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50428A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210048413.8
申请日:2012-02-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能率
IPC: F23D14/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4/586 , F23C6/02 , F23C2201/20 , F23D14/04 , F23D14/62 , F23D23/00 , F23D2900/00003 , F23D2900/146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浓淡火焰燃烧器。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且可靠地将淡混合气及浓混合气向淡火焰孔及浓火焰孔供给,并且,能够在向多个浓火焰孔供给浓混合气时谋求浓度及/或供给量的均匀化。依次在中央排列有浓火焰孔列,在两侧排列有淡火焰孔列,进一步在两外侧排列有浓火焰孔列。自筒部向淡火焰孔列供给淡混合气。在用于导入浓混合气的筒部内,使中央浓燃烧器部的下端部呈下端缘不与筒部内表面接触的状态,从而以筒部内在左右方向上连通的方式使中央浓燃烧器部的下端部突出,使与内部空间连通的第1连通孔在该下端部上开口。除此之外,使与外侧浓火焰孔(内部空间)连通的连通孔在筒部内开口。
-
公开(公告)号:CN103162290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210501988.0
申请日:2012-11-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能率
IPC: F23D14/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4/02 , F23D14/586 , F23D14/70 , F23D14/84 , F23D2213/00 , F23D2900/000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浓淡火焰燃烧器和燃烧装置。避免浓混合气中的尘埃等微小异物发生附着·堆积或使向两外侧位置的浓火焰孔供给的浓混合气的混合状态和供给量都均匀化。在中央排列中央浓燃烧器部的浓火焰孔,在两侧排列淡燃烧器部的淡火焰孔,进一步在两外侧排列外侧浓燃烧器部的浓火焰孔。使中央浓燃烧器部的下端部突出到用于导入浓混合气的筒部内,并在两侧的壁上开设有第1连通孔。在筒部的比该第1连通孔靠下游侧的位置开设有与外侧浓燃烧器部连通的第2连通孔和第3连通孔,将第2连通孔和第3连通孔配置为在第2连通孔与第3连通孔之间无遮蔽而隔着空间相对的状态。并且,在直到闭塞端为止的下游侧形成有用于收集和积存尘埃的袋部的空间部。
-
公开(公告)号:CN101233365A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680028093.2
申请日:2006-01-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能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4/045 , F23C6/045 , F23C2201/20 , F23D14/08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进行两级燃烧的燃烧装置,开发以平衡方式产生一次火焰和二次火焰、且使火焰在燃烧部位整个区域均布的燃烧装置。燃烧装置(1)包括中间件(6)和空气流路构件(5),中间件由预混合器(2)和火焰孔组件(3)构成且夹在两空气流路构件之间。燃料气体流入开口排部(10)。开口排部具有许多直线排列的开口(8),从而导入开口排部的燃料气体通过各开口均匀排出。通过开口排部的开口排出的燃料气体在混和空间(39)撞击空气。从缝排出的燃料气体是均质的且流速均匀。燃料气体在第一燃烧部(46)中产生一次火焰进行一次燃烧。未燃的可燃成分通过第一燃烧部(46)的开口排到外部,且与从空气流路构件的远端部供给的空气一起产生二次火焰。
-
公开(公告)号:CN103185339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210571438.6
申请日:2012-12-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能率
IPC: F23D14/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4/02 , F23C2201/20 , F23D14/105 , F23D14/58 , F23D22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浓淡火焰燃烧器及燃烧装置。能够一边谋求形成两列淡火焰孔的构件的组装的容易化·可靠化,一边也将该形成构件以在左右、前后、上下的各个方向上与其他的形成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准确的方式组装。具有从上方装入到用于形成中央浓火焰孔列(33)的第3板构件(6)的火焰孔形成构件(7)。作为火焰孔形成构件(7),利用架桥部(72、72)将用于分别形成的淡火焰孔列(34)的一对火焰孔形成部(71、71)以保持规定间隔的方式在彼此的上端位置相互连结。使架桥部(72)从上方内嵌于形成在第3板构件(6)的上端缘的嵌合槽(332)而将一对火焰孔形成部(71、71)以横跨第3板构件(6)的上端缘的方式组装。
-
公开(公告)号:CN102537962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26927.8
申请日:2011-12-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能率
IPC: F23D14/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4/586 , F23C2201/20 , F23D14/04 , F23D14/62 , F23D2900/000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浓淡火焰燃烧器。即使将浓火焰孔及淡火焰孔多重组合,也能可靠供给浓混合气及淡混合气。使浓混合气通过连通孔而供给到浓火焰孔时,避免发生空气中的尘埃的附着-堆积,提高耐尘埃附着性及燃烧稳定性。在中央配置浓火焰孔列(33),在两侧配置淡火焰孔列(34、34),在更靠两外侧处配置浓火焰孔列(35、35)。使中央浓燃烧器部(3a)的下端部(60)突出于供浓混合气导入的筒部(38)内,以呈一直线状排列而贯穿的方式将与内部空间(62)连通的连通孔(61、61)形成于两侧的壁。使各连通孔的口径大于内部宽度(P),各连通孔配置在筒部内的靠上方的位置,并为了在背后残留用于积存尘埃的空间而配置在靠前方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233365B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0680028093.2
