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57230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1910563881.0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 华中农业大学
IPC: C12M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着生藻类的采集装置,包括从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采集机构、网兜、样品收集器,所述采集机构设有上开口与下开口,所述网兜呈倒钟形设置、且其设有上开口与下开口,所述采集机构的上开口设有呈弧形凸出的采集端,所述采集机构的下开口与所述网兜的上开口可拆卸地密闭连接,所述网兜的下开口与所述样品收集器的上部密闭连接;所述采集机构上还设有旋转机构与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通过旋转机构与所述采集机构铰接。本采集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清洗样品简便,可拆卸折叠,便于携带,能满足野外对着生藻类进行采样的需求,是一款适合用于野外水生生物监测的采样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821645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554918.4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河流鱼类索饵场营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前期调查;S2、索饵场营造地址的选择;S3、生态沟渠布设;S4、底质改造;S5、河岸带微生境营造:在目标河道段的一侧或两侧缓坡滩地上设有呈阵列分布的潜坝群,潜坝呈“C”型,在同一个潜坝群中,所有的潜坝开口均朝向与潜坝群距离较近的河岸,相邻两排的潜坝交错分布;S6、植物群落恢复。本发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可在营造鱼类索饵生境的同时,拦截局部区域面源污染,降低入河污染负荷,更好的促进鱼类资源的保护与维持,有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河流水生态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608449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106041.8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IPC: E02F5/28 , B01D29/35 , B01D29/96 , B01D29/37 , F16F15/0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渠渠壁青苔去除装置,包括收集车、伸缩机构和清理机构,收集车顶部活动铰接有盖板,盖板的开启端顶部安装有第一把手,收集车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推架,清理机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清理槽和收纳槽,清理槽与收纳槽之间开设有将二者连通的连通槽,清理槽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刮板,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收集车和清理机构,将清理机构置于水渠渠壁上,收集车置于岸上,操作人员通过推动收集车带动清理机构沿着水渠渠壁移动,通过刮板将渠壁上的青苔刮除,并且刮除青苔收集在滤网中,提高水渠渠壁青苔的去除效率,且刮下的青苔便于收集处理,青苔不会被水流冲走,避免污染水渠的水质,青苔去除清理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281089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493945.1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漂浮植物的定量采集装置,包括操控机构、伸缩杆、执行机构和采集网箱,操控机构包括手柄组件和传动绳,手柄组件可控制绳索的长度以及绳索的移动,执行机构包括执行爪、执行支架、拉簧和拉绳,执行爪可开合,拉簧拉动执行爪复位,采集网箱包括网箱支架和网箱本体,网箱本体呈方形,网箱本体的顶部通过网箱支架固定于伸缩杆的下部上,两执行爪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执行侧壁和第二执行侧壁的中央连接。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操作简便,可减小劳动强度,便于携带,是一款适合用于野外水生生物监测的采样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07869134A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711327123.6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巢式生态护岸系统及其建构方法,该系统包括斜披式护岸基础和沿斜坡式护岸基础自下而上码放的N层鱼巢,N层鱼巢整体为台阶式结构,每层鱼巢由多个鱼巢单元体预制件沿斜坡式护岸基础长度方向依次连接而成,所述的鱼巢单元体预制件为混凝土框架式结构,鱼巢单元体预制件包括顶板和底座,鱼巢单元体预制件内设有附着基质,各层鱼巢与斜坡式护岸基础之间的空隙以及各层鱼巢的底部上均放置有鹅卵石。该系统的构建方法如下:1、鱼巢单元体预制件的预制;2、开挖基槽;3、鱼巢单元体预制件的码放与安装;4、覆土;5、草本植物的栽种。该系统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便于鱼类繁衍、栖息。该系统的构建方法简单,构建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6337394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841657.X
