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接口及充电插头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654258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810698512.8

    申请日:2018-06-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接口及充电插头。该充电接口,包括充电插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充电插座内的第一散热风道,所述第一散热风道连接一鼓风机,所述第一散热风道的一端对应所述充电插座的连接端子布置,当所述充电插座与充电插头插接配合时,所述第一散热风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插头内的第二散热风道连通,所述鼓风机通过所述第一散热风道向所述充电插座的连接端子吹风散热,且通过所述第二散热风道向所述充电插头的连接端子吹风散热。该充电接口在充电过程中,提高所述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座的连接处的传热速率,降低了所述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座的连接处的温度,避免对充电接口以及充电插头的损坏。

    充电接口及充电插头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54258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810698512.8

    申请日:2018-06-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接口及充电插头。该充电接口,包括充电插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充电插座内的第一散热风道,所述第一散热风道连接一鼓风机,所述第一散热风道的一端对应所述充电插座的连接端子布置,当所述充电插座与充电插头插接配合时,所述第一散热风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插头内的第二散热风道连通,所述鼓风机通过所述第一散热风道向所述充电插座的连接端子吹风散热,且通过所述第二散热风道向所述充电插头的连接端子吹风散热。该充电接口在充电过程中,提高所述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座的连接处的传热速率,降低了所述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座的连接处的温度,避免对充电接口以及充电插头的损坏。

    第一、第二充电连接件以及充电枪、车辆和充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014955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710944267.X

    申请日:2017-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第一、第二充电连接件以及充电枪、车辆和充电系统,第一充电连接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冷却管路,所述第一冷却管路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冷却管路包括:容纳室,所述容纳室内可容纳有冷却介质,所述容纳室的一端敞开且设置有凸起柱,所述容纳室的所述一端设置有漏液孔,所述漏液孔围绕所述凸起柱设置。由此,通过设置容纳室,可以使得第一冷却管路容纳有冷却介质,从而可以有效降低第一接线端子的工作温度,而且通过设置凸起柱,可以使得第一冷却管路能够与第二冷却管路有效对接,而且充满冷却介质,从而可以车辆的充电安全性。

    充电桩以及车辆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14947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710919588.4

    申请日:2017-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桩以及车辆,充电桩包括:桩体;充电连接件,所述充电连接件设置有对接部,所述充电连接件还连接有充电线;风冷室,所述风冷室固定在所述桩体上且所述对接部伸入所述风冷室内;空调,所述空调的出风口与所述风冷室相连通。由此,通过空调、风冷室和充电连接件的配合,能够有效解决接线端子发热问题,也能够改善充电连接件散热性差的问题。

    第一、第二充电连接件以及充电枪、车辆和充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014955B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1710944267.X

    申请日:2017-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第一、第二充电连接件以及充电枪、车辆和充电系统,第一充电连接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冷却管路,所述第一冷却管路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冷却管路包括:容纳室,所述容纳室内可容纳有冷却介质,所述容纳室的一端敞开且设置有凸起柱,所述容纳室的所述一端设置有漏液孔,所述漏液孔围绕所述凸起柱设置。由此,通过设置容纳室,可以使得第一冷却管路容纳有冷却介质,从而可以有效降低第一接线端子的工作温度,而且通过设置凸起柱,可以使得第一冷却管路能够与第二冷却管路有效对接,而且充满冷却介质,从而可以车辆的充电安全性。

    充电装置以及车辆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014949B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1710919682.X

    申请日:2017-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装置以及车辆,充电装置包括:壳体;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第一密封室,所述第一密封室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密封室用于容纳液态金属;第一储液罐,所述第一储液罐内储存有所述液态金属且与所述第一密封室连通;第一泵体,所述第一泵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室和所述第一储液罐之间。由此,通过设置第一泵体来控制液态金属流入和流出密封室,可以将充电枪侧液态金属在充电时刻泵入到密封室内,也可以减轻充电工的工作量,同时,还可以避免人为操作不当导致液态金属漏液问题。

    充电桩以及车辆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014947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710919588.4

    申请日:2017-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桩以及车辆,充电桩包括:桩体;充电连接件,所述充电连接件设置有对接部,所述充电连接件还连接有充电线;风冷室,所述风冷室固定在所述桩体上且所述对接部伸入所述风冷室内;空调,所述空调的出风口与所述风冷室相连通。由此,通过空调、风冷室和充电连接件的配合,能够有效解决接线端子发热问题,也能够改善充电连接件散热性差的问题。

    充电连接件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014954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710944187.4

    申请日:2017-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连接件,充电连接件包括:第一壳体、接线端子、冷却管路、充电线束和冷却室,所述接线端子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冷却管路绕设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充电线束与所述接线端子相连;所述冷却室靠近所述充电线束设置,所述冷却室与所述冷却管路连通,所述冷却室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后侧。由此,冷却管路可以有效带走接线端子和第一壳体处的热量,从而可以避免出现接线端子过热的现象,进而可以保证车辆的充电安全性。而且由于冷却室与充电线束靠近,这样冷却室可以用于与充电线束进行热交换,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充电线束的温度,进而可以进一步地降低接线端子的工作温度。

    充电连接件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14954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710944187.4

    申请日:2017-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连接件,充电连接件包括:第一壳体、接线端子、冷却管路、充电线束和冷却室,所述接线端子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冷却管路绕设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充电线束与所述接线端子相连;所述冷却室靠近所述充电线束设置,所述冷却室与所述冷却管路连通,所述冷却室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后侧。由此,冷却管路可以有效带走接线端子和第一壳体处的热量,从而可以避免出现接线端子过热的现象,进而可以保证车辆的充电安全性。而且由于冷却室与充电线束靠近,这样冷却室可以用于与充电线束进行热交换,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充电线束的温度,进而可以进一步地降低接线端子的工作温度。

    充电装置以及车辆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14949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710919682.X

    申请日:2017-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装置以及车辆,充电装置包括:壳体;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第一密封室,所述第一密封室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密封室用于容纳液态金属;第一储液罐,所述第一储液罐内储存有所述液态金属且与所述第一密封室连通;第一泵体,所述第一泵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室和所述第一储液罐之间。由此,通过设置第一泵体来控制液态金属流入和流出密封室,可以将充电枪侧液态金属在充电时刻泵入到密封室内,也可以减轻充电工的工作量,同时,还可以避免人为操作不当导致液态金属漏液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