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6151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09216.8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1G53/506 ,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态电解质包覆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一种固态电解质包覆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按照三元材料的化学计量比称取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与锂源混匀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置于含氧气氛中进行第一次烧结处理制得三元材料;获取LiB3H8材料;将三元材料与LiB3H8材料混匀并置于惰性气氛中进行第二次烧结处理即得。本发明采用固态电解质LiB3H8材料作为包覆层,同时在三元材料与LiB3H8材料混合包覆后,在惰性气氛下进行表面包覆融合,从而提高锂离子在正极材料和电解质之间的扩散速率,进而改善电池材料的循环保持率、比容量和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40915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09227.6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1B25/45 ,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C01B3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位包覆改性磷酸盐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一种原位包覆改性磷酸盐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按照磷酸铁锂的化学计量比称取锂源和磷酸铁,并加入碳源以及溶剂进行混匀、干燥处理、预烧结处理得到一烧料;将一烧料与纳米硼粉、纳米锂粉在惰性气氛保护下混匀后,置于还原气氛中进行烧结处理即得;其中,所述纳米硼粉与纳米锂粉的摩尔比为3:1。本发明提出利用LiB3H8进行表面原位嵌入式包覆改性的技术构思,以提供表面多维离子扩散通路,进而提升磷酸铁锂材料表面的锂离子扩散速率,使得电池材料的倍率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原位生成的牢固界面也不易发生界面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9400820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84409.5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62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疏水高分子包覆钠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疏水高分子包覆钠电材料,包括包覆层和钠电材料基体,所述包覆层包覆所述钠电材料基体,所述包覆层包括疏水高分子和导电碳。本发明提供的疏水高分子包覆钠电材料在不改变钠电材料结构的基础上提升钠离子电池的空气稳定性和能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62661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211313520.9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B21/082 , H01M4/58 , H01M10/0525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介孔氮化碳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混合碳氮化合物、氯化物和水,充分溶解后得到前驱体溶液;(2)对步骤(1)所得前驱体溶液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到前驱体粉末;(3)对步骤(2)所得前驱体粉末进行至少2个升温阶段的高温处理,得到氮化碳粗品;(4)对步骤(3)所得氮化碳粗品依次进行酸洗、水洗和干燥,得到介孔氮化碳。所述介孔氮化碳的平均孔径为3‑6nm。本发明提供的介孔氮化碳用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可显著提升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且简化了工艺流程,降低了制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218957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41250.1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1B25/45 , H01M4/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固相碳包覆的磷酸铁锂材料置于相对压力≥1MPa的有机气体环境中并进行烧结处理即得。本发明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进行有机气体裂解碳化生成H2和碳单质,生成的H2在高压下能够将固相碳包覆的磷酸铁锂材料中的Fe3+还原为Fe2+,同时生成的碳单质致密均匀吸附在材料表面,从而在固相碳包覆的磷酸铁锂材料表面形成均匀碳包覆层。本发明在提升Fe3+还原效果的同时解决了固相碳包覆的磷酸铁锂表面碳包覆不均匀的问题,而且制得的磷酸铁锂材料的电阻率显著降低,磷酸铁锂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9433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98051.1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元正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掺杂石墨烯包覆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搅拌的状态下,将多巴胺单体加入到三元正极材料和水的混合液中,固液分离得到中间体;S2,将中间体与催化剂混合,得到混合物,在惰性气氛中,将混合物烧结得到氮掺杂石墨烯包覆三元正极材料。本发明利用三元正极材料水洗过程中产生的残碱形成的碱性环境,氧化单体多巴胺形成均匀且致密的包覆于三元正极材料的表面的聚多巴胺。同时,利用催化剂对聚多巴胺进行碳化,在三元正极材料表面形成均匀分布的氮掺杂石墨烯包覆层,提升了三元正极材料的电导率和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86717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48227.5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正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位包覆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原位包覆正极材料包括氮化镁和碳包覆正极材料;所述氮化镁包覆所述碳包覆正极材料。该原位包覆正极材料可以与电解液中的痕量水发生反应,起到消除电解液中痕量水的目的,提升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78278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21680.4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正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晶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单晶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在配置的含锆的第一、第二反应液中加入碱铝溶液,制备得到第一、第二前驱体;将第一、第二前驱体分别与锂盐混合,经第一、第二烧结后得到第一正极材料预产物和第二正极材料预产物;第一正极材料预产物的中值粒径D50为3‑6μm;第二正极材料预产物的中值粒径D50为17‑20μm;将第一正极材料预产物、第二正极材料预产物和添加剂混合,经第三烧结后得到单晶三元正极材料。所制得的单晶三元正极材料在高电压体系下提升了其均匀性与稳定性,具备高容量和更好的循环稳定性能,提高了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75421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52650.X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1G53/00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配制镍源、钴源、锰源混合溶液,加入树枝状高分子、沉淀剂、络合剂,在惰性气体气氛、搅拌状态下进行共沉淀反应,得到所述三元前驱体,该三元前驱体内部含有树枝状高分子。该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混合上述三元前驱体和锂源,氧气气氛下,烧结,完成锂化的同时氧化去除包裹于三元前驱体内部的树枝状高分子,得到所述三元正极材料;该三元正极材料内部存在树状发散空隙,具有较好的充放电容量、倍率性能以及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881925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740527.9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中高镍前驱体材料与锂源混合,氧气气氛下烧结,得到一烧物料;(2)将包覆添加剂与步骤(1)所述一烧物料混合,烧结,得到所述正极材料;其中,步骤(2)所述包覆添加剂包括含钼化合物和含铈化合物。本发明在在包覆添加剂中同时引入Mo和Ce元素,在降低材料表面残碱的同时,还降低了材料的pH值,抑制了内部结构中锂离子的析出,制备得到了晶格稳定,表面残碱低的中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改善了材料的循环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