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35458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0596172.X
申请日:2021-05-3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船舶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船舯转运接驳分流装置及分流方法,通过在清漂船船艏捞漂槽口内设置打捞装置,分流机构与打捞装置搭接,船舯部径向设置第一驳接输送带和第二驳接输送带,第一水平输送带与分流机构的其中一个分流口和第一驳接输送带搭接,第二水平输送带与分流机构的另一个分流口和第二驳接输送带搭接,通过驳船搭接位置分流机构启动不同分流模式协同第一水平输送带、第二水平输送带、第一驳接输送带和第二驳接输送带将漂浮物分流转移至对应的驳船上。本发明克服了原清漂船转移漂浮物时导致驳船需要频繁移动,中途停顿导致转移效率低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避免驳船频繁移动降低漂浮物打捞转移效率,不易堵塞,连续作业,驳船停靠灵活,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840232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367009.5
申请日:2016-05-2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船舶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救援配套设备相关领域,并公开了一种被动式隧道施工救生系统,该系统包括设于隧道掌子面后方的舱体、设在舱体底部的框架滑橇,设置在舱体前后端和左右侧的多个门结构,以及设置在舱体内部的供风、供氧、空气净化、环境监测、通讯、供电及生存保障等多个功能组件。此外还重点对上述舱体、门结构的设置方式以及关键功能单元的具体组成结构作出了改进设计。通过本发明,与现有设备相比可进一步确保和改善救生舱舱体结构强度的同时,还能够显著提高逃生及救援的效率,因而适用于各类隧道施工应用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13277018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0596171.5
申请日:2021-05-3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船舶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船舯转运接驳分流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一艘驳船位于清漂船一侧,或两艘清漂船分别位于清漂船两侧,驳船同时与船舯输送带和船艉输送带搭接,或者与其中之一搭接,打捞装置连续不间断打捞漂浮物,分流装置根据驳船搭接情况和具体搭接位置选择单向分流或双向分流,第一纵输送带和第二纵输送带输送漂浮物至对应的船舯输送带和船艉输送带,驳船承载漂浮物并转运至指定位置。本发明克服了原单线清漂导致只能对接一艘驳船,中途需要停机导致不能连续清漂,清漂效率低的问题,具有驳船停靠选择灵活,连续打捞清漂,连续转移漂浮物,中途不停机,清漂效率高,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431007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596164.5
申请日:2021-05-3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船舶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B15/10
Abstract: 一种由扫漂装置和耙漂装置集成的收集装置及方法,它包括扫漂装置、耙漂装置和支撑机架,通过支撑机架与甲板连接,耙漂装置与支撑机架连接,扫漂装置位于支撑机架一侧与甲板连接,扫漂装置的前臂和后臂相互铰接,耙漂装置的大臂和小臂相互铰接,扫漂耙和收集耙分别与前臂和小臂连接,通过中缸、前缸、后缸和回转座联动驱动扫漂耙将漂浮物扫至收集耙下部,通过收漂缸和调整缸联动驱动收集耙将漂浮物收集于甲板开口下部再转运。本发明克服了原漂浮物收集时无法靠近输送带,导致漂浮物无法转移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避免逆向水流造成漂浮物无法靠近输送带导致无法转移漂浮物,无需造流机构,漂浮物收集效率高,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33545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596172.X
申请日:2021-05-3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船舶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船舯转运接驳分流装置及分流方法,通过在清漂船船艏捞漂槽口内设置打捞装置,分流机构与打捞装置搭接,船舯部径向设置第一驳接输送带和第二驳接输送带,第一水平输送带与分流机构的其中一个分流口和第一驳接输送带搭接,第二水平输送带与分流机构的另一个分流口和第二驳接输送带搭接,通过驳船搭接位置分流机构启动不同分流模式协同第一水平输送带、第二水平输送带、第一驳接输送带和第二驳接输送带将漂浮物分流转移至对应的驳船上。本发明克服了原清漂船转移漂浮物时导致驳船需要频繁移动,中途停顿导致转移效率低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避免驳船频繁移动降低漂浮物打捞转移效率,不易堵塞,连续作业,驳船停靠灵活,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27701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596171.5
