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33034C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610172463.1
申请日:2006-12-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5366 , F28F1/04 , F28F1/128 , F28F3/025 , Y10T29/4935 , Y10T29/49364 , Y10T29/49378 , Y10T29/493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管子(2)是由第一板件(6)和第二板件(7)组成的,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被相对并相互接合。在管子的两个端部侧面上的区域(C)中,第一板件被形成一种形状,其中第一板件的边缘部分(6a)沿第二板件的弯曲部分(7b)设置,使得管子的外壁表面将由连续表面构成。在除了管子的两个端部侧面之外的区域(D)中,第一板件被形成一种形状,其中第一板件的边缘部分(6a)设在第二板件(7)的边缘部分(7a)和弯曲部分(7b)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0516478C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610164276.9
申请日:2006-12-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2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间冷却器的出口/入口管道结构,所述出口/入口管道结构使高压空气从增压器流入中间冷却器内,并且将所述高压空气从所述中间冷却器传送到发动机主体,所述高压空气因冷却而增加其空气密度,其中出口管道和入口管道中的至少一个管道具有的构造为使其被从与所述中间冷却器的上水箱分隔开的远端位置处的一个流动通道至到达所述上水箱的连接部分分成多个流动通道,并且在所述远端位置与所述连接部分之间不会出现流体压力的损失,其中所述多个流动通道连接到所述上水箱。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中间冷却器。
-
公开(公告)号:CN103261649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180059900.8
申请日:2011-12-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02M25/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25/07 , F02B29/0443 , F02M26/26 , F02M26/32 , Y02T10/146
Abstract: 一种排气热交换装置,包括流入部(130),第一流出部(140),第二流出部(150),和流量调节部(170A、170B、170C、170D、170E)。流入部(130)位于所述壳体(120)的一个端侧上,从而冷却介质流入冷却介质通道(121)。第一流出部(140)位于壳体(120)的另一个端侧上,从而冷却介质从冷却介质通道(121)中流出。此外,第二流出部(150)位于冷却介质通道的所述一个端部上并且处于与所述流入部(130)相对的位置。流量调节部被设定为通常允许冷却介质通过第一流出部(140)和第二流出部(150)流出,以及调节从所述第一流出部和第二流出部流出的冷却介质的流量之比。
-
公开(公告)号:CN100436773C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610163037.1
申请日:2006-11-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29/0456 , F28D1/05366 , F28F1/022 , F28F1/126 , F28F1/40 , F28F21/082 , F28F21/085 , Y02T10/146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的中间冷却器,包括:具有进入空气的内部路径的管(10);以及内翼片(11),所述内翼片布置在所述管(10)内,从而将每一个所述管(10)内的流路分为多个细流路(100),以便促进进入空气与冷却流体之间的热交换,其中,所述内翼片(11)为带有壁(110)的平直翼片,所述壁(110)在进入空气气流的方向上成直线延伸以将流路划分为细流路(100),并且,增压空气流率不低于1200kg/hr。所述管(10)由板厚为0.1至0.5mm的铜或铜合金形成。假设沿叠置方向相邻的管(10)之间的间隔为管间距Tp,沿叠置方向管(10)的高度为管高Th,定义管间距Tp和管高Th之间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1017061A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710005201.0
申请日:2007-02-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316 , F02B29/0456 , F28D1/0391 , F28D2021/0082 , F28F1/04 , F28F1/126 , F28F3/025 , F28F9/0263 , F28F9/18 , Y02T10/146
Abstract: 一种热交换器,包括:其内有流体通过的多个管;散热片,所述散热片接合至所述管的外表面并促进围绕管经过的流体与通过管内的流体之间的热交换;以及箱部,所述箱部包括芯板和箱体,其中,所述芯板形成有用于在其中插入所述管的插入孔,所述箱体令芯板接合至其上以便分配或收集通过所述管的流体;所述管包括第一、第二管板和内散热片,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管板彼此相对地接合,所述内散热片布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管板之间,并且,所述管的被插入所述芯板的插入孔内的部分具有与所述插入孔的周边大致相同的外形,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管板的不被插入所述芯板的插入孔内的部分具有重叠部,所述重叠部沿着所述管的层叠方向相互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975123A
公开(公告)日:2007-06-06
申请号:CN200610163037.1
申请日:2006-11-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29/0456 , F28D1/05366 , F28F1/022 , F28F1/126 , F28F1/40 , F28F21/082 , F28F21/085 , Y02T10/146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的中间冷却器,包括:具有进入空气的内部路径的管(10);以及内翼片(11),所述内翼片布置在所述管(10)内,从而将每一个所述管(10)内的流路分为多个细流路(100),以便促进进入空气与冷却流体之间的热交换,其中,所述内翼片(11)为带有壁(110)的平直翼片,所述壁(110)在进入空气气流的方向上成直线延伸以将流路划分为细流路(100),并且,增压空气流率不低于1200kg/hr。所述管(10)由板厚为0.1至0.5mm的铜或铜合金形成。假设沿叠置方向相邻的管(10)之间的间隔为管间距Tp,沿叠置方向管(10)的高度为管高Th,定义管间距Tp和管高Th之间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8463364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680078819.7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60H1/00 , B60R16/037 , F24F11/89
Abstract: 提供一种乘员检测系统及具备该乘员检测系统的车辆用空调装置,该乘员检测系统虽然设为一边使被检测区域移动一边对乘员的状态进行检测的结构但能够在较早的时刻开始对向车辆乘入的乘员的状态进行检测。乘员检测系统(101)具备:状态检测部(131),该状态检测部对物体的状态进行检测;检测位置变更部(132),该检测位置变更部使由状态检测部检测状态的区域即被检测区域的位置变化;以及控制部(110),该控制部对检测位置变更部的动作进行控制。该乘员检测系统(101)以被检测区域的位置在设置于车辆的启动开关(141)被断开之后到启动开关(141)被接通为止的期间变为规定的初始位置的方式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0476340C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610081757.3
申请日:2006-05-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一种硬钎焊结构,包括:第一元件(121,111A),其具有由凹陷部分和孔(121a)其中之一限定的第一部分;第二元件(111,111B),其具有用铜焊材料硬钎焊至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元件(121,111A)具有小于第二元件(111,111B)的热膨胀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1274383A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810086786.8
申请日:2008-03-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535 , B23K1/0012 , F28D2021/0082 , F28D2021/0084 , F28D2021/0094 , F28F1/128 , F28F1/40 , F28F2009/029 , F28F2275/04
Abstract: 使用膏状钎料(115)接合内部流体流通和外部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100)用的管(111)和散热片(112)的钎焊方法,包括:交互层叠所述管(111)和所述散热片(112)形成组装体的组装工序;在组装工序后,在所述管(111)和所述散热片(112)的接触部(116)的外侧附近(111a、111c)涂敷所述钎焊料(115)的涂敷工序;将在涂敷工序中涂敷有钎焊料(115)的所述组装体搬入钎焊炉钎所述焊管(111)和所述散热片(112)的钎焊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978875A
公开(公告)日:2007-06-13
申请号:CN200610164276.9
申请日:2006-12-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275
Abstract: 一种中间冷却器的出口/入口管道结构,所述结构具有的构造在于,其中出口/入口管道5以一种方式分支,以具有起自与中间冷却器的上水箱4分隔开的远端位置5a的一个流动通道至到达上水箱的连接部分5b的多个流动通道,使得在远端位置与连接部分之间的流动中大致不会出现流体压力的损失。换句话说,连接部分的流动通道的截面积与远端部的连接部分的截面积的比值至少为78%。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