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47422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1910574318.3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聚变等离子体诊断领域,具体一种托卡马克密度涨落和电磁场涨落相关性测量装置。包括发射微波源和微波本征源,包括与发射微波源连接的微波发射链路、与微波本征源连接的微波本征链路、微波接收天线、正交模转换器;微波接收天线上安装角度旋转装置。本装置能够实现严格的等离子体密度涨落和磁涨落分别同时测量,从而实现局域测量物理量之间的相关性计算,系统具有集成度高,简便灵活,成本低,易维护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269620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611254936.2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磁约束聚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托卡马克鼎偏滤器磁场位形构建方法。本发明的方法,设置的第一极向场线圈、第二极向场线圈、第三极向场线圈和第四极向场线圈的几何中心位置与第一X点的距离分别为1~1.5a、1.5~3a、1.5~3a和1.5~2.0a,其中a为等离子体小半径。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托卡马克磁约束等离子体实验装置的常规偏滤器靶板受热面积较小,在高加热运行条件下,偏滤器靶板冷却面临重大技术挑战的技术问题。构建的鼎偏滤器磁场位形结构,不仅能缓解靶板热负载,改善偏滤器运行与芯部高加热等离子体运行的兼容性,更好发挥其排灰和屏蔽杂质的特性,也降低实现先进偏滤器位形对线圈电流强度和线圈布置复杂程度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851230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010595055.7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分子束加料强束流聚束装置。所述的聚束装置采用同心环预送气结构,提高背景真空度,使得超声分子束在注入时,受到背景气体作用,从而降低真空中的扩散角,提高聚束性能。包括同心环预送气阀门,延时器,真空段,分子束脉冲控制器,分子束送气阀门以及分子泵。通过流体力学方式对其进行发散角压缩,达到聚束的作用,同时不剥离超声分子束本身的束流粒子,使其保持在具有大量粒子数的强束流状态。该装置通过合理控制延时时间和背景气体扩散量,能够达到良好的聚束效果,同时通过合理控制延时时间,能够在超声分子束束流注入后,分子泵抽离背景气体,保持加料系统真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919176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111265136.1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聚变堆包层全堆氚增殖比的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对聚变堆产氚包层系统的初始方案进行三维中子输运计算,进行各功能区的几何边界微扰动及密度微扰动下的一阶与二阶微扰计算,得到初始方案在各微扰状态下各氚增殖区的多群氚增殖比;根据多群氚增殖比,计算在各微扰状态下各氚增殖区各能群的微扰系数;根据微扰系数,得到整个包层系统的氚增殖比随各功能区边界扰动量与各功能区密度扰动量的多维二阶解析函数;根据多维二阶解析函数,采用模拟退火算法找出整个包层模块在微扰计算有效区间内的全堆最优解;重复上述步骤,多次迭代直至收敛,得到聚变堆产氚包层的产氚性能最优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3919176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265136.1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聚变堆包层全堆氚增殖比的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对聚变堆产氚包层系统的初始方案进行三维中子输运计算,进行各功能区的几何边界微扰动及密度微扰动下的一阶与二阶微扰计算,得到初始方案在各微扰状态下各氚增殖区的多群氚增殖比;根据多群氚增殖比,计算在各微扰状态下各氚增殖区各能群的微扰系数;根据微扰系数,得到整个包层系统的氚增殖比随各功能区边界扰动量与各功能区密度扰动量的多维二阶解析函数;根据多维二阶解析函数,采用模拟退火算法找出整个包层模块在微扰计算有效区间内的全堆最优解;重复上述步骤,多次迭代直至收敛,得到聚变堆产氚包层的产氚性能最优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3532759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472077.9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 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元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密热氦检漏用电加热元件和检漏方法。本发明中,电加热元件安装在加热棒套筒内部,加热棒套筒开口部设有电加热棒连接法兰,与内部的电加热棒连接;加热棒套筒的外壁上安装有套筒连接法兰,在电加热棒连接法兰与套筒连接法兰之间的加热棒套筒上,连接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与加热棒套筒内部连通,另一端连接至氦气输入口;真空室底部开有通孔,通孔上设有与套筒连接法兰相配合的安装基础,加热棒套筒插入通孔内,通过套筒连接法兰与真空室固定安装。本发明能有效降低电加热元件高温下的漏率并能实现大型真空腔室内被检工件均匀高效升温的技术要求,满足大型真空腔室真空室加热系统的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950177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710392.6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于聚变堆产氚包层中子学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固态产氚包层的多物理场耦合中子学自动优化方法。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固态产氚包层分区;列出一维含内热源对流边界导热微分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方法解得各区的一维温度分布;步骤2:根据各增殖区的厚度,得到各增殖区的均匀化密度;步骤3:筛选出满足热工条件下TBR最大的方案作为下一优化步的初始几何方案;步骤4:重复步骤3的过程多次迭代直至收敛,筛选出在满足热工条件下的TBR最大方案,可实现多物理耦合下聚变堆固态产氚包层的中子学自动优化。本发明能够考虑温度场与密度场的反馈,自动并快速获得固态产氚包层高氚增殖比的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714750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09333.3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团簇束流特征的测量系统和方法,属于超声团簇束流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的测量系统基于瑞利散射诊断技术给出的散射光强度可以给出团簇尺度相关信息,散射光强度分布可以反应超声束流的马赫盘结构信息的机理,构建了一套测量系统,该测量系统通过激光器产生入射激光,通过高压气源产生高压气体,高压气体通过束流注入器喷出在真空腔室内形成超声团簇束流,超声团簇束流对通过的入射激光进行散射,通过测量设备测量散射光强的分布信息,便可分析得到超声团簇束流的特征,该测量系统在不添加示踪粒子的情况下,可同时测量超声团簇速率多种特征参数,可应用到可控核聚变加料束流测量与研究、分子化学、燃烧学等重要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532759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0472077.9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 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元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密热氦检漏用电加热元件和检漏方法。本发明中,电加热元件安装在加热棒套筒内部,加热棒套筒开口部设有电加热棒连接法兰,与内部的电加热棒连接;加热棒套筒的外壁上安装有套筒连接法兰,在电加热棒连接法兰与套筒连接法兰之间的加热棒套筒上,连接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与加热棒套筒内部连通,另一端连接至氦气输入口;真空室底部开有通孔,通孔上设有与套筒连接法兰相配合的安装基础,加热棒套筒插入通孔内,通过套筒连接法兰与真空室固定安装。本发明能有效降低电加热元件高温下的漏率并能实现大型真空腔室内被检工件均匀高效升温的技术要求,满足大型真空腔室真空室加热系统的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543440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667117.5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主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子回旋波的阿尔芬模实时控制系统及方法。本发明中,多通道电子回旋辐射计、多通道微波反射计、米尔诺夫探针与磁约束高温等离子体和阿尔芬模智能识别算法连接、阿尔芬模智能识别和控制算法与中央处理器连接、中央处理器与电子回旋共振加热控制系统连接,电子回旋共振加热控制系统与回旋管连接,回旋管与槽纹波导、真空法兰、可控角度天线系统依次连接,可控角度天线系统与磁约束高温等离子体连接。本发明能够实时高时空分辨率测量阿尔芬模的空间位置等基本信息,快速智能完成阿尔芬模的识别和鉴定并能够精确控制微波注入角度从而实现阿尔芬模的实时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