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模拟隧道开挖地层损失的二维试验模型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18441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0101734.3

    申请日:2022-0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隧道开挖地层损失的二维试验模型,包括模型箱与土层系统、地层损失模拟系统、加载系统以及监测系统;其中,模型箱与土层系统包括U型活动钢框架,以及填充在U型活动钢框架内的相似土;地层损失系统包括气囊,气囊上设置有气压表,气囊连接有气压调节阀和充气泵;加载系统设置在U型活动钢框架上部,包括在相似土上方的分力板,分力板上设置有多个千斤顶;所述监测系统包括工业相机、工业相机设置在三脚架上,工业相机旁设置有灯光补偿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隧道开挖地层损失的二维试验方法。本发明易于操作、方便快捷,能够比较精确地获得地层损失率,更为直观的获得数据以及可视化的描述试验现象。

    用于模拟隧道开挖地层损失的二维试验模型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18441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210101734.3

    申请日:2022-0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隧道开挖地层损失的二维试验模型,包括模型箱与土层系统、地层损失模拟系统、加载系统以及监测系统;其中,模型箱与土层系统包括U型活动钢框架,以及填充在U型活动钢框架内的相似土;地层损失系统包括气囊,气囊上设置有气压表,气囊连接有气压调节阀和充气泵;加载系统设置在U型活动钢框架上部,包括在相似土上方的分力板,分力板上设置有多个千斤顶;所述监测系统包括工业相机、工业相机设置在三脚架上,工业相机旁设置有灯光补偿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隧道开挖地层损失的二维试验方法。本发明易于操作、方便快捷,能够比较精确地获得地层损失率,更为直观的获得数据以及可视化的描述试验现象。

    一种分级张拉的拉拔仪及分级张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0871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81569.9

    申请日:2022-05-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级张拉的拉拔仪,其包括加压装置、分流装置和张拉装置,分流装置的一端与加压装置连接,另一端与张拉装置连接;张拉装置包括大油缸、张拉仓;张拉仓有两个以上,置于大油缸内;每个张拉仓的油缸通过进油阀门与大油缸相连通,每个张拉仓的凹槽与分流装置相连通;每个张拉仓的下端从下往上依次设有锚板、下限位板;每个张拉仓的上端设有上限位板,上限位板与张拉仓的滑块连接;锚板、下限位板、上限位板上的通孔的直径相同;锚板和上限位板的通孔处设有卡扣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分级张拉方法。本发明能够对不同张拉力的钢绞线实现分别逐步张拉后再同步张拉到同一张拉力,且在张拉完成后不会出现回退现象。

    一种快速垂直度矫正器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815330U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23120578.X

    申请日:2022-11-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垂直度矫正器,包括上部圆环、下部三脚架和磁吸水准仪器;所述上部圆环为三瓣式结构内嵌磁吸装置,通过磁吸连接成一个完整的圆环,用于固定和限制需矫正设施的倾向;所述下部三脚架用于保证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所述上部圆环和下部三脚架通过水平折叠构架焊接在一起;所述磁吸水准仪器,底部为磁体材质,可吸附于需要垂直度矫正的钢铁材质设施。本实用新型可用于解决在工程领域中垂直度不达标问题、实现对需矫正设施的垂直度施工前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快速矫正,防止误差产生,方便快捷;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对垂直度设施有要求的领域,如道路、桥梁以及隧道安全施工领域,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一种矮塔斜拉桥主梁施工监控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5376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595253.4

    申请日:2021-12-2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矮塔斜拉桥主梁施工监控装置及方法,其包括基准轴,固接在中塔柱靠近第一主梁段一侧;监控杆,固接在第一主梁段边侧,且基准轴和监控杆平行设置;检测杆,杆部球铰接于基准轴上,检测杆一端与监控杆球铰接、另一端吊载有吊锤;纵向对照板,呈竖向固接在塔柱侧壁,纵向对照板上设置有纵向对照刻度;横向对照板,固接在纵向对照板下端且与之垂直,横向对照板上设置有横向对照刻度;检测杆与基准轴铰接部距检测杆靠近吊锤一端的距离大于距检测杆靠近监控杆一端的距离;初始状态下检测杆在横向对照板上的投影不与第一主梁段延伸方向平行。本申请具有能对第一主梁段在中塔柱水平面上的偏移量能进行有效监测,并且监测精度更高的效果。

