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44868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261928.4
申请日:2016-04-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PC: B66B2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2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在该自动扶梯中,为了在更新时在尺寸方面增大桁架(2)的卡合量,应用如下的支承角铁部构造:在将下部支承角铁(3)以及延长构件(3a)安装于向外表面侧露出设置的加强板以外,在建筑物的下层建筑承受台(F1a)上夹设在比下层地板(F1)的装饰面(F1b)高的位置处支承下部支承角铁以及延长构件的隆起台(7)而载置下部支承角铁以及延长构件。隆起台的支承部(7a)在通常状态下支承下部支承角铁的局部,由此,即使在因地震产生的振动而使建筑梁间尺寸伸长得比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支承下部支承角铁、延长构件的局部以防止桁架的落下。对于上部支承角铁也适用相同的构造。
-
公开(公告)号:CN104555682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542250.8
申请日:2014-10-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乘客传送设备,使得能吸收上部楼层和下部楼层之间的框体宽度方向上的层间位移,且还能吸收由大规模地震引起的框体长度方向上的层间位移。在框体的至少一方,使框体支承角钢可转动地与设置在角钢承重台上的转动支承体卡合,并且在位于框体支承角钢与角钢承重台之间的转动支承体的一部分形成小径部。由于将至少一方的框体支承角钢支承为能够相对于角钢承重台进行转动,所以能吸收支承在上部楼层的框体的终端部与支承在下部楼层的框体的终端部之间产生的框体宽度方向上的层间位移。此外,在发生了大规模地震时,在有过大的负载作用于框体支承角钢与角钢承重台之间时,转动支承体的小径部断裂,由此能吸收框体长度方向上的层间位移。
-
公开(公告)号:CN106006330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133642.8
申请日:2016-03-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PC: B66B2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2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用简易的结构延长桁架框架对建筑构造物的重叠量的乘客传送机。在架设于建筑构造物的桁架框架(2)的末端部包括支承角钢(3)的乘客传送机中设有用于确保比支承角钢(3)和建筑构造物之间的重叠量(W1)大的重叠量(W2)的追加框架(14),该追加框架(14)的一方安装在桁架框架(2)的主弦杆(2d)上,并且另一方载放在建筑构造物的完工地面(F1b)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905772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097624.9
申请日:2016-02-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PC: B66B2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2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机,在原有桁架框架内设置新设桁架框架来翻新建造,容易确保新设桁架框架与建筑承接台之间的间隙尺寸。所述乘客传送机通过在设置于建筑构造物上的原有乘客传送机的原有桁架框架的内部设置自身内部具有空间的新设桁架框架来翻新建造,在所述新设桁架框架的末端部设置载放于所述建筑构造物的建筑承接台上的新设支承角钢,并去除设置于所述原有桁架框架的末端部且载放于所述建筑承接台上的原有支承角钢的与所述新设支承角钢相干扰的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3848328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310613130.8
申请日:2013-11-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PC: B66B23/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其能够在不扩大框体支承部的设置部中的设置宽度和长度的情况下扩大框体的可移动范围。在通过将设置在框体的端部的框体支承部载置于建筑物而由建筑物支承的乘客传送设备中,框体支承部具有在框体的宽度方向上设置在不同位置的第一框体支承部和第二框体支承部,具备将第一框体支承部和第二框体支承部连结起来的连结构件,并且具备移动限制构件,该移动限制构件安装在建筑物侧,与第一框体支承部或第二框体支承部抵接,以限制框体在宽度方向上的移动,移动限制构件安装在第一框体支承部和第二框体支承部之间的比连结构件低的位置处,以避免与连结构件发生干涉。
-
公开(公告)号:CN10455568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542250.8
申请日:2014-10-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乘客传送设备,使得能吸收上部楼层和下部楼层之间的框体宽度方向上的层间位移,且还能吸收由大规模地震引起的框体长度方向上的层间位移。在框体的至少一方,使框体支承角钢可转动地与设置在角钢承重台上的转动支承体卡合,并且在位于框体支承角钢与角钢承重台之间的转动支承体的一部分形成小径部。由于将至少一方的框体支承角钢支承为能够相对于角钢承重台进行转动,所以能吸收支承在上部楼层的框体的终端部与支承在下部楼层的框体的终端部之间产生的框体宽度方向上的层间位移。此外,在发生了大规模地震时,在有过大的负载作用于框体支承角钢与角钢承重台之间时,转动支承体的小径部断裂,由此能吸收框体长度方向上的层间位移。
-
公开(公告)号:CN104340831A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410359927.4
申请日:2014-07-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PC: B66B2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振装置以及乘客传送设备,在对产生弯曲变形的骨架结构物进行减振的减振装置中,在扩大支撑杆的变形量并将其传递到衰减部件时,使力矩不作用在支撑杆上,由此能够使支撑杆实现小型化和轻量化。在对产生弯曲变形的骨架结构物进行减振的减振装置中,在扩大支撑杆的变形量并将其传递到衰减部件时,将能够在旋转构件的作用下发生变形的衰减部件设置在上弦构件和下弦构件中的一方与连接构件的交叉部即第一交叉部,使得与支撑杆相当的第一杆构件和第二杆构件在与其它构件连接时,只需在两端进行旋转支撑即可,所以没有力矩作用在第一杆构件和第二杆构件上,由此能够使这些构件实现小型化和轻量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723229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207721.9
申请日:2009-10-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PC: B66B2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仅能够确保所需的强度,而且制造方便并且精度高的自动扶梯框架的制造方法。提供一种自动扶梯框架的制造方法,其中,该自动扶梯框架以跨越上部楼层和下部楼层之间的方式设置,并且由多个型钢组合而成,在该自动扶梯框架的制造方法中,留出型钢(10)的一个构成边(10b),而在其他的构成边(10a)上形成连续的切口(11),并将该切口(11)形成为包括与留出的所述一个构成边(10b)相交的拐角部,接着以规定的角度进行弯曲加工,之后,至少在坡口部进行焊接而形成弯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905772B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610097624.9
申请日:2016-02-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PC: B66B2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机,在原有桁架框架内设置新设桁架框架来翻新建造,容易确保新设桁架框架与建筑承接台之间的间隙尺寸。所述乘客传送机通过在设置于建筑构造物上的原有乘客传送机的原有桁架框架的内部设置自身内部具有空间的新设桁架框架来翻新建造,在所述新设桁架框架的末端部设置载放于所述建筑构造物的建筑承接台上的新设支承角钢,并去除设置于所述原有桁架框架的末端部且载放于所述建筑承接台上的原有支承角钢的与所述新设支承角钢相干扰的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4340831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410359927.4
申请日:2014-07-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PC: B66B2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振装置以及乘客传送设备,在对产生弯曲变形的骨架结构物进行减振的减振装置中,在扩大支撑杆的变形量并将其传递到衰减部件时,使力矩不作用在支撑杆上,由此能够使支撑杆实现小型化和轻量化。在对产生弯曲变形的骨架结构物进行减振的减振装置中,在扩大支撑杆的变形量并将其传递到衰减部件时,将能够在旋转构件的作用下发生变形的衰减部件设置在上弦构件和下弦构件中的一方与连接构件的交叉部即第一交叉部,使得与支撑杆相当的第一杆构件和第二杆构件在与其它构件连接时,只需在两端进行旋转支撑即可,所以没有力矩作用在第一杆构件和第二杆构件上,由此能够使这些构件实现小型化和轻量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