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16692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610130346.2
申请日:2016-03-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能率
Inventor: 马越亮辅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烧装置。一种燃烧装置(C1),其包括燃烧器(5)和隔热板(9),隔热板(9)具有:主板部(90),其位于燃烧器(5)的上方的火焰形成区域(58)的侧方并立起;台阶部(91),其自该主板部(90)的下端向燃烧器(5)侧突出;以及多个空气通过口(94),其设于该台阶部(91),在主板部(90)设有相对壁部(92),该相对壁部(92)自该主板部(90)的上下高度方向中间位置向火焰形成区域(58)侧突出并与空气通过口(94)相对,该相对壁部(92)用于使自空气通过口(94)朝向上方行进而来的空气进行碰撞。
-
公开(公告)号:CN102650428A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210048413.8
申请日:2012-02-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能率
IPC: F23D14/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4/586 , F23C6/02 , F23C2201/20 , F23D14/04 , F23D14/62 , F23D23/00 , F23D2900/00003 , F23D2900/146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浓淡火焰燃烧器。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且可靠地将淡混合气及浓混合气向淡火焰孔及浓火焰孔供给,并且,能够在向多个浓火焰孔供给浓混合气时谋求浓度及/或供给量的均匀化。依次在中央排列有浓火焰孔列,在两侧排列有淡火焰孔列,进一步在两外侧排列有浓火焰孔列。自筒部向淡火焰孔列供给淡混合气。在用于导入浓混合气的筒部内,使中央浓燃烧器部的下端部呈下端缘不与筒部内表面接触的状态,从而以筒部内在左右方向上连通的方式使中央浓燃烧器部的下端部突出,使与内部空间连通的第1连通孔在该下端部上开口。除此之外,使与外侧浓火焰孔(内部空间)连通的连通孔在筒部内开口。
-
公开(公告)号:CN107869717A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710793930.0
申请日:2017-09-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能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适当地削减组件数来减少制造成本的燃烧器装置。关于燃烧器装置(B),燃烧器(1)的气体流入口形成部(12)设定为贯穿燃烧器壳(2)的前板部(20)的贯穿孔(22)而向前板部(20)的前方突出的状态,阻尼器(4)抵接于气体流入口形成部(12)的前端部(12a),使阻尼器(4)与前板部(20)彼此之间的第二空隙部(7)连通于燃烧用空气供应路径(6)的连通部(44)、连通部(7a)设置于避开了燃料气体喷出用喷嘴(50)的正面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7543200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457682.2
申请日:2017-06-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能率
Abstract: 气体供给用歧管(A)的盖构件(1)具有向与主体构件(2)相反的一侧立起地将盖构件(1)的一部分弯折而成的弯折立起壁部(11),且该弯折立起壁部(11)在从盖构件(1)和主体构件(2)的叠合方向观察时呈包围气体供给流路(29)和其周边区域的整周的环状。由此,能够提高盖构件(1)的刚性,能够防止在盖构件(1)上产生较大的应变而导致发生气体从气体供给流路(29)泄漏这样的问题。其结果是,能够切实地谋求盖构件(1)的薄壁化,能够谋求气体供给用歧管(A)的轻量化、制造成本的降低等。
-
公开(公告)号:CN102537962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110426927.8
申请日:2011-12-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能率
IPC: F23D14/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4/586 , F23C2201/20 , F23D14/04 , F23D14/62 , F23D2900/000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浓淡火焰燃烧器。即使将浓火焰孔及淡火焰孔多重组合,也能可靠供给浓混合气及淡混合气。使浓混合气通过连通孔而供给到浓火焰孔时,避免发生空气中的尘埃的附着-堆积,提高耐尘埃附着性及燃烧稳定性。在中央配置浓火焰孔列(33),在两侧配置淡火焰孔列(34、34),在更靠两外侧处配置浓火焰孔列(35、35)。使中央浓燃烧器部(3a)的下端部(60)突出于供浓混合气导入的筒部(38)内,以呈一直线状排列而贯穿的方式将与内部空间(62)连通的连通孔(61、61)形成于两侧的壁。使各连通孔的口径大于内部宽度(P),各连通孔配置在筒部内的靠上方的位置,并为了在背后残留用于积存尘埃的空间而配置在靠前方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185339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210571438.6
