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传感器单元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95095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239139.X

    申请日:2018-03-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摸传感器单元,谋求末端处理的简化且实现成本降低。本发明在设于绝缘管内部的一对电极之间设置导电构件,此导电构件具备:在绝缘管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本体部、以及设于本体部的外周且在本体部的长边方向上延伸并陷入到一对电极中的凸部。通过检测导电构件的电阻值的有无,能获知各电极的短路或非短路等。仅在各电极的长边方向一端插入导电构件便将一对电极电连接,且仅凸部分别陷入到一对电极中,因此,能减小导电构件的插入负荷而简化末端处理。不需要以前那样的金属端子,减少零件数而能谋求成本降低。

    触摸传感器单元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695095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810239139.X

    申请日:2018-03-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摸传感器单元,谋求末端处理的简化且实现成本降低。本发明在设于绝缘管内部的一对电极之间设置导电构件,此导电构件具备:在绝缘管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本体部、以及设于本体部的外周且在本体部的长边方向上延伸并陷入到一对电极中的凸部。通过检测导电构件的电阻值的有无,能获知各电极的短路或非短路等。仅在各电极的长边方向一端插入导电构件便将一对电极电连接,且仅凸部分别陷入到一对电极中,因此,能减小导电构件的插入负荷而简化末端处理。不需要以前那样的金属端子,减少零件数而能谋求成本降低。

    触控传感器单元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04530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65542.X

    申请日:2015-12-09

    Inventor: 冈田光弘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K17/955 H01H3/142 H03K17/962 H03K2217/96078

    Abstract: 设置随着外力的负荷而弹性变形的第一架桥部及第二架桥部(63a、63b),使得在传感器收容部(61)与固定部(62)之间形成冲击吸收空间(63c),从而能够使第一架桥部及第二架桥部(63a、63b)(冲击吸收空间(63c))起到冲击吸收部(63)的功能。使传感器收容部(61)的厚度尺寸比第一架桥部及第二架桥部(63a、63b)的厚度尺寸更薄,所以在传感器收容部(61)弹性变形并检测到障碍物的接触之后,可以通过第一架桥部及第二架桥部(63a、63b)的弹性变形来吸收冲击。因此,与之前相比,能够大幅降低施加于障碍物的负荷。在吸收冲击之后,逆转驱动驱动单元等,所以减轻施加于驱动单元等的负荷,能够抑制烧损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触控传感器单元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04530B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580065542.X

    申请日:2015-12-09

    Inventor: 冈田光弘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K17/955 H01H3/142 H03K17/962 H03K2217/96078

    Abstract: 设置随着外力的负荷而弹性变形的第一架桥部及第二架桥部(63a、63b),使得在传感器收容部(61)与固定部(62)之间形成冲击吸收空间(63c),从而能够使第一架桥部及第二架桥部(63a、63b)(冲击吸收空间(63c))起到冲击吸收部(63)的功能。使传感器收容部(61)的厚度尺寸比第一架桥部及第二架桥部(63a、63b)的厚度尺寸更薄,所以在传感器收容部(61)弹性变形并检测到障碍物的接触之后,可以通过第一架桥部及第二架桥部(63a、63b)的弹性变形来吸收冲击。因此,与之前相比,能够大幅降低施加于障碍物的负荷。在吸收冲击之后,逆转驱动驱动单元等,所以减轻施加于驱动单元等的负荷,能够抑制烧损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辊单元和车用开闭体驱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208448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680008235.2

    申请日:2016-01-21

    Inventor: 冈田光弘

    Abstract: 包括:底座托架(2),该底座托架(2)对滑动门进行支承;电缆保持件(11),该电缆保持件(11)与底座托架(2)一体地设置,并对各电缆(112)、(113)的电缆边端(112a)、(113a)进行保持;以及电缆引导件(40),该电缆引导件(40)以能装拆的方式设于电缆保持件(11),并对各电缆(112)、(113)进行引导,电缆引导件(40)以使各电缆(112)、(113)与底座托架(2)分开的方式形成,构成为通过电缆保持件(11)和底座托架(2)来承受因各电缆(112)、(113)的张力而施加于电缆引导件(40)的载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