申请日:2016-09-22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 E02B3/12 , A01G17/005 , A01G22/00 , E02B3/127 , E02B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山区河流特点的河岸生态修复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设于河岸斜坡面的阶梯式石笼、设于阶梯式石笼与河岸之间空隙的回填土层或生态袋,阶梯式石笼灌泥浆后喷播草种形成草种层,阶梯式石笼的底部为碎石基础层,阶梯式石笼的底部外侧铺设有抛石护脚,生态袋上播种有草本植物,阶梯式石笼上部的河岸栽种有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本发明针对山区河流特点,提供一种适用于山区河流特点的河岸生态修复装置及方法,其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具有稳固河岸、为微生物和水生生物提供多孔隙生境的作用,同时通过营造河岸带植物适宜生长环境,恢复植物群落以拦截、吸收来自周边居民点和农田的非点源污染负荷,起到保护河流水质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125163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110386287.2
申请日:2011-11-29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消落带时空特异性改善水库水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消落带反坡梯田整地;(2)植物栽种;(3)植物收获与利用:对试验区的桑、马唐、牛鞭草、鬼针草、狗牙根进行人工收割用作青饲料喂养牲畜,所有植物在不同生长期均可收割用于沼气池发酵。本发明利用缓坡消落带土地的生产潜力,筛选种植适合消落带环境的经济植物,植物生长可有效吸收土壤中的氮、磷及其他污染物,再通过植物的收获利用,降低土壤污染负荷,同时避免植物死亡或茎叶腐烂对水体造成二次累积性污染;在消落带淹没时,在水土界面发生生源要素转化,减轻土壤氮、磷及其他污染物释放对水体的污染,或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及其他污染物,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160611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1811202893.2
申请日:2018-10-16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IPC: C02F3/32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山区小流域非点源污染收集处理的多级生态塘系统,多级生态塘系统沿着河流走向构建于河道的一侧,多级生态塘系统包括集水单元和多级生态塘单元,集水单元包括集水池、河水连接沟渠、污水收集沟渠和生态引水沟渠,河水连接沟渠的两端分别与河道和集水池连通,污水收集沟渠依山自上而下布设,污水收集沟渠下端与集水池连通,多级生态塘单元包括沉淀池、砾石床和多级串联稳定塘单元,生态引水沟渠的两端分别与集水池和沉淀池连通,沉淀池与砾石床连通,砾石床与多级串联稳定塘单元连通,多级串联稳定塘单元与河道连(56)对比文件CN 202730934 U,2013.02.13CN 204675969 U,2015.09.30CN 205348113 U,2016.06.29CN 209065541 U,2019.07.05KR 20110117857 A,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CN11704971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29897.6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的促进河流附着生物多样性提升的微生境结构,包括木桩、种植槽、填充卵石、混合基质、水生植物;该结构总体呈“V”形,顶角110°,外围采用木桩固定,安装时木桩在河床以上出露部分不超过50cm,深入河床以下部分不低于120cm,内部填充鹅卵石,并设置有穿孔竹筒材质的水生植物种植槽,种植槽内部填充河砂和草碳土混合物,种植沉水植物;本发明能够有效促进水体中附着生物多样性提升,增强河流自然净化能力,并且微生境结构内部填充有鹅卵石,能够为河流中的鱼类等水生动物提供索饵、栖息生境,有利于河流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增强河流自然净化能力,提升河流的生态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141877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55914.3
申请日:2020-01-18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 华中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淹水耐受性实验操作平台,包括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平台,所述框架上安装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上设有缆绳,所述缆绳一端与所述卷扬机固定连接、其另一端沉入水中,所述缆绳上设有刻度环与测试位,待测植物置于所述测试位内;所述平台下固定安装有多个浮桶,所述平台上还设有锚,所述锚通过柔性连接件与所述平台连接。本操作平台省时省力易于操作,抗风浪能力强,安全性高,可设置多个测试位,测试效率高,精确度高,成本低,施工简单,结实耐用,可拆卸并重复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