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29496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911406322.5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587 , H01M4/62 , H01M4/13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负极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包括前驱体和粘结剂在内的原料混合得到二次颗粒,然后烧结得到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所述前驱体包括微晶石墨和针状焦,所述微晶石墨占所述前驱体总质量的15‑25%。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使用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锂离子电池负极,使用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得。锂离子电池,包括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本申请提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压实密度高,循环性能好,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95205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46669.1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4/66 , H01M10/0567 , H01M10/4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高能量密度无钴锂离子电池及电动车,包括正极体系、负极体系和电解液;所述正极体系包括高镍无钴正极材料活性物质、正极导电剂、正极粘结剂、正极吸附剂和正极集流体,所述正极吸附剂为碳吸附剂;所述负极体系包括硅碳负极材料混合物质、负极导电剂、负极粘结剂和负极集流体,所述硅碳负极材料混合物质包括硅氧材料和石墨材料;所述电解液包括锂盐、溶剂、耐高压添加剂、正极成膜稳定剂和负极成膜稳定剂。通过将碳吸附剂添加到正极体系中,可吸附正极与电解液反应生成的气体,避免电芯发生胀气,提高内部极片接触界面稳定性,有利用降低内阻。
-
公开(公告)号:CN111129496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406322.5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587 , H01M4/62 , H01M4/13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负极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包括前驱体和粘结剂在内的原料混合得到二次颗粒,然后烧结得到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所述前驱体包括微晶石墨和针状焦,所述微晶石墨占所述前驱体总质量的15-25%。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使用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锂离子电池负极,使用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得。锂离子电池,包括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本申请提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压实密度高,循环性能好,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085832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50253.4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极材料及锂离子动力电池,所述正极材料为采用锂硼氧化物与氧化铝复合修饰的单晶高镍三元材料。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隔膜、电解液,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所述正极集流体上涂覆有正极浆料,所述正极浆料包括导电剂一、粘结剂一和上述的正极材料;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所述负极集流体上涂覆有负极浆料,所述负极浆料包括导电剂二、粘结剂二和负极材料。能够降低正极材料与电解液的副反应,保证循环性能,提高电芯的能量密度。本发明应用于电池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671941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11582082.X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硅/硅氧颗粒、N-3-(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乙烯基二胺分子层,碳纳米管导电层、聚多巴胺碳化层,所述硅/硅氧颗粒为硅或硅的多价氧化物或其混合物,所述N-3-(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乙烯基二胺分子层,厚度为1~10μm;所述聚多巴胺碳层中聚多巴胺高分子在最外层均匀成膜包覆住硅/硅氧颗粒和碳纳米管,膜厚度0.01~3μm。三层结构与硅/硅氧颗粒协同作用,能够显著提高硅基负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导电性,进一步改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本发明制备方法将分子自组装技术和原位聚合技术相结合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制备周期短。
-
公开(公告)号:CN109360935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136844.3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5 , H01M4/13 , H01M4/5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多孔状硬碳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多孔电极及锂电池,锂离子电池用多孔状硬碳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包括基础料混合物和辅助料组分,所述基础料混合物为锂盐、铁盐、磷酸盐的混合物;所述辅助料组分包括造孔剂和硬碳前驱体。本发明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以及十分优异的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07929138U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721604222.X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粉料的生产加工系统,包括进料装置与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的出料口连接冷却装置,所述进料装置与加热装置之间连接有预处理装置,预处理装置的出料口与加热装置连接,预处理装置的夹套结构与冷却装置的夹套结构连接;夹套换热结构通过导热介质与冷却装置进行热交换,通气装置通过阀门与预处理装置、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分别独立连接;物料经由预处理装置进入加热装置,进入冷却装置后下料。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可实现对锂离子电池粉料的高温改性处理,可实现高温进投物料以及物料的预处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能耗,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延长了设备使用时间,并改善了操作环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