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电芯封口的激光焊接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799518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546192.0

    申请日:2022-05-20

    Inventor: 冉昌林 何隽 游浩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柱电芯封口的激光焊接控制方法及装置,圆柱电芯封口的激光焊接控制方法包括:在对电芯进行封焊的过程中,通过信息处理单元获取电芯的旋转信息;控制单元根据电芯的旋转信息调节激光器功率大小以及激光器运行状态;所述旋转信息包括旋转速度。本发明通过电芯旋转过程中的旋转速度控制激光器输出功率的大小,而使圆柱电芯旋转过程中形变量大小与旋转速度大小相适应,从而提高圆柱电芯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圆柱电芯封口焊接的质量,同时在圆柱电芯出现打滑、卡死、转动不均匀时,及时控制设备停机,而降低圆柱电芯报废率以及设备的维护运营成本。

    一种圆柱电芯封口的激光焊接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79951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46192.0

    申请日:2022-05-20

    Inventor: 冉昌林 何隽 游浩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柱电芯封口的激光焊接控制方法及装置,圆柱电芯封口的激光焊接控制方法包括:在对电芯进行封焊的过程中,通过信息处理单元获取电芯的旋转信息;控制单元根据电芯的旋转信息调节激光器功率大小以及激光器运行状态;所述旋转信息包括旋转速度。本发明通过电芯旋转过程中的旋转速度控制激光器输出功率的大小,而使圆柱电芯旋转过程中形变量大小与旋转速度大小相适应,从而提高圆柱电芯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圆柱电芯封口焊接的质量,同时在圆柱电芯出现打滑、卡死、转动不均匀时,及时控制设备停机,而降低圆柱电芯报废率以及设备的维护运营成本。

    一种焊接轨迹坐标的调用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55130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31025.0

    申请日:2023-0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焊接轨迹坐标的调用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焊接领域,该方法包括:在识别到任一转盘工位处的感应信息的情况下,确定当前焊接工位处目标夹具的目标夹具编号,所述转盘工位包括当前焊接工位;根据所述目标夹具编号,从预设轨迹坐标映射库中确定调用指令,所述调用指令用于指示根据目标轨迹坐标调用焊接设备对所述目标夹具的焊接目标进行焊接;所述感应信息是在转盘工位上的识别传感器与携带感应块的预设夹具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后生成的。本发明不仅能够在转盘转动过程中动态调用焊接工位焊接轨迹坐标,避免因夹具相对位置不一致而产生误差,还能够减少所需要设置的感应块数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作业效率。

    集流盘焊接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39455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1910809820.8

    申请日:2019-08-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动力锂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集流盘焊接装置,包括依次布置的定位机构、翻转机构、压紧机构和运动焊接机构。定位机构包括第一滑台气缸和安装于第一滑台气缸滑动端的定位气爪;翻转机构包括与定位气爪相适配的翻转气爪、旋转驱动单元和用于带动翻转气爪将极耳输送至压紧机构的第二滑台气缸,旋转驱动单元带动翻转气爪翻转极耳;压紧机构包括相对安装于电芯输送线两侧的推进气缸和焊接压板,推进气缸用于推动电芯并将极耳夹置于电芯和焊接压板之间;运动焊接机构焊接头用于焊接极耳。本发明提供的集流盘焊接装置,可全自动实现集流盘焊接,节省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焊接一致性、提升焊接质量,满足锂电池大规模生产需求。

    一种电池测试夹具、多通道自动切换的测试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79265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104171.X

    申请日:2022-09-09

    Inventor: 丛长波 何隽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电池测试夹具、多通道自动切换的测试方法和系统,涉及电池测试领域。电池测试夹具与控制器通信连接,与测试机电连接,且电池测试夹具包括夹持控制模块、多个第一测试元件以及与每个第一测试元件相对设置的第二测试元件,该夹持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控制器发送的夹持指令的情况下,控制电池测试夹具夹持多个待测试电池,以使每个第一测试元件与对应的待测试电池的第一电极接触,相应的第二测试元件与对应的待测试电池的第二电极接触;根据测试机输出的电流对待测试电池进行测试。通过该电池测试夹具可实现测试机对待测试电池的测试,因此可避免人工手动对电池进行测试,提高电池测试效率,同时保证电池测试的安全性。

    一种Mylar膜上料装置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192712U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320081484.1

    申请日:2023-0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芯装配技术领域,提供一种Mylar膜上料装置,包括:第一载具机构,用于承载底托片;第二载具机构;转运机构和上料机构,上料机构包括第一框架、第一吸盘组件和第二吸盘组件;转运机构包括两条输送线、第一承载盘和第二承载盘;第一框架横跨在第一载具机构、第二载具机构、第一承载盘和第二承载盘之上,第一吸盘组件和第二吸盘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框架上,第一承载盘与第二承载盘分别设置在两条输送线上,第一承载盘和第二承载盘均可沿输送线的输送方向移动;热熔机构,设置在输送线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Mylar膜上料装置,无需人工即可将Mylar膜热熔在底托片上,不仅提升了加工效率而且保证了工艺的成品率。

    一种端板输送线及端板输送涂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855486U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022219141.6

    申请日:2020-09-30

    Inventor: 冉昌林 孟昌 何隽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端板输送线及端板输送涂胶装置。端板输送线沿着端板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依次形成有第一输送段和第二输送段;第一输送段用于与端板下料机构对接,第二输送段在远离第一输送段的方向上为朝上倾斜设置;端板输送线设置有防滑结构,防滑结构用于防止第二输送段上的端板下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端板输送线通过第一输送段来与端板下料机构对接,通过降低第一输送段的高度,能有效避免端板下料机构的上料口的离地高度过高的问题,并且,端板输送线设置有防滑结构,能防止第二输送段上的端板下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