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969411A
公开(公告)日:2007-05-23
申请号:CN200580011722.6
申请日:2005-04-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4/0402 ,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9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2300/004 , Y10T29/49115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正极基层上形成正极混合物层以得到正极;在负极基层上形成负极混合物层以得到负极;形成粘结到正极和负极中至少一个的表面上的电子绝缘多孔膜;在正极和负极之间插入一隔离层以形成电极板组件;并且将非水电解液注入电极板组件。形成多孔膜的步骤包括:制备出含有包含可热交联的树脂和微粒状填料的膜粘结剂的多孔膜糊剂;将多孔膜糊剂施涂到正极和负极中至少一个的表面上并加热所得到的涂膜。
-
公开(公告)号:CN100481583C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580011722.6
申请日:2005-04-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4/0402 ,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9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2300/004 , Y10T29/49115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正极基板上形成正极混合物层以得到正极;在负极基板上形成负极混合物层以得到负极;形成粘结到正极和负极中至少一个的表面上的电子绝缘多孔膜;在正极和负极之间插入一隔膜以形成电极板组件;并且将非水电解液注入电极板组件。形成多孔膜的步骤包括:制备出含有包含可热交联的树脂和微粒状填料的膜粘结剂的多孔膜糊剂;将多孔膜糊剂施涂到正极和负极中至少一个的表面上并加热所得到的涂膜。
-
公开(公告)号:CN1401142A
公开(公告)日:2003-03-05
申请号:CN01805072.7
申请日:2001-02-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生田茂雄
IPC: H01L29/786 , H01L21/336 , H01L21/265 , H01L21/306 , H01L21/316 , G02F1/13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66757 , H01L29/667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下述的薄膜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和利用该制造方法制造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使含有臭氧的水与在基板上形成的半导体膜的表面接触以便在该表面上形成表面氧化层,通过在至少已露出的半导体膜的表面上形成了表面氧化层的状态下除去为了刻蚀、杂质离子注入等而形成的掩模来保护半导体膜的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236981A
公开(公告)日:1999-12-01
申请号:CN99107059.3
申请日:1999-05-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1/336 , H01L29/78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66757 , H01L21/31116 , H01L21/76802 , H01L29/458 , H01L29/4908 , H01L29/78621 , H01L29/7868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下述(1)、(2)两项:(1)在近些年来的大型且像素密度高的大型液晶显示屏等中使用的小的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电极用的接触孔形成中,防止因刻蚀不足所引起的绝缘膜刻蚀不尽,或因过刻蚀所引起的半导体层的消失这一现象的发生。(2)使源极电极、漏极电极与半导体层之间进行确实的电接触。为此,(1)通过把接触孔部分的硅膜作成为2层构造等预先形成得厚。(2)在电极金属和半导体之间设置硅化物层。
-
公开(公告)号:CN101689677A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申请号:CN200880021317.6
申请日:2008-05-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2/16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10/4235 , H01M10/441 , H02J7/0016 , H02J7/0026 , H02J7/0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二次电池,其包括:包含能够可逆地吸留释放锂的负极活性物质(324)的负极板(303);包含作为正极活性物质(322)的锂的正极板(301);电解质;设置在负极板(303)与正极板(301)之间,具有耐热性并能够透过锂离子的多孔保护膜(325);以及当设定电压Vs被施加在负极板(303)与正极板(301)之间时,控制金属的析出,使得根据设定电压Vs析出的金属架设在负极板(303)与正极板(301)之间的凹部(352)。
-
公开(公告)号:CN101222033A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810003666.7
申请日:2004-07-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构成为:能够嵌入/脱嵌锂离子的正极,能够插入/脱插锂离子的负极,介于正极与负极之间的多孔膜以及非水电解液;其中多孔膜与正极和负极的至少一方的表面相粘合;多孔膜由填料与树脂粘合剂构成;树脂粘合剂在多孔膜中的含量是相对于每100重量份的所述填料,为1.5~8重量份;树脂粘合剂含有丙烯腈单元、丙烯酸酯单元或甲基丙烯酸酯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612402B
公开(公告)日:2010-04-28
申请号:CN200410090529.3
申请日:2004-10-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 , H01M2/18 , H01M4/62 , H01M10/0431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H01M2004/021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它具有正极与负极卷绕在卷芯上、其正极与负极间没有独立隔膜的电极组,其特征在于,负极或正极中的至少一个有多孔膜,同时负极及正极分别通过负极用树脂薄膜和正极用树脂薄膜与卷芯连接。使用这样的树脂薄膜,可减少多孔膜的破损,防止负极与正极之间发生短路。
-
公开(公告)号:CN100559634C
公开(公告)日:2009-11-11
申请号:CN200810003665.2
申请日:2004-07-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构成为:能够嵌入/脱嵌锂离子的正极,能够插入/脱插锂离子的负极,介于正极与负极之间的多孔膜以及非水电解液;其中多孔膜与正极和负极的至少一方的表面相粘合;多孔膜由填料与树脂粘合剂构成;树脂粘合剂在多孔膜中的含量是相对于每100重量份的所述填料,为1.5~8重量份;树脂粘合剂含有丙烯腈单元、丙烯酸酯单元或甲基丙烯酸酯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00385711C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200480018703.1
申请日:2004-12-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04 , H01M4/0402 , H01M4/0404 , H01M4/0414 , H01M4/0419 , H01M4/13 , H01M4/133 , H01M4/139 , H01M4/1393 , H01M4/366 , H01M4/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极,所述电极包括含有活性材料颗粒的活性材料层和形成于所述活性材料层表面上的多孔绝缘层。所述多孔绝缘层包括无机填料和树脂粘合剂,并且所述活性材料层的表面具有其上形成有所述多孔绝缘层的第一区域和其上未形成有所述多孔绝缘层的第二区域。通过使用所述电极,锂离子二次电池可以具有高的容量,优异的特性以及改善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853292A
公开(公告)日:2006-10-25
申请号:CN200480026657.X
申请日:2004-09-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包括能够吸收释放锂离子的正极、能够吸收释放锂离子的负极、存在于上述正极和负极之间的多孔膜和非水电解液,多孔膜至少粘附在负极的表面。多孔膜由无机填料和第1粘结剂构成,多孔膜中相对于填料100重量份,第1粘结剂为1.5~8重量份。第1粘结剂由含有丙烯腈单元的第1橡胶构成,第1橡胶为非水溶性且具有250℃以上的分解温度。负极由能够吸收释放锂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和第2粘结剂构成,第2粘结剂含有第2橡胶粒子和水溶性高分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