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力矩前馈的脉冲冲击自激励的模态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5968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757408.7

    申请日:2024-06-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力矩前馈的脉冲冲击自激励的模态分析方法,包括:在伺服电机速度控制模式下,基于外部编码器给伺服电机发出指令让电机输出力矩,产生脉冲冲击序列作为激励源,激励机床结构,使机床结构产生振动响应;收集机床结构产生的振动响应信号;基于工作模态分析理论从振动响应信号中获取机床的模态参数。本发明方法利用伺服电机产生的脉冲冲击序列作为激励源,输入激励的能量和带宽更加充分,能够激起机床结构的全部振型,获得较好的模态参数,此外,伺服电机输出的脉冲冲击是一种前馈激励,抗干扰能力强,且该激励可以被实际测得,无需近似转换,能够反映真实的响应情况。

    一种机床整机全空间振动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01028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019174.6

    申请日:2024-01-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床可视化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机床整机全空间振动可视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将机床拆分为多个子部件,对每个子部件按照预设的网格单元质量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并在每个网格单元中设置测点;S2对每个子部件进行锤击实验,根据每个所述测点测量获得每个网点的振动计算获得各个子部件的模态参数和频响函数,利用各个子部件的频响函数计算获得整个机床在任意位置下的频响函数;S3利用机床在任意位置下的频响函数计算各个子部件的有限元网格节点的振动响应,利用各个节点的振动响应实现机床在任意位置下模态振型的可视化。通过本发明,解决不能从机理上求解机床任意位置的模态信息的问题。

    一种伺服进给系统摩擦模型参数的在线辨识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84695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946795.5

    申请日:2024-12-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伺服进给系统分析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伺服进给系统摩擦模型参数的在线辨识方法及设备,步骤为:(1)在传统摩擦模型上增加了位置相关项h(x)以得到伺服进给系统的摩擦模型;(2)基于实验数据获取不同速度位置下伺服驱动系统摩擦力矩的实验Stribeck曲线;(3)将实验数据对应的不同位置x与不同速度v输入摩擦模型,所述摩擦模型拟合得到摩擦模型参数及拟合Stribeck曲线,同时采用粒子群算法对摩擦模型参数进行调整,直到找到使实验Stribeck曲线与拟合Stribeck曲线之间误差最小的摩擦模型参数;(4)采用递归最小二乘法对摩擦模型参数进行实时修正,实现摩擦模型参数的实时辨识。本发明提高了精度。

    一种速度关联下机床整机频响函数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27076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16600.9

    申请日:2024-09-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装备结构动力学分析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速度关联下机床整机频响函数的获取方法及系统,步骤为:S1,基于力锤法对机床随动部件进行实验模态分析,锤击力作为输入,机床随动部件上的加速度传感器信号作为输出,获取机床随动部件静止下的频响函数;S2,基于伺服电机和机床移动部件末端编码器,电机扫频信号作为输入,编码器位置反馈的角度变化作为输出,在机床不同运行速度下进行扫频测试以获取机床移动部件不同运行速度下的频响函数;S3,将机床随动部件静止下的频响函数与机床移动部件不同运行速度下的频响函数相结合以得到机床整机在不同速度下的频响函数。本发明可自动获取处于运行状态下的机床整机频响函数。

    一种装配体全空间模态参数的辨识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03619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68563.8

    申请日:2024-01-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装备结构的动力学分析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装配体全空间模态参数的辨识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装配体划分为通过少量单点结合部进行连接的固定部件及可移动部件;(2)获得装配体在固定部件与可移动部件初始连接状态下的模态参数;(3)利用获得的模态参数及连接状态解耦出相对连接刚度;(4)利用所述模态参数及相对连接刚度计算出自结构的自由模态频率和对应的子结构振型;(5)基于所述相对连接刚度及所述子结构振型计算出固定部件及可移动部件在任意组合位置下的模态参数,进而得到装配体全空间的模态参数。本发明弥补了子结构自由模态信息不易获取和装配体全空间模态测试复杂困难的缺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