圈和与第一线圈相对的第一磁性薄片;以及NFC天线(51),收纳于壳体(105)内,具有缠卷导线而成的第二线圈和与第二线圈相对的第二磁性薄片,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42)与NFC天线(51)不层叠。
-
公开(公告)号:CN103748765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280039867.7
申请日:2012-06-1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50/10 , H01F27/2871 , H01F27/365 , H01F38/14 , H02J7/025 , H02J50/70 , H02J50/80 , H02J50/90 , H04B5/0037 , H04B5/0062 , H04B5/00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通信装置内存在非接触充电模块和薄片天线的情况下,也能够使非接触充电模块与薄片天线共存的通信装置。该装置具备:壳体(105);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42),收纳于壳体(105)内,通过电磁感应接收电力,具有缠卷导线而成的第一线圈和与第一线圈相对的第一磁性薄片;以及NFC天线(51),收纳于壳体(105)内,具有缠卷导线而成的第二线圈和与第二线圈相对的第二磁性薄片,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42)与NFC天线(51)不层叠。
-
公开(公告)号:CN103748765B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280039867.7
申请日:2012-06-1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50/10 , H01F27/2871 , H01F27/365 , H01F38/14 , H02J7/025 , H02J50/70 , H02J50/80 , H02J50/90 , H04B5/0037 , H04B5/0062 , H04B5/00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通信装置内存在非接触充电模块和薄片天线的情况下,也能够使非接触充电模块与薄片天线共存的通信装置。该装置具备:壳体(105);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42),收纳于壳体(105)内,通过电磁感应接收电力,具有缠卷导线而成的第一线圈和与第一线圈相对的第一磁性薄片;以及NFC天线(51),收纳于壳体(105)内,具有缠卷导线而成的第二线圈和与第二线圈相对的第二磁性薄片,2次侧非接触充电模块(42)与NFC天线(51)不层叠。
-
公开(公告)号:CN103782357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280043601.X
申请日:2012-08-3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公开了无论是否使用另一方非接触充电模块所具备的磁铁,都能够良好地抑制设置于非接触充电模块的线圈的L值的变化而适合使用,并实现小型化的非接触充电模块。该模块具备将导线缠卷成大致长方形而成的1次侧线圈(21a),以及具备用于载置1次侧线圈(21a)的面的磁性薄片(51),1次侧线圈(21a)的大致长方形的中空部的短边比圆形的磁铁(30a)的直径短,长边比圆形的磁铁(30a)的直径长。
-
公开(公告)号:CN103782357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280043601.X
申请日:2012-08-3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公开了无论是否使用另一方非接触充电模块所具备的磁铁,都能够良好地抑制设置于非接触充电模块的线圈的L值的变化而适合使用,并实现小型化的非接触充电模块。该模块具备将导线缠卷成大致长方形而成的1次侧线圈(21a),以及具备用于载置1次侧线圈(21a)的面的磁性薄片(51),1次侧线圈(21a)的大致长方形的中空部的短边比圆形的磁铁(30a)的直径短,长边比圆形的磁铁(30a)的直径长。
-
公开(公告)号:CN1409334A
公开(公告)日:2003-04-09
申请号:CN02143186.8
申请日:2002-09-1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4/008 , B32B2311/08 , B32B2311/09 , B32B2311/12 , B32B2311/22 , B32B2311/24 , C04B35/462 , C04B35/465 , C04B35/4682 , C04B35/47 , C04B35/475 , C04B35/6303 , C04B2235/3206 , C04B2235/3208 , C04B2235/3213 , C04B2235/3217 , C04B2235/3224 , C04B2235/3227 , C04B2235/3229 , C04B2235/3234 , C04B2235/3236 , C04B2235/3244 , C04B2235/3251 , C04B2235/3267 , C04B2235/3281 , C04B2235/3284 , C04B2235/3293 , C04B2235/3296 , C04B2235/3298 , C04B2235/3418 , C04B2237/402 , C04B2237/405 , C04B2237/407 , C04B2237/408 , H01G4/1218 , Y10T428/126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陶瓷电容器,即使在高压的使用条件下也能抑制自身发热温度、损耗低。该陶瓷电容器包括:以(A)CaTiO3-La2O3-TiO2系的介质组成物、(B)CaTiO3-La2O3-TiO2-SrTiO3系的介质组成物、(C)SrTiO3-CaTiO3系的介质组成物、(D)SrTiO3-CaTiO3-Bi2O3-TiO2系的介质组成物、(E)SrTiO3-PbTiO3-Bi2/3TiO3系的介质组成物、(F)SrTiO3-PbTiO3-Bi2/3TiO3-CaTiO3系的介质组成物中的某一种为主要成分的介质陶瓷;和介质陶瓷的对置表面上形成的以Zn为主体的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203415393U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190000973.5
申请日:2011-12-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38/14 , H01F27/2804 , H01F27/2823 , H02J5/005 , H02J7/025 , H02J50/12 , H02J50/7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在可靠地使导线和磁性薄片绝缘的状态下,实现薄型化的非接触充电模块。该非接触充电模块包括:缠卷导线而成的平面线圈部(2);隔着绝缘膜(4)载置平面线圈部(2)且具有导电性的磁性薄片(3);以及从平面线圈部(2)的卷绕开始点延伸至磁性薄片(3)的端部的凹部(33)或狭缝(4),平面线圈部(2)的导线将绝缘膜(4)压入到凹部(33)或狭缝(34)内且该导线被容纳在凹部(33)或狭缝(34)内,平面线圈部(2)的导线因绝缘膜(4)而与具有导电性的磁性薄片(3)绝缘。
-
公开(公告)号:CN203910505U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290000798.4
申请日:2012-08-3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公开了通过维持线圈部的L值而维持高的电力传输效率,同时能够抑制线圈部的发热传导到磁性薄片的非接触充电模块、电子设备和非接触充电设备。该模块的特征在于包括:缠卷导线而成的1次侧线圈(21a);以及磁性薄片(51),其具备用于载置1次侧线圈(21a)的面,磁性薄片(51)在与1次侧线圈(21a)相对的面上具备多个凹部(53),多个凹部的底部与1次侧线圈(21a)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203366972U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190000810.7
申请日:2011-12-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即使使用用于位置对准的磁铁,也能够特别防止磁铁对线圈的内侧部分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电力传输效率的非接触充电模块。该非接触充电模块是接受从具备磁铁的发送侧非接触充电模块通过电磁感应传输的电力的接收侧非接触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具备:将导线缠卷成漩涡状而成的平面线圈部;以及与平面线圈部的线圈的面相对设置,并与发送侧非接触模块的磁铁互相吸引的磁性薄片,平面线圈部的内径比磁铁大。
-
公开(公告)号:CN204117820U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20258438.5
申请日:2012-03-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接触充电模块、非接触充电器以及电子设备,其通过采用形成有狭缝的具有柔软性的磁性薄片,防止因磁性薄片破损而对电力传输特性造成不好的影响,而且能够防止非接触充电模块的电力传输效率大幅度下降。该非接触充电模块包括平面线圈部、载置平面线圈部的磁性薄片、设于磁性薄片且收纳平面线圈部的导线的一部分的凹部或狭缝、以及对磁性薄片赋予柔软性的多个柔软狭缝,多个所述柔软狭缝中的至少一条柔软狭缝形成为柔软狭缝的虚拟延长线配置在所述凹部或狭缝的宽度以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