    一种大跨转体桥梁转体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4000438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95937.2

    申请日:2021-11-0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大跨转体桥梁转体结构及其施工工艺,其包括:安装在旋转盘承载面上用于支撑桥梁主体的支撑柱体;可拆卸式安装板在支撑柱体顶部且延伸方向与支撑柱体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支撑梁板;设置在支撑梁板其中相对两侧用于对桥梁主体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以及安装在支撑梁板另相对两侧对桥梁主体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本申请在使用时,能够对桥梁主体进行限制,减少其出现晃动的情况,从而提高桥梁主体安装的稳定性。

    桥梁损伤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378879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366988.7

    申请日:2024-03-2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桥梁损伤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桥梁工程的管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根据目标桥梁的基本信息,确定目标桥梁的损坏等级;根据目标桥梁所处的环境信息,预测目标桥梁在预设时长内的第一损坏度;根据目标桥梁的历史车流量数据,预测预设时长内的车流量数据;根据预设时长内的车流量数据,预测目标桥梁在预设时长内的第二损坏度;结合损坏等级、第一损坏度及第二损坏度,评估目标桥梁在预设时长后的损坏等级。本申请具有的技术效果是:提前防范和纠正桥梁的安全隐患,减少桥梁发生事故的风险。

    一种矮塔斜拉桥主梁施工监控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53768B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111595253.4

    申请日:2021-12-2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矮塔斜拉桥主梁施工监控装置及方法,其包括基准轴,固接在中塔柱靠近第一主梁段一侧;监控杆,固接在第一主梁段边侧,且基准轴和监控杆平行设置;检测杆,杆部球铰接于基准轴上,检测杆一端与监控杆球铰接、另一端吊载有吊锤;纵向对照板,呈竖向固接在塔柱侧壁,纵向对照板上设置有纵向对照刻度;横向对照板,固接在纵向对照板下端且与之垂直,横向对照板上设置有横向对照刻度;检测杆与基准轴铰接部距检测杆靠近吊锤一端的距离大于距检测杆靠近监控杆一端的距离;初始状态下检测杆在横向对照板上的投影不与第一主梁段延伸方向平行。本申请具有能对第一主梁段在中塔柱水平面上的偏移量能进行有效监测,并且监测精度更高的效果。

    一种交通轨道施工全预制拼装支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2162608U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20835817.X

    申请日:2024-04-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交通轨道施工全预制拼装支撑结构,涉及盾构隧道建设技术领域,包括隧道管组件以及用于支撑隧道管组件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隧道管组件中的两个轨道,且两个轨道顶部外壁滑动连接有同一个门架,门架的两侧外壁均设置有支撑隧道管组件的侧面支撑组件。本申请通过在门架上的滑动座和辊轴之间的配合,方便门架在隧道管件中移动,又在门架上设置两个侧面支撑组件,方便对隧道管的两侧进行支撑,又在门架顶部设置拼接的顶部支撑组件,从而方便对隧道管的顶部进行支撑,本拼装结构可以在隧道外拼接好,在通过轨道送入隧道管中,从而方便对狭小的隧道管中对其进行支撑,解决了现有的隧道管拼装结构不便操作的问题。

    一种连续刚构桥施工用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666917U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20273027.7

    申请日:2024-02-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连续刚构桥施工用测量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外部下侧滑动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水平仪,所述安装块的底端转动连接有三个支撑架,所述安装块的内部开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相近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的相近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拉绳。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限位槽、转动杆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从而可以便利的对机体进行安装,并通过机体嵌入在安装块上,进而使得机体的稳定性得以提高,并使得实用性得以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