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继电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94612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010559699.7

    申请日:2010-11-25

    Abstract: 一种静电继电器,可动触点以及可动电极与基体基板平行地位移,其中,能够增大使可动电极离开固定电极时的分离力,并且使结构简单化,提高设计的自由度。在基体基板(32)上固设固定触点部(33)和固定电极部(35)。固定电极部(35)和可动电极部(36)构成使可动触点部(34)与可动电极部(36)一同位移的静电促动器。设于弹簧支承部(38、39)的可动弹簧(37a、37b)保持可动电极部(36)并使其可位移。在弹簧支承部(38)设置悬臂状的二次弹簧(84),在可动电极部(36)的前端面设置突起部(85)。二次弹簧(84)在可动触点部(34)以及可动电极部(36)位移后且可动触点部(34)的可动触点(56)与固定触点部(33)的固定触点(46a、46b)抵接之前与突起部(85)抵接,并且在抵接到突起部之前不变形。

    静电继电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94612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010559699.7

    申请日:2010-11-25

    Abstract: 一种静电继电器,可动触点以及可动电极与基体基板平行地位移,其中,能够增大使可动电极离开固定电极时的分离力,并且使结构简单化,提高设计的自由度。在基体基板(32)上固设固定触点部(33)和固定电极部(35)。固定电极部(35)和可动电极部(36)构成使可动触点部(34)与可动电极部(36)一同位移的静电促动器。设于弹簧支承部(38、39)的可动弹簧(37a、37b)保持可动电极部(36)并使其可位移。在弹簧支承部(38)设置悬臂状的二次弹簧(84),在可动电极部(36)的前端面设置突起部(85)。二次弹簧(84)在可动触点部(34)以及可动电极部(36)位移后且可动触点部(34)的可动触点(56)与固定触点部(33)的固定触点(46a、46b)抵接之前与突起部(85)抵接,并且在抵接到突起部之前不变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