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65593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526133.4
申请日:2010-10-27
Applicant: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IPC: H05B3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03 , F21Y2105/00 , F21Y2115/15 , H01L51/5237 , H01L2251/5361
Abstract: 一种发光模块包括有机EL发光元件和支撑着有机EL发光元件的支承体。支承体在发光模块的非发光表面侧附连于有机EL发光元件,以覆盖有机EL发光元件的一个表面。有机EL发光元件包括供电电极。支承体包括以与供电电极对应的关系形成的开口。供电电极透过开口暴露在支承体的非发光侧。支承体包括供电端子。供电端子部分地暴露在支承体的非发光侧。供电端子通过电连接件电连接着供电电极,所述电连接件延伸经过非发光侧和支承体的开口。
-
公开(公告)号:CN102026434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1010289797.3
申请日:2010-09-19
Applicant: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IPC: H05B3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308 , G02F1/133606 , G02F1/133608 , G02F2001/133311 , G02F2201/50 , H01L51/5203 , H01L51/5237 , H01L51/52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照明模块。照明模块(1)具备面状发光元件(2)、布线基板(3)、光学薄片(4)。布线基板(3)具有收容面状发光元件(2)的孔部(8)。光学薄片(4)以收容在布线基板(3)的孔部(8)的面状发光元件(2)和布线基板(3)在发光面侧呈一个平面的状态来保持面状发光元件(2)和布线基板(3)。照明模块(1)由于光学薄片(4)保持面状发光元件(2)和布线基板(3)并且阻止灰尘或水分侵入到模块内,因此无需具备框体或填料等,因此能够实现模块的薄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305104C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02816863.1
申请日:2002-10-17
Applicant: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5/048 , H01J61/523
Abstract: 一种无电极低压放电灯具有一个长形外壳和至少一个延伸到外壳内的腔。该腔内容纳有多个中空的铁氧体磁芯,它们彼此分开几毫米的距离。每个铁氧体磁芯都具有绕磁芯缠绕的感应线圈。该腔具有位于铁氧体磁芯内部的冷却铜管或杆,其从磁芯上带走热量并将热量转移到焊接在该冷却管/杆上的吸热器内,从而将铁氧体磁芯的温度保持在它们的居里点以下。分别将感应线圈电连接到匹配网络上,所述匹配网络彼此并联连接到高频电源上。在外壳内,分别由磁芯/线圈部件产生的感应耦合等离子体产生沿外壳的纵向轴线均匀分布的紫外线(UV)和可见光辐射。
-
公开(公告)号:CN101662872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910170447.2
申请日:2009-08-26
Applicant: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IPC: H05B41/282 , H05B41/24 , B60Q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20/183
Abstract: 一种放电灯点亮装置,包括:DC电源;反相器,其用于以预定的反相时间间隔使从所述DC电源输出的所述DC功率反相,以便向放电灯提供方波AC功率;以及控制器,其用于控制所述DC电源的输出功率,所述控制器执行同步操作并且控制所述DC电源,使得在功率增加周期中除了所述输出暂时增加周期之外的周期期间输出的DC功率大于在额定功率周期中除了所述输出暂时增加周期之外的周期期间输出的DC输出功率。此外,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DC电源,使得在所述输出增加周期的至少一部分中,所述输出暂时增加周期的输出功率的增量和所述输出暂时增加周期的长度中的至少一个比所述额定功率周期中的小。
-
公开(公告)号:CN1550029A
公开(公告)日:2004-11-24
申请号:CN02816863.1
申请日:2002-10-17
Applicant: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5/048 , H01J61/523
Abstract: 一种无电极低压放电灯具有一个长形外壳和至少一个延伸到外壳内的腔。该腔内容纳有多个中空的铁氧体磁芯,它们彼此分开几毫米的距离。每个铁氧体磁芯都具有绕磁芯缠绕的感应线圈。该腔具有位于铁氧体磁芯内部的冷却铜管或杆,其从磁芯上带走热量并将热量转移到焊接在该冷却管/杆上的吸热器内,从而将铁氧体磁芯的温度保持在它们的居里点以下。分别将感应线圈电连接到匹配网络上,所述匹配网络彼此并联连接到高频电源上。在外壳内,分别由磁芯/线圈部件产生的感应耦合等离子体产生沿外壳的纵向轴线均匀分布的紫外线(UV)和可见光辐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