申请日:2006-01-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能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4/045 , F23C6/045 , F23C2201/20 , F23D14/08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进行两级燃烧的燃烧装置,开发以平衡方式产生一次火焰和二次火焰、且使火焰在燃烧部位整个区域均布的燃烧装置。燃烧装置(1)包括中间件(6)和空气流路构件(5),中间件由预混合器(2)和火焰孔组件(3)构成且夹在两空气流路构件之间。燃料气体流入开口排部(10)。开口排部具有许多直线排列的开口(8),从而导入开口排部的燃料气体通过各开口均匀排出。通过开口排部的开口排出的燃料气体在混和空间(39)撞击空气。从缝排出的燃料气体是均质的且流速均匀。燃料气体在第一燃烧部(46)中产生一次火焰进行一次燃烧。未燃的可燃成分通过第一燃烧部(46)的开口排到外部,且与从空气流路构件的远端部供给的空气一起产生二次火焰。
-
公开(公告)号:CN102537962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110426927.8
申请日:2011-12-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能率
IPC: F23D14/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4/586 , F23C2201/20 , F23D14/04 , F23D14/62 , F23D2900/000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浓淡火焰燃烧器。即使将浓火焰孔及淡火焰孔多重组合,也能可靠供给浓混合气及淡混合气。使浓混合气通过连通孔而供给到浓火焰孔时,避免发生空气中的尘埃的附着-堆积,提高耐尘埃附着性及燃烧稳定性。在中央配置浓火焰孔列(33),在两侧配置淡火焰孔列(34、34),在更靠两外侧处配置浓火焰孔列(35、35)。使中央浓燃烧器部(3a)的下端部(60)突出于供浓混合气导入的筒部(38)内,以呈一直线状排列而贯穿的方式将与内部空间(62)连通的连通孔(61、61)形成于两侧的壁。使各连通孔的口径大于内部宽度(P),各连通孔配置在筒部内的靠上方的位置,并为了在背后残留用于积存尘埃的空间而配置在靠前方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185339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210571438.6
申请日:2012-12-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能率
IPC: F23D14/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4/02 , F23C2201/20 , F23D14/105 , F23D14/58 , F23D22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浓淡火焰燃烧器及燃烧装置。能够一边谋求形成两列淡火焰孔的构件的组装的容易化·可靠化,一边也将该形成构件以在左右、前后、上下的各个方向上与其他的形成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准确的方式组装。具有从上方装入到用于形成中央浓火焰孔列(33)的第3板构件(6)的火焰孔形成构件(7)。作为火焰孔形成构件(7),利用架桥部(72、72)将用于分别形成的淡火焰孔列(34)的一对火焰孔形成部(71、71)以保持规定间隔的方式在彼此的上端位置相互连结。使架桥部(72)从上方内嵌于形成在第3板构件(6)的上端缘的嵌合槽(332)而将一对火焰孔形成部(71、71)以横跨第3板构件(6)的上端缘的方式组装。
-
公开(公告)号:CN101063522A
公开(公告)日:2007-10-31
申请号:CN200710097633.9
申请日:2007-04-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能率
IPC: F23C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4/085 , F23C2900/06041 , F23D14/34 , F23N1/022 , F23N3/082 , F23N5/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烧装置,该燃烧装置能可靠地检测空气量相对于燃料气体量的不足。燃烧装置(1),其使一次空气和燃料气体混合而成的氧气不足状态的混合气进行一次燃烧,再接受二次空气(67)的供给而进行二次燃烧,其中,在上述一次燃烧的火焰中设有第一离子电流检测构件(65),且在供给上述二次空气(67)的二次空气供给口(20)、(21)、(63)、(64)附近设有第二离子电流检测构件(66),根据两离子电流检测构件(65)、(66)的检测值来控制一次空气与二次空气的比例、一次空气与二次空气的总量、和燃料气体量中的至少一个。
-
公开(公告)号:CN102809155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210170197.4
申请日:2012-05-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能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C6/02 , F23C2201/20 , F23D14/045 , F23D14/105 , F23D14/46 , F23D14/5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浓淡火焰燃烧器。即使产生有制造偏差,也能够可靠地发挥用于向淡火焰孔供给淡混合气的供给通路和用于向浓火焰孔供给浓混合气的供给通路这两者之间的密封性,能够将两者可靠地相互划分。形成中央浓燃烧器部的第3板构件(6),是通过一对板部(65、65)以下端部(60)作为弯折线弯折成V字状而形成的。在用于形成淡燃烧器部的一对第1板构件(4、4)的长边方向两侧位置的侧缘(42、42)之间划分形成有狭缝部(423),该淡燃烧器部在中央浓燃烧器部的宽度方向两侧位置上形成淡火焰孔。通过将V字状的第3板构件(6)从下端部向狭缝部内压入,使第3板构件介于第1板构件之间并在作用有弹性恢复力的状态下紧密贴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