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39117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610122474.2
申请日:2016-03-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2M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7/003 , B60L2210/00 , B60L2240/525
Abstract: 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具有多个半导体模块、主P汇流条、主N汇流条、电容器模块、输入P汇流条以及输入N汇流条。该输入N汇流条连接至DC电源。主N汇流条连接至半导体模块的负极端子以提供DC电力。电容器模块中的电容器N汇流条、滤波电容器和平滑电容器被电容器模塑树脂模塑。该电容器N汇流条连接至滤波电容器的负电极端子。输入N汇流条具有连接至电容器N汇流条的第一N连接部和连接至主N汇流条的第二N连接部。该主N汇流条被设置在该电容器模塑树脂的外侧。
-
公开(公告)号:CN102148562A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110036343.X
申请日:2011-02-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2M1/00 , H01L23/473 , H05K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854 , H01L23/40 , H01L23/4012 , H01L23/4093 , H01L23/473 , H01L2924/0002 , H02M7/003 , H05K7/20927 , H01L2924/00
Abstract: 在能量转换装置中,电子部件和冷却器作为内部单元结合在框架中。内部单元通过框架固定在壳体内。框架具有由框架包围电子部件的形状,并包括第一壁部分以及从第一壁部分的两侧延伸的第二壁部分和第三壁部分。冷却器包括冷却剂引入管和冷却剂排出管。冷却剂引入管和冷却剂排出管从框架向外突出。第一壁部分到第三壁部分包括支撑壁部分和框架壁部分,支撑壁部分支撑冷却剂引入管和冷却剂排出管中的至少一个,框架壁部分不支撑冷却剂引入管和冷却剂排出管。支撑壁部分的厚度大于框架壁部分的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067736B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610259644.1
申请日:2016-04-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2M7/00
Abstract: 电力转换器(1)具有半导体模块(2)和DC母线(3)。半导体模块(2)具有主体部(21)和DC端子(22),其中,在主体部(21)中具有内置的半导体元件(20),DC端子(22)从主体部(21)伸出,并且对DC端子(22)施加DC电压。DC母线(3)连接到DC端子(22)。DC母线(3)配置成使DC母线(3)的厚度方向与DC端子(22)的伸出方向相同。在DC母线(3)中形成有沿伸出方向贯穿的贯穿部(30)。在从伸出方向观察时至少一部分DC端子(22)配置在能从贯穿部(30)看到的位置的状态下,将DC端子(22)连接到DC母线(3)。贯穿部(30)形成为孔口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2170219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110036400.4
申请日:2011-02-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2M1/00 , H01L23/47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473 , H01L25/112 , H01L2924/0002 , H02M7/003 , H05K7/1432 , H05K7/20927 , H01L2924/00
Abstract: 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包括:构造能量转换电路的电子部件;用于冷却电子部件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冷却器;和容纳电子部件和冷却器的壳体。电子部件中的至少一部分和冷却器作为内部单元固定并集成到框架中。内部单元通过框架固定在壳体内。框架具有使得电子部件中的至少一部分由框架从四面包围这样的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6067736A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610259644.1
申请日:2016-04-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2M7/00
Abstract: 电力转换器(1)具有半导体模块(2)和DC母线(3)。半导体模块(2)具有主体部(21)和DC端子(22),其中,在主体部(21)中具有内置的半导体元件(20),DC端子(22)从主体部(21)伸出,并且对DC端子(22)施加DC电压。DC母线(3)连接到DC端子(22)。DC母线(3)配置成使DC母线(3)的厚度方向与DC端子(22)的伸出方向相同。在DC母线(3)中形成有沿伸出方向贯穿的贯穿部(30)。在从伸出方向观察时至少一部分DC端子(22)配置在能从贯穿部(30)看到的位置的状态下,将DC端子(22)连接到DC母线(3)。贯穿部(30)形成为孔口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2170219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110036400.4
申请日:2011-02-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2M7/00 , H01L23/47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473 , H01L25/112 , H01L2924/0002 , H02M7/003 , H05K7/1432 , H05K7/20927 , H01L2924/00
Abstract: 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包括:构造能量转换电路的电子部件;用于冷却电子部件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冷却器;和容纳电子部件和冷却器的壳体。电子部件中的至少一部分和冷却器作为内部单元固定并集成到框架中。内部单元通过框架固定在壳体内。框架具有使得电子部件中的至少一部分由框架从四面包围这样的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5576996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510727061.2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2M7/00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电力转换器。电力转换器1包括半导体模块2、电容器3以及将它们电连接的DC汇流条5。该电容器3具有电容器元件30与连接至该电容器元件30的电容器端子4。该电容器端子4与该DC汇流条5在至少两个连接部6a,6b处彼此连接。该DC汇流条5具有与该半导体模块2连接的汇流条主体部51。通过该汇流条主体部51的至少一部分来连接该两个连接部6a、6b。该电容器端子4具有与该电容器元件30连接的端子主体部41。通过该端子主体部41的至少一部分来连接该两个连接部6a、6b。
-
公开(公告)号:CN105576996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0727061.2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2M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1432 , H02M7/003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电力转换器。电力转换器1包括半导体模块2、电容器3以及将它们电连接的DC汇流条5。该电容器3具有电容器元件30与连接至该电容器元件30的电容器端子4。该电容器端子4与该DC汇流条5在至少两个连接部6a,6b处彼此连接。该DC汇流条5具有与该半导体模块2连接的汇流条主体部51。通过该汇流条主体部51的至少一部分来连接该两个连接部6a、6b。该电容器端子4具有与该电容器元件30连接的端子主体部41。通过该端子主体部41的至少一部分来连接该两个连接部6a、6b。
-
公开(公告)号:CN105939117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610122474.2
申请日:2016-03-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2M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7/003 , B60L2210/00 , B60L2240/525
Abstract: 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具有多个半导体模块、主P汇流条、主N汇流条、电容器模块、输入P汇流条以及输入N汇流条。该输入N汇流条连接至DC电源。主N汇流条连接至半导体模块的负极端子以提供DC电力。电容器模块中的电容器N汇流条、滤波电容器和平滑电容器被电容器模塑树脂模塑。该电容器N汇流条连接至滤波电容器的负电极端子。输入N汇流条具有连接至电容器N汇流条的第一N连接部和连接至主N汇流条的第二N连接部。该主N汇流条被设置在该电容器模塑树脂的外侧。
-
公开(公告)号:CN102148562B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110036343.X
申请日:2011-02-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2M1/00 , H01L23/473 , H05K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854 , H01L23/40 , H01L23/4012 , H01L23/4093 , H01L23/473 , H01L2924/0002 , H02M7/003 , H05K7/20927 , H01L2924/00
Abstract: 在能量转换装置中,电子部件和冷却器作为内部单元结合在框架中。内部单元通过框架固定在壳体内。框架具有由框架包围电子部件的形状,并包括第一壁部分以及从第一壁部分的两侧延伸的第二壁部分和第三壁部分。冷却器包括冷却剂引入管和冷却剂排出管。冷却剂引入管和冷却剂排出管从框架向外突出。第一壁部分到第三壁部分包括支撑壁部分和框架壁部分,支撑壁部分支撑冷却剂引入管和冷却剂排出管中的至少一个,框架壁部分不支撑冷却剂引入管和冷却剂排出管。支撑壁部分的厚度大于框架壁部分的厚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