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72623A
公开(公告)日:2002-10-02
申请号:CN01801160.8
申请日:2001-03-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F16D7/10 , F16F15/1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7/048 , F16D7/06 , F16D43/204 , F16D43/208 , F16F15/1331 , F16F15/1336 , F16F15/1397
Abstract: 动力传递机构,包括:备有配合凹部的第一旋转体;与第一旋转体同轴配置,具有配合凸部的第二旋转体。配合凹部及配合凸部的至少一方,相对对应的旋转体改变姿势。在第一旋转体与第二旋转体之间进行动力传递时,弹性部件根据基于传递扭矩的力发生弹性变形。通过弹性部件的弹性变形,允许配合凹部与配合凸部的至少一方改变姿势,通过配合凸部在配合凹部内滑动,允许两旋转体之间在给定角度范围内相对旋转。
-
公开(公告)号:CN1372624A
公开(公告)日:2002-10-02
申请号:CN01801161.6
申请日:2001-03-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F16D7/10 , F16F15/1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1397 , F16D7/048 , F16D7/06 , F16D7/10 , F16D43/204 , F16F15/1331 , F16F15/1336 , F16F2230/0064 , F16H55/36 , F16H2055/366
Abstract: 通过各配合凸部与对应的配合凹部的配合,将皮带轮与承受部件可动力传递地连接在一起。各配合凹部可相对于皮带轮与承受部件变形。在皮带轮与承受部件之间进行动力传递时,弹性部件允许各配合凹部变形,由此,使皮带轮与承受部件可以在给定角度范围内相对旋转。在皮带轮与承受部件之间进行动力传递时,配合凸部通常在其中立位置相对于配合凹部的滑动面接触,随着承受部件侧的负载的增加,配合凸部与配合凹部的配合位置离开中立位置,配合凹部的滑动面作成随着从中立位置的离开、相对两旋转体的圆周方向的倾斜角度逐渐变大的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372622A
公开(公告)日:2002-10-02
申请号:CN01801159.4
申请日:2001-03-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F16D7/10 , F16F15/1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1331 , F16D7/048 , F16D7/06 , F16D43/204 , F16F15/1336 , F16F15/1397 , F16H55/36
Abstract: 动力传递臂42,在发动机E侧的皮带轮32与压缩机侧的承受部件35之间的动力传递时,通过接受基于该传递扭矩的力而产生弹性变形,由此,允许配合凹部43相对承受部件35改变姿势,随着配合凹部43内的滚子39接触旋转所产生的滑动,使皮带轮32与承受部件35之间的给定角度范围内的相对旋转成为可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