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眩性膜以及显示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62456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880021290.4

    申请日:2018-03-15

    Abstract: 一种防眩性膜,其至少具备第一面(1a)为凹凸面的防眩层(1)和设置于防眩层(1)的第二面(1b)侧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3),各向异性光扩散层(3)具有基质区域和折射率与所述基质区域不同的多个柱状区域,所述柱状区域从各向异性光扩散层(3)的一个表面侧向另一个表面侧延伸,在各向异性光扩散层(3)的厚度方向上的所述柱状区域的平均高度为各向异性光扩散层(3)的厚度的80%以上,具备该防眩性膜的显示装置可以抑制闪烁的发生以及正面对比度的降低。

    头戴式显示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088578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1980030045.4

    申请日:2019-0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头戴式显示器,其使来自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光通过各向异性光学膜进行扩散、透射,使黑色矩阵(BM)的可视性降低,且感觉不到着色,能够获得更高的沉浸感。作为解决本发明课题的方案,涉及一种头戴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内的与滤光片或RGB发光层相比靠可视侧,具备直线透射率根据入射光角度而变化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上述各向异性光学膜至少包含单层或多层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上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具有基体区域以及折射率与上述基体区域不同的多个柱状区域。

    头戴式显示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074771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1980029926.4

    申请日:2019-03-22

    Abstract: 一种头戴式显示器,其在与液晶显示面板(160)内的像素间具有黑色矩阵的滤光片相比靠可视侧,具备直线透射率根据入射光角度而变化的各向异性光学膜(150),上述各向异性光学膜(150)包含单层或多层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在上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有根据JIS B0601‑2001测定得到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10μm以下的表面凹凸,上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具有矩阵区域以及折射率与上述矩阵区域不同的多个柱状区域,通过上述各向异性光学膜(150),从而上述黑色矩阵的可视性降低,感觉不到着色,能够获得更高的沉浸感。

    反射型显示装置用光漫射膜层叠体及使用该层叠体的反射型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564303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80049948.8

    申请日:2017-07-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反射型显示装置用光漫射膜层叠体及使用该反射型显示装置用光漫射膜层叠体的反射型显示装置,不仅预定观察位置(例如画面正面方向),在远离预定观察位置的位置(例如从画面正面偏离的倾斜方向),也不会降低可视性,能提高预定观察位置(例如画面正面方向)的反射亮度。漫射性根据光的入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且至少使入射的光被反射层反射而形成的反射光透射的反射型显示装置用光漫射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至少具备:各向异性光漫射层,其具有散射中心轴且直线透射率根据该光的入射光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具有矩阵区域和多个柱状构造体,且该散射中心轴相对于该各向异性光漫射层的法线方向为+6°以上+40°以下、或者-40°以上-6°以下;以及各向同性光漫射层,其设于该各向异性光漫射层的一个面侧。

    各向异性光学膜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133588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580015752.8

    申请日:2015-03-17

    Abstract: 提供一种各向异性光学膜,其通过在非扩散区域中具有高得直线透过率,并且具有MD方向以及TD方向上的宽扩散区域,从而能够消除亮度的急剧变化、眩光的发生这样的问题。在层叠有两层以上直线透过率根据入射光角度发生变化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中,前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各自具有基体区域和折射率与该基体区域不同的多个柱状区域,作为前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至少使用与前述柱状区域的取向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的短径与长径的纵横比不同的两种各向异性光扩散层(a)和各向异性光扩散层(b),将前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a)的前述柱状区域的短径与长径的纵横比设为小于2,将前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b)的前述柱状区域的短径与长径的纵横比设为2以上且20以下的范围内。

    各向异性光学膜用组合物及各向异性光学膜

    公开(公告)号:CN11594332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80044678.8

    申请日:2021-0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制造能够兼顾良好的扩散性和良好的色相的光扩散膜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用组合物。一种各向异性光学膜用组合物,其包含(A‑1)成分:分别具有一个以上芴骨架和(甲基)丙烯酰基的(甲基)丙烯酸酯、(A‑2)成分:分别具有一个以上芳香环和(甲基)丙烯酰基且不具有芴骨架的(甲基)丙烯酸酯、(B)成分:重均分子量为1,000~500,000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以上的热塑性聚合物、以及(C)成分:光聚合引发剂,(A‑1)成分的含量相对于(A‑2)成分的含量100重量份为3重量份~100重量份,(B)成分的含量相对于包含(A‑1)成分和(A‑2)成分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合计100重量份为10重量份~400重量份。

    防眩性膜以及显示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462456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1880021290.4

    申请日:2018-03-15

    Abstract: 一种防眩性膜,其至少具备第一面(1a)为凹凸面的防眩层(1)和设置于防眩层(1)的第二面(1b)侧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3),各向异性光扩散层(3)具有基质区域和折射率与所述基质区域不同的多个柱状区域,所述柱状区域从各向异性光扩散层(3)的一个表面侧向另一个表面侧延伸,在各向异性光扩散层(3)的厚度方向上的所述柱状区域的平均高度为各向异性光扩散层(3)的厚度的80%以上,具备该防眩性膜的显示装置可以抑制闪烁的发生以及正面对比度的降低。

    头戴式显示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8857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980030045.4

    申请日:2019-0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头戴式显示器,其使来自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光通过各向异性光学膜进行扩散、透射,使黑色矩阵(BM)的可视性降低,且感觉不到着色,能够获得更高的沉浸感。作为解决本发明课题的方案,涉及一种头戴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内的与滤光片或RGB发光层相比靠可视侧,具备直线透射率根据入射光角度而变化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上述各向异性光学膜至少包含单层或多层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上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具有基体区域以及折射率与上述基体区域不同的多个柱状区域。

    使用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反射型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3196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80023726.0

    申请日:2020-03-26

    Abstract: 提供一种没有刺眼、模糊感、白显示时能够显示高品质的纸那样的白色的、白色呈色优异的(具有充分的纸白感的)反射型显示装置。一种反射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为具备反射板和直线透射率根据入射光角度而变化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反射型显示装置,上述各向异性光学膜配置在比上述反射板更靠近视觉识别侧,上述各向异性光学膜至少包含各向异性光扩散层,上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具有基质区域和折射率与上述基质区域不同的多个柱状区域,上述多个柱状区域从上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一个表面向另一表面取向而构成,作为上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一个表面的上述多个柱状区域的平均长径/平均短径的纵横比为20以下。

    使用了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导光层叠体及使用了该导光层叠体的面状光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214286B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880008385.2

    申请日:2018-03-30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可见性良好的导光板和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导光层叠体,以及包含上述导光层叠体和光源的面状光源装置。作为解决本发明课题的方法涉及一种导光层叠体以及使用了上述导光层叠体的面状光源装置,所述导光层叠体的特征在于:具有导光板和各向异性光学膜,所述导光板具有从端面入射的光弯曲而沿表面方向出射的出射面,上述出射面内的出射强度成为最大的角度相对于与上述出射面垂直的方向为20°~60°,所述各向异性光学膜直接或隔着其它层层叠于上述出射面,且其扩散性根据光的入射光角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作为上述导光板的与出射面相反侧的面的相反面具有多个大小50μm以下、高度或深度为50μm以下的凹型或凸型的结构,上述各向异性光学膜具有基体区域和由多个结构体组成的结构区域,在上述导光板的出射强度成为最大的角度时,入射到上述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光的直线方向的透射光量/入射的光的光量,即各向异性光学膜的直线透射率为30%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