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47221A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11142729.2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织物涂料印花抗静电性能的色浆配制方法,属纺织印染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将经过抗静电处理以后的蛋白质粉体,加入到色浆配方中配制成为印花色浆,这样印花色浆中即含有了具有抗静电功能的蛋白质粉体成分,当色浆被印制到织物上以后,抗静电蛋白质粉体即被转移到织物上,从而可以利用蛋白质粉体具有的抗静电性,来提高涂料印花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当蛋白质粉体在抗静电处理前被染成不同的颜色后再进行抗静电处理,这样添加到色浆配方中的即为有色的抗静电蛋白质粉体,由这种色浆印制的织物可获得混色的视觉效果。本发明配制涂料印花色浆的方法,色浆配制过程简单可行,具有可操作性,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841892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1142744.7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织物涂料印花防紫外性能的色浆配制方法,属纺织印染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将防紫外蛋白质粉体加入到色浆配方体系中配制成为印花色浆,印花色浆中即含有了这种具有防紫外功能的蛋白质粉体成分。当印花色浆被用于印制织物时,其中所含的防紫外蛋白质粉体即被转移到织物上,利用防紫外蛋白质粉体所具有的防紫外功能,从而可以提高涂料印花织物的防紫外性。当这些蛋白质粉体在防紫外处理前经过染色加工时,这样添加到印花色浆中的即为有色的防紫外蛋白质粉体,用这种色浆印制的织物可实现混色的视觉效果。本发明的配制涂料印花色浆的方法,色浆配制过程简单可行,易于操作,能够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841891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1142743.2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织物涂料印花热升华牢度的色浆配制方法,属纺织印染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将染色后的蛋白质粉体加入到色浆配方体系中,通过在色浆配方体系中添加这些耐热稳定性高的染色后的蛋白质粉体,替代了印花色浆中的部分涂料,降低了涂料印花色浆中易升华的涂料的比例,从而能有效地提高涂料印花织物的热升华牢度。另外,根据印制织物的颜色、效果及风格特点,添加到涂料印花色浆中的染色后的蛋白质粉体的颜色可以与涂料的颜色相同或不同,以适应印制织物的不同要求。本发明的配制涂料印花色浆的方法,色浆配制过程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不需对常规设备进行改造而额外增加运行成本,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6377740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01563.3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 武汉市东锦湖商贸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聚苯硫醚纤维染色牢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磷酸酯淀粉、消泡剂、乙二醇苯醚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进行混合,搅拌并升温到95℃以上,配制得到促染液;2、在促染液中加入染液、聚苯硫醚纤维,氯化钠和冰醋酸,然后放进染色机进行染色,清洗烘干后得到染色后的聚苯硫醚纤维。本发明采用的酯化度为2‑3的磷酸酯淀粉对疏水性聚苯硫醚纤维具有较好的亲和力,在高温染色条件下,可溶于乙二醇苯醚的还原染料便更易于与纤维结合,进入纤维内部,提高上染效果,实现优异的还原染料染色聚苯硫醚纤维的染色深度,进而达到还原染料染聚苯硫醚纤维高色深及高耐日晒牢度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81876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74556.2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IPC: C02F1/28 , B01J20/24 , C02F103/3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改性棉粉体吸附印染废水中分散染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将乙醇、棉粉体、丙烯酸酯和水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料;(2)将硅烷偶联剂和引发剂依次加入所述混合物料中,接着在搅拌下进行反应,然后进行离心、洗涤和烘干,得到改性棉粉体;(3)将所述改性棉粉体与含有分散染料的印染废水混合接触;其中,所述棉粉体的粒径为20‑30μm;所述棉粉体、丙烯酸酯和硅烷偶联剂的用量的重量比为1:1‑3:0.5‑1。本发明通过丙烯酸酯和硅烷偶联剂对棉粉体进行改性,得到的改性棉粉体可以有效吸附印染废水中的分散染料。
-
