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再利用系统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57338B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010157695.6

    申请日:2010-0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F1/00 Y02W10/37

    Abstract: 本专利试图通过统一的管理来控制和调整沿下水道主干线分布的多个已处理污水储箱的蓄水量。本发明的污水再利用系统在沿一条下水道主干线的再利用水需求区域中分布有:多个再利用水供应装置,每个包括形成于一条下水道主干线中的水引入开口;用于储存通过污水处理产生的再利用水的已处理污水储箱;以及用于测量已处理污水储箱水位的水位传感器,并且污水再利用系统包括可移动至多个水引入开口中的任意一个、执行污水处理以产生再利用水并将所产生的再利用水供应至已处理污水储箱的可移动污水处理装置,传输由水位传感器测量的水位数据的通讯装置,以及基于再利用水的需求信息以及从通讯装置接收到的水位数据,控制已处理污水储箱的蓄水量的中央控制装置。

    船舶结构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07922B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110300493.7

    申请日:2008-09-12

    Abstract: 船舶结构对应于多种多样船舶能够容易将多种多样方式的压舱水处理装置设于船舱内合适部位,其包括在压舱水的取水时或排水时处理压舱水中的微生物类而使之去除或灭绝的压舱水处理装置,压舱水处理装置设于船舶后方的舵机室中,压舱水泵设在机舱室内,设有自压舱水泵起按第一压舱水管道、处理装置入口侧管道、压舱水处理装置、处理装置出口侧管道、第二压舱水管道、压载箱的顺序依次连接的管道系统及第三压舱水管道,在第一压舱水管道上,设有仅允许从压舱水泵向压舱水处理装置流动的单向阀,在第一压舱水管道与处理装置入口侧管道的连通部设有第四压舱水管道,压舱水处理装置相比吃水线更靠上方,能够在紧急时将压舱水从压舱水处理装置排出到船外。

    船舶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345709U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621355327.1

    申请日:2016-09-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舶,该船舶搭载能够始终达到IMO制定的压载水管理标准的、使用便利性良好的压载水处理系统。该船舶具有:压载水处理装置(12),其对压载水中所含的微生物类进行处理;压载舱,其经由配管系统与压载水处理装置连接;机舱室(11),其设置有发动机;舵机室(5),其设置有对舵进行操作的舵机;控制室(34),其设置有控制船舶的动作的控制单元;该船舶具有采水分支管(32),该采水分支管从压载水处理装置的配管系统分支,并且设有比最低吃水线靠下的样本水采水口,样本水采水口与压载水处理装置及用于第一控制盘一起设置在机舱室(11)内,在控制室(34)内设置有用于控制压载水处理装置(12)的第二控制盘。

    船舶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231607U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621355328.6

    申请日:2016-09-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舶,该船舶搭载能够始终达到IMO制定的压载水管理标准的、使用便利性良好的压载水处理系统。该船舶具有:压载水处理装置(12),其对压载水中所含的微生物类进行处理;压载舱,其经由配管系统与压载水处理装置(12)连接;机舱室(11),其设置有发动机;舵机室(5),其设置有对舵进行操作的舵机;压载水处理装置(12)设置于在机舱室(11)内开口的舱底水舱(8)的上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