申请日:2012-12-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能率
IPC: F23D14/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4/02 , F23C2201/20 , F23D14/105 , F23D14/58 , F23D22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浓淡火焰燃烧器及燃烧装置。能够一边谋求形成两列淡火焰孔的构件的组装的容易化·可靠化,一边也将该形成构件以在左右、前后、上下的各个方向上与其他的形成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准确的方式组装。具有从上方装入到用于形成中央浓火焰孔列(33)的第3板构件(6)的火焰孔形成构件(7)。作为火焰孔形成构件(7),利用架桥部(72、72)将用于分别形成的淡火焰孔列(34)的一对火焰孔形成部(71、71)以保持规定间隔的方式在彼此的上端位置相互连结。使架桥部(72)从上方内嵌于形成在第3板构件(6)的上端缘的嵌合槽(332)而将一对火焰孔形成部(71、71)以横跨第3板构件(6)的上端缘的方式组装。
-
公开(公告)号:CN11633597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586369.6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能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实现噪音降低的送风装置、及包括所述送风装置的燃烧装置。所述送风装置,包括收容于壳内并旋转的叶轮,所述叶轮具有形成多个叶片间流路的多个叶片及中央空间部,在叶轮旋转时,经由壳的进气口而流入至中央空间部的空气在外方侧通过多个叶片间流路,且所述送风装置中,作为使在空气通过多个叶片间流路时产生的噪音降低的部件,在各叶片包括:多个第一凹凸状部,相当于各叶片的表背两面的第一面及第二面中的第一面侧为凹状,且此外的第二面侧为凸状;以及多个第二凹凸状部,与所述多个第一凹凸状部相反,第二面侧为凹状,且第一面侧为凸状。
-
公开(公告)号:CN107543200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710457682.2
申请日:2017-06-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能率
Abstract: 气体供给用歧管(A)的盖构件(1)具有向与主体构件(2)相反的一侧立起地将盖构件(1)的一部分弯折而成的弯折立起壁部(11),且该弯折立起壁部(11)在从盖构件(1)和主体构件(2)的叠合方向观察时呈包围气体供给流路(29)和其周边区域的整周的环状。由此,能够提高盖构件(1)的刚性,能够防止在盖构件(1)上产生较大的应变而导致发生气体从气体供给流路(29)泄漏这样的问题。其结果是,能够切实地谋求盖构件(1)的薄壁化,能够谋求气体供给用歧管(A)的轻量化、制造成本的降低等。
-
公开(公告)号:CN106482346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610638377.9
申请日:2016-08-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能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燃烧器装置和具备该燃烧器装置的供热水装置。燃烧器装置包括配置在燃烧器壳体的一对侧壁部各自的内侧的一对隔热板和将燃烧器壳体内分隔为分别容纳有第1燃烧器部和第2燃烧器部的第1燃烧室和第2燃烧室的分隔构件,一对隔热板分别设为这样的结构:具有凹状部形成区域,并且分别与第1燃烧室和第2燃烧室相面对的第1隔热区域和第2隔热区域经由凹状部形成区域一体地连接,分隔构件通过其两端部嵌入到一对隔热板的凹状部而谋求了位置限制。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在减少部件数量而谋求简化整体结构的同时适当地将分隔构件安装在燃烧器壳体内。
-
公开(公告)号:CN103185339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210571438.6
申请日:2012-12-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能率
IPC: F23D14/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4/02 , F23C2201/20 , F23D14/105 , F23D14/58 , F23D22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浓淡火焰燃烧器及燃烧装置。能够一边谋求形成两列淡火焰孔的构件的组装的容易化·可靠化,一边也将该形成构件以在左右、前后、上下的各个方向上与其他的形成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准确的方式组装。具有从上方装入到用于形成中央浓火焰孔列(33)的第3板构件(6)的火焰孔形成构件(7)。作为火焰孔形成构件(7),利用架桥部(72、72)将用于分别形成的淡火焰孔列(34)的一对火焰孔形成部(71、71)以保持规定间隔的方式在彼此的上端位置相互连结。使架桥部(72)从上方内嵌于形成在第3板构件(6)的上端缘的嵌合槽(332)而将一对火焰孔形成部(71、71)以横跨第3板构件(6)的上端缘的方式组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