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79733B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0405447.X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薄规格超高强度中碳贝氏体钢及其制造方法,极薄规格超高强度中碳贝氏体钢的制备流程如下:铁水脱硫→转炉吹炼→吹氩→精炼→薄板坯连铸→均热→七机架精轧→层流冷却→卷取→退火→轧制→二次退火。本发明通过控制制备过程中的主要工艺步骤,使得产品能够产生显著的析出强化效果,在上述关键控制条件的共同作用下,使得本发明所述的中碳贝氏体钢的强度和极限规格均优于目前报道所记载的同类钢种。
-
公开(公告)号:CN104532125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800686.2
申请日:2014-12-22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经转炉冶炼、精炼后连铸成坯;对铸坯加热,加热温度为1150~1250℃;粗轧开轧温度为1100~1150℃,精轧开轧温度为915~960℃,终轧温度为820~880℃;轧后采用两段式冷却方式:第一段以3~6℃/s的冷却速度冷却到720~760℃,第二段以30~50℃/s的冷却速度冷却到560~600℃;卷取后空冷至室温。所述铸坯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是:C为0.06~0.10wt%,Mn为1.35~1.55wt%,Si为0.35~0.50wt%,P≤0.02wt%,S≤0.01wt%,Ti为0.14~0.16wt%,Mo为0.10~0.15wt%,Nb为0.04~0.06wt%,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本发明具有生产成本低和工艺简单的特点,所制备的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性能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04498690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510013688.1
申请日:2015-01-12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轧高强度微合金化钢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先将钢坯加热至1250~1300℃,再进行热轧,开轧温度大于1150℃,精轧出口温度为860~880℃;然后对轧后钢板以40~50℃/s的冷却速度冷却至650~680℃,再以5~10℃/s的冷却速度冷却至560~580℃,最后空冷至室温,制得热轧高强度微合金化钢。所述钢坯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是:C为0.04~0.06 wt%,Si为0.30~0.45 wt%,Mn为1.70~1.85 wt%,Ti为0.15~0.20wt%,Nb为0.06~0.08 wt%,P
-
公开(公告)号:CN110079733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05447.X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薄规格超高强度中碳贝氏体钢及其制造方法,极薄规格超高强度中碳贝氏体钢的制备流程如下:铁水脱硫→转炉吹炼→吹氩→精炼→薄板坯连铸→均热→七机架精轧→层流冷却→卷取→退火→轧制→二次退火。本发明通过控制制备过程中的主要工艺步骤,使得产品能够产生显著的析出强化效果,在上述关键控制条件的共同作用下,使得本发明所述的中碳贝氏体钢的强度和极限规格均优于目前报道所记载的同类钢种。
-
公开(公告)号:CN104018069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64819.9
申请日:2014-06-16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低碳含Mo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向Fe-C-Mn-Si低碳钢的冶炼成分中添加Mo,经真空冶炼后铸成钢坯,将钢坯轧制成板材。将轧制后的板材以5~10℃/s的升温速度加热至880~900℃,保温10~20min;水冷至410~420℃,接着空冷至340~350℃,保温30~40min;水冷至室温,制得高性能低碳含Mo贝氏体钢。所述的高性能低碳含Mo贝氏体钢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是:C为0.15~0.22wt%;Si为1.48~1.55wt%;Mn为1.95~2.04wt%;Mo为0.14~0.15wt%;P
-
公开(公告)号:CN104498690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10013688.1
申请日:2015-01-12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轧高强度微合金化钢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先将钢坯加热至1250~1300℃,再进行热轧,开轧温度大于1150℃,精轧出口温度为860~880℃;然后对轧后钢板以40~50℃/s的冷却速度冷却至650~680℃,再以5~10℃/s的冷却速度冷却至560~580℃,最后空冷至室温,制得热轧高强度微合金化钢。所述钢坯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是:C为0.04~0.06 wt%,Si为0.30~0.45 wt%,Mn为1.70~1.85 wt%,Ti为0.15~0.20wt%,Nb为0.06~0.08 wt%,P
-
公开(公告)号:CN104451380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800961.0
申请日:2014-12-22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铌钼复合微合金化高强度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铸坯采用热轧机组进行轧制,粗轧开轧温度为1150~1200℃,精轧开轧温度为950~1000℃,精轧终轧温度为900~950℃;然后以30~50℃/s的速度冷却至420~450℃,再空冷至330~380℃,在330~380℃条件下保温30~45min,然后水冷至室温。所述铸坯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是:C为0.19~0.224wt%,Si为1.43~1.50wt%,Mn为1.94~2.05wt%,Nb为0.025~0.027wt%,Mo为0.142~0.15wt%,P
-
公开(公告)号:CN110079734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910408775.5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碳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钢生产技术领域。制备低碳贝氏体钢的钢水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化学成分:0.091‑0.192wt%的C、0.23‑0.57wt%的Si、1.43‑1.76wt%的Mn、0.52‑0.93wt%的Cr、0.21‑0.39wt%的Mo及0.25‑0.37wt%的V等,余量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钢水为精炼过程进行合金化处理后的钢水。该低碳贝氏体钢在厚度不超过3mm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其制备方法包括:将铁水脱硫,随后依次进行转炉吹炼、吹氩、精炼、连铸、加热、精轧、两段式层流冷却、卷取以及退火。该方法简单,易操作,易控制,利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079734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08775.5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碳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钢生产技术领域。制备低碳贝氏体钢的钢水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化学成分:0.091-0.192wt%的C、0.23-0.57wt%的Si、1.43-1.76wt%的Mn、0.52-0.93wt%的Cr、0.21-0.39wt%的Mo及0.25-0.37wt%的V等,余量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钢水为精炼过程进行合金化处理后的钢水。该低碳贝氏体钢在厚度不超过3mm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其制备方法包括:将铁水脱硫,随后依次进行转炉吹炼、吹氩、精炼、连铸、加热、精轧、两段式层流冷却、卷取以及退火。该方法简单,易操作,易控制,利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451380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800961.0
申请日:2014-12-22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铌钼复合微合金化高强度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铸坯采用热轧机组进行轧制,粗轧开轧温度为1150~1200℃,精轧开轧温度为950~1000℃,精轧终轧温度为900~950℃;然后以30~50℃/s的速度冷却至420~450℃,再空冷至330~380℃,在330~380℃条件下保温30~45min,然后水冷至室温。所述铸坯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是:C为0.19~0.224wt%,Si为1.43~1.50wt%,Mn为1.94~2.05wt%,Nb为0.025~0.027wt%,Mo为0.142~0.15wt%,P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