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74916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776159.7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状MXene负载NiCoS复合材料,以四水合乙酸镍、乙酸钴、均苯三甲酸、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为原料,经水热反应制得NiCo‑MOFs;以Ti3AlC2、氟化锂和浓盐酸为原料,经刻蚀处理和震荡处理得到纤维状MXene;最后,以NiCo‑MOFs为前驱体,纤维状MXene为基体,加入硫代乙酰胺,经第二次水热反应,在纤维状MXene表面均匀负载颗粒状NiCoS复合材料即可制得;少层片状MXene具有微米的片状结构;纤维状MXene为直径为10‑40 nm的纤维状结构;颗粒状NiCoS的直径为5‑30nm。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NiCo‑MOFs的制备;2,纤维状MXene的制备;3,NiCoS@MXene的制备。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比电容为1300‑1500 F g‑1;能量密度高达63.3 W h kg‑1;10000圈循环后的循环稳定性保持为原始的73%。
-
公开(公告)号:CN116159600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211714128.5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共价‑金属有机框架双载体的复合材料,由JUC‑505共价有机框架、ZIF‑67金属有机框架和Ru元素组成,其中,在JUC‑505上生长ZIF‑67得到JUC‑505/ZIF‑67作为双载体,再通过负载Ru元素得到Ru‑(JUC‑505/ZIF‑67),具有磁性。原料包括无水碳酸钾、四氟对苯二腈、六羟基三亚苯、均三甲苯、1‑甲基吡咯烷、六水合硝酸钴、2‑甲基咪唑、三氯化钌水合物和氢氩混合气。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JUC‑505的制备;2,JUC‑505/ZIF‑67的制备;3,Ru‑(JUC‑505/ZIF‑67)的制备。作为硼氢化钠水解制氢催化剂的应用,在303 K下提供的产氢速率为25830‑35291 mL∙min‑1∙g‑1,放氢量为理论值的100%,催化放氢的活化能为Ea=23.9‑30.3 kJ∙mol‑1;在303 K下,10次回收/重复使用后,保留初始催化活性的83.2‑91.0%。
-
公开(公告)号:CN114974916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0776159.7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状MXene负载NiCoS复合材料,以四水合乙酸镍、乙酸钴、均苯三甲酸、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为原料,经水热反应制得NiCo‑MOFs;以Ti3AlC2、氟化锂和浓盐酸为原料,经刻蚀处理和震荡处理得到纤维状MXene;最后,以NiCo‑MOFs为前驱体,纤维状MXene为基体,加入硫代乙酰胺,经第二次水热反应,在纤维状MXene表面均匀负载颗粒状NiCoS复合材料即可制得;少层片状MXene具有微米的片状结构;纤维状MXene为直径为10‑40 nm的纤维状结构;颗粒状NiCoS的直径为5‑30nm。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NiCo‑MOFs的制备;2,纤维状MXene的制备;3,NiCoS@MXene的制备。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比电容为1300‑1500 F g‑1;能量密度高达63.3 W h kg‑1;10000圈循环后的循环稳定性保持为原始的73%。
-
公开(公告)号:CN116159600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714128.5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共价‑金属有机框架双载体的复合材料,由JUC‑505共价有机框架、ZIF‑67金属有机框架和Ru元素组成,其中,在JUC‑505上生长ZIF‑67得到JUC‑505/ZIF‑67作为双载体,再通过负载Ru元素得到Ru‑(JUC‑505/ZIF‑67),具有磁性。原料包括无水碳酸钾、四氟对苯二腈、六羟基三亚苯、均三甲苯、1‑甲基吡咯烷、六水合硝酸钴、2‑甲基咪唑、三氯化钌水合物和氢氩混合气。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JUC‑505的制备;2,JUC‑505/ZIF‑67的制备;3,Ru‑(JUC‑505/ZIF‑67)的制备。作为硼氢化钠水解制氢催化剂的应用,在303 K下提供的产氢速率为25830‑35291 mL∙min‑1∙g‑1,放氢量为理论值的100%,催化放氢的活化能为Ea=23.9‑30.3 kJ∙mol‑1;在303 K下,10次回收/重复使用后,保留初始催化活性的83.2‑91.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