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14754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480068260.0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藤仓
IPC: H01R13/629 , H01R13/7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39 , B60L53/16 , H01R13/6275 , H01R13/62933 , H01R13/701 , H01R13/717 , H01R2201/26 , Y02T10/7005 , Y02T10/7072 , Y02T9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供电连接器,与电动机械的受电侧连接器连接,用于向电动机械供给电力,具备:筒状壳体,具有在中心轴线方向的前端开口的前端开口部和具有形成在上述中心轴线方向的后端的开口孔的后端部;连接器主体,收容于上述筒状壳体内且能够沿上述中心轴线方向滑动;操作杆部,具有配置在上述筒状壳体内的第一端和从上述开口孔向外侧突出并且位于相比上述筒状壳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靠内侧的位置的第二端,能够转动地支承于上述筒状壳体;连杆机构,与上述连接器主体以及上述操作杆部直接连结,将上述操作杆部的转动运动转换为上述连接器主体的上述中心轴线方向的直线运动;手柄部,与上述筒状壳体设置为一体,并沿与上述中心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另外,上述操作杆部的上述第二端在上述操作杆部的转动运动时始终配置于上述筒状壳体的上述后端。
-
公开(公告)号:CN1430076A
公开(公告)日:2003-07-16
申请号:CN02158997.6
申请日:2002-12-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藤仓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2556 , B08B3/12 , B08B11/02 , B08B2240/02 , G02B6/245 , G02B6/25 , G02B6/2551 , G02B6/3616 , G02B6/36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光纤固定器,一光纤适配器和一具有定位机构的光纤处理设备,导轨22沿光纤固定器20的后面21两侧边缘部分形成。该导轨22引导形成于光纤处理装置10的固定表面110上的定位突起12。互相对置的导轨22内壁面23之间的间隔与定位突起12之间的间隔相对应。中空部分24形成于光纤固定器20的后表面21,定位突起12插入中空部分。光纤固定器20紧紧地固定到光纤处理装置10的固定表面11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163896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1880061937.6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藤仓
Abstract: 本发明的焊接构造具备相互重叠且被焊接的第1金属部件和第2金属部件。所述第1金属部件具有孔,所述第2金属部件具有作为所述第2金属部件中的在因激光的热熔融之后再次凝固而成的部分的焊核部。所述第1金属部件中的所述孔的周边部覆盖所述焊核部,所述焊核部的一部分通过所述孔而露出。
-
-
公开(公告)号:CN1707297A
公开(公告)日:2005-12-14
申请号:CN200510076381.2
申请日:2005-06-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藤仓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3636 , G02B6/2551 , G02B6/3652 , G02B6/3696
Abstract: 一种光纤加载装置,其包括加载级,该加载级包括一个第一夹持模块,其安装在形成于第一底座部分的一个第一开口内,包括适于为第一光缆定位的第一光纤的若干第一槽;以及第一夹具,其设置得以可松脱的方式与第一夹持模块相接触,以将第一光纤夹持于其间,其中,第一夹持模块和第一底座部分由两种不同材料形成。该装置还包括第一保持器,其适于保持第一光缆并相对于加载级移动第一光纤,以使第一光纤与一第二光缆的第二二光纤相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0487505C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02158997.6
申请日:2002-12-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藤仓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2556 , B08B3/12 , B08B11/02 , B08B2240/02 , G02B6/245 , G02B6/25 , G02B6/2551 , G02B6/3616 , G02B6/36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光纤固定器,一光纤适配器和一具有定位机构的光纤处理设备,导轨(22)沿光纤固定器(20)的后面(21)两侧边缘部分形成。该导轨(22)引导形成于光纤处理装置(10)的固定表面(110)上的定位突起(12)。互相对置的导轨(22)内侧壁(23)之间的间隔与定位突起(12)之间的间隔相对应。中空部分(24)形成于光纤固定器(20)的后表面(21),定位突起(12)插入中空部分。光纤固定器(20)紧紧地固定到光纤处理装置(10)的固定表面(11)上。
-
公开(公告)号:CN1542475A
公开(公告)日:2004-11-03
申请号:CN200410035186.0
申请日:2004-04-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藤仓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2558 , G02B6/2551 , G02B6/2553
Abstract: 在光纤热熔增强装置中,从端面723到增强装置7的中点C6的距离设置成等于从热熔粘合点M到热熔粘合装置6的插入光纤3、3的端面的距离。热熔粘合装置7包括:定位件72,用于对齐滑动安装在热熔粘合光纤上的热可收缩增强件13的中点和光纤3、3的热熔粘合点M;外壳部分,用于安放光纤3、3和热可收缩增强件13,使得热熔粘合点M和热可收缩增强件13的中点对齐;和加热器,用于在外壳部分中熔化热可收缩增强件13。
-
公开(公告)号:CN1497277A
公开(公告)日:2004-05-19
申请号:CN200310100731.5
申请日:2003-10-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藤仓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光纤轴向对准的方法与相关方法,以及光纤熔接的方法与相关设备,其中邻接对准部分(9)具有邻接对准凹口部分(7)以放置至少一对光纤(3),从而光纤(3)的末端彼此相互邻接。在邻接对准部分(9)的两侧上的光纤引导部分(21)具有引导凹口(23),它的中心放置在实质上直的线上,所述直线互联至少一对在邻接对准部分(9)上形成的相对的邻接对准凹口部分的中心,并且所述直线能够提高超过邻接对准部分(9)。当熔接至少一对光纤(3)时,提高光纤引导部分(21)超过邻接对准凹口部分(7),以使光纤(3)能够容纳在引导凹口(23)中,在这以后降低光纤引导部分(21)使得光纤(3)的末端能够自动地容纳在邻接对准凹口部分(7)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163896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880061937.6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藤仓
Abstract: 本发明的焊接构造具备相互重叠且被焊接的第1金属部件和第2金属部件。所述第1金属部件具有孔,所述第2金属部件具有作为所述第2金属部件中的在因激光的热熔融之后再次凝固而成的部分的焊核部。所述第1金属部件中的所述孔的周边部覆盖所述焊核部,所述焊核部的一部分通过所述孔而露出。
-
公开(公告)号:CN105814754B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480068260.0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藤仓
IPC: H01R13/629 , H01R13/7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39 , B60L53/16 , H01R13/6275 , H01R13/62933 , H01R13/701 , H01R13/717 , H01R2201/26 , Y02T10/7005 , Y02T10/7072 , Y02T9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供电连接器,与电动机械的受电侧连接器连接,用于向电动机械供给电力,具备:筒状壳体,具有在中心轴线方向的前端开口的前端开口部和具有形成在上述中心轴线方向的后端的开口孔的后端部;连接器主体,收容于上述筒状壳体内且能够沿上述中心轴线方向滑动;操作杆部,具有配置在上述筒状壳体内的第一端和从上述开口孔向外侧突出并且位于相比上述筒状壳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靠内侧的位置的第二端,能够转动地支承于上述筒状壳体;连杆机构,与上述连接器主体以及上述操作杆部直接连结,将上述操作杆部的转动运动转换为上述连接器主体的上述中心轴线方向的直线运动;手柄部,与上述筒状壳体设置为一体,并沿与上述中心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另外,上述操作杆部的上述第二端在上述操作杆部的转动运动时始终配置于上述筒状壳体的上述后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