申请日:2021-05-3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船舶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船舯转运接驳分流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一艘驳船位于清漂船一侧,或两艘清漂船分别位于清漂船两侧,驳船同时与船舯输送带和船艉输送带搭接,或者与其中之一搭接,打捞装置连续不间断打捞漂浮物,分流装置根据驳船搭接情况和具体搭接位置选择单向分流或双向分流,第一纵输送带和第二纵输送带输送漂浮物至对应的船舯输送带和船艉输送带,驳船承载漂浮物并转运至指定位置。本发明克服了原单线清漂导致只能对接一艘驳船,中途需要停机导致不能连续清漂,清漂效率低的问题,具有驳船停靠选择灵活,连续打捞清漂,连续转移漂浮物,中途不停机,清漂效率高,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46359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0596170.0
申请日:2021-05-3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船舶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针对大型杆状漂浮物的链锯装置及方法,它包括支撑架、链锯机构、升降机构和压紧机构,通过链锯机构与支撑架的滑轨滑动配合,升降机构位于悬臂一侧与链锯机构连接,压紧机构位于支撑架的悬臂下部,通过打捞装置打捞时检测超长杆状漂浮物,转移装置间歇性将杆状漂浮物转移至链锯机构下部,压紧机构压紧杆状漂浮物,升降机构驱动链锯机构沿滑轨上下滑动对杆状漂浮物进行分段。本发明克服了原杆状漂浮物在打捞转移时长度超过设定范围导致中途卡料停机,人工处理效率低导致清漂容易中断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有效避免大型漂浮物在打捞转移过程中造成卡料导致清漂中途停止,连续不间断打捞清漂,提高清漂作业效率,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463591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596170.0
申请日:2021-05-3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船舶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针对大型杆状漂浮物的链锯装置及方法,它包括支撑架、链锯机构、升降机构和压紧机构,通过链锯机构与支撑架的滑轨滑动配合,升降机构位于悬臂一侧与链锯机构连接,压紧机构位于支撑架的悬臂下部,通过打捞装置打捞时检测超长杆状漂浮物,转移装置间歇性将杆状漂浮物转移至链锯机构下部,压紧机构压紧杆状漂浮物,升降机构驱动链锯机构沿滑轨上下滑动对杆状漂浮物进行分段。本发明克服了原杆状漂浮物在打捞转移时长度超过设定范围导致中途卡料停机,人工处理效率低导致清漂容易中断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有效避免大型漂浮物在打捞转移过程中造成卡料导致清漂中途停止,连续不间断打捞清漂,提高清漂作业效率,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431008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596168.3
申请日:2021-05-3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船舶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B15/10
Abstract: 一种联合收集打捞协同系统及方法,它包括扫漂装置、耙漂装置、打捞装置和天桥,通过在清漂船甲板的槽口上方设置天桥,天桥一侧设置扫漂装置,耙漂装置与天桥连接,打捞装置的中置轴位于清漂船甲板的槽口内,通过扫漂耙从其它方向将漂浮物扫至前置输送带前方,收集耙从前向后将漂浮物收拢至前置输送带上部,扫漂装置、耙漂装置和打捞装置相互协同动作,互不干涉,将漂浮物从水面打捞至清漂船上部。本发明克服了原漂浮物打捞时上带受限导致打捞效率低或无法打捞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漂浮物上带率高,连续不间断作业,有利于大幅提升打捞效率,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840232B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610367009.5
申请日:2016-05-2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船舶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救援配套设备相关领域,并公开了一种被动式隧道施工救生系统,该系统包括设于隧道掌子面后方的舱体、设在舱体底部的框架滑橇,设置在舱体前后端和左右侧的多个门结构,以及设置在舱体内部的供风、供氧、空气净化、环境监测、通讯、供电及生存保障等多个功能组件。此外还重点对上述舱体、门结构的设置方式以及关键功能单元的具体组成结构作出了改进设计。通过本发明,与现有设备相比可进一步确保和改善救生舱舱体结构强度的同时,还能够显著提高逃生及救援的效率,因而适用于各类隧道施工应用场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