公开(公告)号:CN112359615B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011161703.4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 安庆汉宜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芳香族高性能纤维染色方法,在传统还原染料以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脲为还原剂的隐色酸染色法的基础上,向还原染料隐色体溶液中依次加入磷酸二氢铵和载体。磷酸二氢铵使得还原染料隐色体转变为还原染料隐色酸,并与染液中的尿素以氢键相连;载体分别与还原染料以及磷酸根和尿素以氢键形式相连,形成载体‑磷酸根‑尿素结合体并包覆于隐色酸表面。载体在热的作用下对芳香族高性能纤维产生溶胀作用,从而削弱芳香族高性能纤维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被包覆的还原染料隐色酸随载体一起进入芳香族高性能纤维中,从而有效提高染色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28789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880337.0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IPC: D06M11/83 , D06M10/02 , D06M11/61 , D06M10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微纳米银负载未煮漂纯棉无纺布的抗菌整理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乙醇、硝酸银和水进行混合,得到预处理液;(2)将未经煮漂的纯棉无纺布置于所述预处理液中进行处理,然后用轧辊挤压,接着进行烘干和电晕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纯棉无纺布;(3)将所述预处理后的纯棉无纺布浸渍在液氨中进行处理,然后取出悬挂放置,待液氨挥发后进行水洗和烘干。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在棉纤维上形成了微纳米结构的银粒子,赋予了纯棉未煮漂无纺布耐久的抗菌性能,实现了对纯棉未煮漂无纺布的高耐久性抗菌整理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10952322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1911247933.X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IPC: D06M13/352 , D06M13/207 , D06M11/155 , D06M23/16 , D06M10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纺织印染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制备皮芯结构的吸湿速干棉织物的整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醚化2D树脂、渗透剂、酒石酸、氯化镁和水进行混合以获得第一整理液,将棉织物浸轧所述第一整理液,打卷,在60‑80℃下堆置5‑48小时,然后进行水洗、烘干;(2)将亲水柔软剂和水混合以获得第二整理液,将经过步骤(1)处理后得到的棉织物浸轧所述第二整理液,然后进行干燥和焙烘。按照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整理后得到的棉织物具有较好的吸湿速干性能以及亲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59616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011175562.1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 安庆汉宜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芳纶日晒牢度的方法。首先按预定浓度比例,搅拌配制还原染料、尿素、二氧化硫脲、乙二醇苯醚、分散剂以及水混合而成的还原染料悬浮染液;然后将芳纶纤维放入还原染料悬浮染液中进行上染处理;接着将上染后的芳纶纤维放入预定浓度氢氧化钠水浴中进行还原反应,完成还原染料的还原;最后对染色后的芳纶纤维进行氧化、皂煮工序,制备得到染色完成的芳纶纤维。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实现芳纶纤维染色的同时赋予芳纶纤维优良的日晒牢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778717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010512687.2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IPC: D06M11/74 , D06M11/79 , D06M11/46 , D06M11/44 , D06M11/49 , D06M11/13 , D06M13/402 , D06M13/02 , D06M15/643 , D06M101/30 , D06M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高温油热处理对高性能纤维进行功能改性的方法。首先配制氯化锂/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然后加入功能微纳米粒子;将高性能纤维织物浸渍后取出;接着将高性能纤维织物放入温度为165~250℃的高温油中热处理1~30s;最后取出高性能纤维织物冷却沥油,洗涤干净后烘干,得到功能改性的高性能纤维织物。该方法采用氯化锂/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体系,能够破坏纤维之间的氢键;通过将带有氯化锂、N,N‑二甲基乙酰胺、功能微纳米粒子的高性能纤维放入高温油中,在高性能纤维表面形成油性“液膜”,高能量的油性“液膜”驱使功能微纳米粒子快速进入高性能纤维,显著提高了功能微纳米粒子的负载量及摩擦牢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