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部件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95154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011426811.X

    申请日:2020-12-09

    Inventor: 牧谦一郎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实现能够可靠地确保绝缘性且具有良好的耐压性能的共模扼流圈等线圈部件。具备:对置状地具有被卷绕部(5a、5b)的框体形状的磁芯(1);筒状的线圈导体(3a、3b);以及保持线圈导体(3a、3b)和磁芯(1)并由绝缘性材料构成的保持部件(4),磁芯(1)通插于线圈导体(3a、3b),并使线圈导体(3a、3b)与被卷绕部(5a、5b)对应。保持部件(4)具有:介于线圈导体(3a、3b)的绕线端(7a、7b)与磁芯(1)之间的第一分隔板(24);介于线圈导体(3a、3b)的绕线端(10a、10b)与磁芯(1)之间的第二分隔板(25);和介于线圈导体(3a、3b)间的第三分隔板(26),该第一~第三分隔板(24~26)一体形成。

    绕组体、绕组体的制造方法及线圈部件

    公开(公告)号:CN113539637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110411258.0

    申请日:2021-04-16

    Abstract: 能够避免导体彼此接触而短路的情况,而且能够抑制裂缝等构造缺陷的产生。连续薄带在折弯部位(6a)处折弯而卷绕成螺旋状。在折弯部位(6a)形成有缺口部,在折弯部位(6a)处使导体部(5b)与导体部(5a)重叠地折弯,由此,上述缺口部形成具有比导体部(5b)与导体部(5a)之间的间隙(δ)大的空间的凹陷部(10),折弯部位(6a)内侧的导体部分收容于凹陷部(10)内。优选连续薄带的厚度形成为相对于线圈部件的驱动频率(f)而言的趋肤深度(d)的2倍以下。

    电子零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28059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211812.X

    申请日:2009-1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使檐部变薄来实现高度的降低、并能抑制引线从檐部突出的电子零部件及其制造方法。芯子(11)由芯部(11a)及檐部(11b)构成,所述檐部(11b)设置于该芯部(11a)的一端且为平板状,并且设置有2道在其主表面上延伸的槽(15a、15b)。两个电极(13a、13b)分别设置于2道槽(15a、15b)中。引线(12)卷绕于芯部(11a),并且在2道槽(15a、15b)的内部延伸,并且与两个电极(13a、13b)连接。在沿芯部(11a)延伸的方向上,引线(12)位于2道槽(15a、15b)内部的平坦部(12a、12b)比引线(12)卷绕于芯部(11a)的部分形成得要薄。

    负载控制型激励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29463A

    公开(公告)日:2002-01-02

    申请号:CN01121099.0

    申请日:2001-06-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41/03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载控制型激励器,其中,施加给工件的碰撞负载减小,能够使工件中的损坏减小。负载控制型激励器包含:与工件接触的喷嘴,用于通过弹簧支持喷嘴的喷嘴支持件;能够控制对喷嘴支持驱动推力的音圈电机。如此设置弹簧的弹簧常数,从而弹簧在音圈电机的响应时间内的弹簧反作用力减小到小于当喷嘴接触工件时的最大的碰撞负载。由弹簧悬挂和支持喷嘴,并将其起始负载设置为0。

    线圈部件以及电子部件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744959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110577613.1

    申请日:2021-05-26

    Inventor: 牧谦一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安装强度的线圈部件。线圈部件(100)具备:磁芯(1),具有一对被卷绕部(11a、11b);一对线圈导体(2a、2b),将导线分别卷绕于一对被卷绕部而成;以及固定构件(3),具有弹性,且具备上面部、第一侧面部及第二侧面部、以及第一底面部及第二底面部,并以将磁芯(1)包围的方式进行固定。在将固定构件(3)从磁芯(1)取下的状态下,上面部与第一侧面部所成的角以及上面部与第二侧面部所成的角均为锐角,第一侧面部与第一底面部所成的角以及第二侧面部与第二底面部所成的角均为锐角,并且,第一侧面部及第二侧面部由曲面构成,第一底面部及第二底面部成为将线圈部件安装于安装基板时的安装部。

    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和绕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119243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810642983.7

    申请日:2018-06-21

    Inventor: 牧谦一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有助于抑制线材的耐久性降低的制造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是制造在芯部卷绕有多个线材的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具备卷绕工序(步骤S32),通过使芯部绕管嘴公转,而将从线材供给源通过张紧器供给至管嘴的多个线材卷绕于该芯部。

    绕线型电子部件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79039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10487787.4

    申请日:2013-10-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27/29 H01F17/04 H01F27/2828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部件的大型化的同时得到高电感值的绕线型电子部件。在绕线型电子部件(10)中,芯部(11)包括沿x轴方向延伸的卷芯部(12)以及设置在卷芯部(12)的x轴方向的一端的凸缘部(14a)。绕线(18)卷绕于卷芯部(12)。外部电极(16a)设置在凸缘部(14a)位于与x轴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多个侧面(S1~S4),且与绕线(18)的一端连接。绕线(18)的一端所处的连接面(S3)为多个侧面(S1~S4)中的除安装面(S1)以外的侧面(S3)。外部电极(16a)从绕线(18)的一端朝安装面(S1)沿与绕线(18)的卷绕方向相同的方向环绕。

    线圈部件以及电子部件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744959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577613.1

    申请日:2021-05-26

    Inventor: 牧谦一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安装强度的线圈部件。线圈部件(100)具备:磁芯(1),具有一对被卷绕部(11a、11b);一对线圈导体(2a、2b),将导线分别卷绕于一对被卷绕部而成;以及固定构件(3),具有弹性,且具备上面部、第一侧面部及第二侧面部、以及第一底面部及第二底面部,并以将磁芯(1)包围的方式进行固定。在将固定构件(3)从磁芯(1)取下的状态下,上面部与第一侧面部所成的角以及上面部与第二侧面部所成的角均为锐角,第一侧面部与第一底面部所成的角以及第二侧面部与第二底面部所成的角均为锐角,并且,第一侧面部及第二侧面部由曲面构成,第一底面部及第二底面部成为将线圈部件安装于安装基板时的安装部。

    绕组体、绕组体的制造方法及线圈部件

    公开(公告)号:CN113539637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411258.0

    申请日:2021-04-16

    Abstract: 能够避免导体彼此接触而短路的情况,而且能够抑制裂缝等构造缺陷的产生。连续薄带在折弯部位(6a)处折弯而卷绕成螺旋状。在折弯部位(6a)形成有缺口部,在折弯部位(6a)处使导体部(5b)与导体部(5a)重叠地折弯,由此,上述缺口部形成具有比导体部(5b)与导体部(5a)之间的间隙(δ)大的空间的凹陷部(10),折弯部位(6a)内侧的导体部分收容于凹陷部(10)内。优选连续薄带的厚度形成为相对于线圈部件的驱动频率(f)而言的趋肤深度(d)的2倍以下。

    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和绕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119243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642983.7

    申请日:2018-06-21

    Inventor: 牧谦一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有助于抑制线材的耐久性降低的制造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是制造在芯部卷绕有多个线材的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具备卷绕工序(步骤S32),通过使芯部绕管嘴公转,而将从线材供给源通过张紧器供给至管嘴的多个线材卷绕于该芯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