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石膏浮选净化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57891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046164.9

    申请日:2022-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石膏浮选净化的方法,属于固废综合利用领域。其步骤为:1)将磷石膏加入适量水调整到一定浓度,充分搅拌;2)在磷石膏料浆中加入有机硅季铵盐的醇溶液作为捕收剂,进行搅拌调浆,进行反浮选,浮选至泡沫为白色,所得槽中产物为净化后的磷石膏;3)浮选净化后的磷石膏矿浆再进行湿筛,利用筛网分离出大颗粒杂质,分离净化后的磷石膏,经过过滤和干燥得到高纯度磷石膏。该方法工艺流程简洁,脱色提升磷石膏效果显著,SiO2含量仅1.5%以下,产率较高,用以解决现有捕收效果不佳,选择性差,工艺繁琐等问题,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工业磷铵淤渣的综合利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15816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611756.X

    申请日:2021-0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磷铵淤渣的综合利用方法,属于磷化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水洗、酸解、一次降温析晶、脱氟、萃取、反萃和制备复合肥等过程。本专利公开了一条工铵渣中磷、氮、氟、镁等元素综合利用的工艺路线,主要研究了利用酸解、溶剂萃取法将工铵渣中枸溶性磷转化为水溶性磷的方法,该方法可缓解因工铵渣不能完全消化对湿法磷酸生产工业磷酸一铵带来的环保压力,同时也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整个工艺过程中,水洗工段可回收工铵渣中的P2O515‑25%,萃取‑反萃取、二元肥工段共可回收工铵渣中的P2O570‑75%,P2O5总回收率85‑95%,F总回收率60‑80%,MgO总回收率30‑50%。

    以磷尾矿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镁晶须和硫酸钙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5442048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510785876.6

    申请日:2015-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磷尾矿为原料生产氢氧化镁晶须和硫酸钙的工艺。将浮选所得磷尾矿与盐酸混合、反应,除杂、过滤后得到含有氯化镁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将磷尾矿与硫酸混合、反应,除杂、过滤后得到硫酸镁溶液;将上述两种溶液混合,反应、过滤后得到硫酸钙沉淀和氯化镁滤液;将碱液加入氯化镁滤液中,反应并陈化后得到含有碱式氯化镁晶须的液固混合物;随后加入碱性溶液,反应并陈化后得到氢氧化镁晶须。对滤液气提回收氨气返回至生产氢氧化镁晶须的工段,气提后的液相经结晶去除氯化铵后返回至酸解工段。本发明以磷尾矿为原料生产氢氧化镁晶须,副产硫酸钙,同时通过富余氨气的循环利用,实现磷化工固体废弃物高值化利用和清洁生产。

    一种包膜缓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由其制得的包膜缓释肥

    公开(公告)号:CN108264397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810043406.6

    申请日:2018-0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膜缓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由其制得的包膜缓释肥。该包膜缓释材料主要由聚乙二醇与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共混复配制得,再加入湿法磷酸脱氟制备氟化钾产生的副产物活性二氧化硅,羧甲基纤维素钠盐,丙三醇或乙二醇,磷酸铝共混改性后得到,具有一定的可生物降解性,对环境友好。利用高压喷枪将本发明提供的包膜液多次雾化喷涂在磷酸二铵颗粒肥料表面并进行热风干燥,得到包膜缓释肥。本发明的包膜缓释肥,养分可缓慢溶出,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延伸磷矿资源开发利用的产业链,使得湿法磷酸脱氟制备氟化钾的副产物得到了高效利用。

    一种磷尾矿/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06943B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10472866.1

    申请日:2016-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尾矿/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按质量百分数计如下:聚丙烯为60~95wt%,磷尾矿为5~40wt%;其中,磷尾矿的粒度在200目以下。所述聚丙烯熔融指数4g/10min。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干燥后的磷尾矿与聚丙烯粒料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预混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其中,所述的双螺杆挤出机为同相平行双螺杆,长径比为32:1~48:1。减少了聚丙烯树脂的使用量,降低了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成本,同时因磷尾矿表面附着有机性的浮选助剂,能提高磷尾矿无机粒子与聚丙烯基体树脂间的界面粘接,同时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改变其加工流变性能。

    一种以磷尾矿为原料生产原位改性纳米氢氧化镁晶须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4611763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10821982.0

    申请日:2014-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磷尾矿为原料生产原位改性纳米氢氧化镁晶须的方法。将浮选所得磷尾矿和5~20%稀盐酸倒入酸解反应器中,混合搅拌均匀,反应一定时间后过滤,将滤液加入到除杂反应器中,先加入氧化剂进行氧化,控制pH值,再滴加碱性溶液除杂得到精制氯化镁溶液;将硅烷偶联剂和分散剂加入,陈化处理;加入到超声槽中,通入氨气进行沉镁反应,制得表面改性纳米氢氧化镁晶须。过滤后的碱性滤液富含游离氨,气提获得氨气返回至结晶工段,液相经结晶去除氯化铵后至酸解反应工序。原位改性方法生产的表面改性纳米氢氧化镁晶须在聚合物基体中具有良好的界面粘结和分散性,可广泛应用于塑料、涂料、环保等诸多领域。

    一种以磷尾矿为原料生产原位改性纳米氢氧化镁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4528778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821996.2

    申请日:2014-1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F5/14 B09B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磷尾矿为原料生产原位改性纳米氢氧化镁的工艺。将浮选所得磷尾矿投入酸解反应器中反应一定时间后过滤。将滤液加入到除杂反应器中,先加入氧化剂进行氧化,再加入碱性化合物,控制pH值,过滤沉淀后将滤液、硅烷偶联剂和分散剂加入到原位改性反应器中,搅拌一段时间后加入到结晶反应器中,通入氨气进行结晶沉淀反应得表面改性纳米氢氧化镁。结晶过滤后产生的滤液富含游离氨,通过气提获得氨气返回至结晶工段,液相经结晶去除大量硫酸铵后循环至酸解反应工序,实现工艺废水的闭路循环。原位改性方法生产的表面改性纳米氢氧化镁在聚合物基体中具有良好的界面粘结和分散性,可广泛应用于塑料、涂料、环保等诸多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