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19045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303366.7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注浆式联合增压式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的方法,通过将排水板和增压管预埋在散体材料桩中,增压管在后续作为注浆管,减少打桩次数,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而且能减少对土体结构性扰动及产生的涂抹效应,从而降低对径向渗透系数变化及径向固结效率的影响;本发明不使用土工袋装散体材料,可以避免现有技术联合真空预压阶段在土工袋周围形成局部淤堵区的问题;本发明在散体材料桩的基础上采用前期抽真空联合交替式增压和后期联合负压注浆的方式,增大土体径向渗透系数,不仅可以在加固前期提高真空传递效率,而且在后期可以提升注浆效果,有效提升软土的强度并使散体材料桩与周围土体形成有效结合的复合地基。
-
公开(公告)号:CN115419045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303366.7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注浆式复合地基联合增压式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的方法,通过将排水板和增压管预埋在散体材料桩中,增压管在后续作为注浆管,减少打桩次数,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而且能减少对土体结构性扰动及产生的涂抹效应,从而降低对径向渗透系数变化及径向固结效率的影响;本发明不使用土工袋装散体材料,可以避免现有技术联合真空预压阶段在土工袋周围形成局部淤堵区的问题;本发明在散体材料桩的基础上采用前期抽真空联合交替式增压和后期联合负压注浆的方式,增大土体径向渗透系数,不仅可以在加固前期提高真空传递效率,而且在后期可以提升注浆效果,有效提升软土的强度并使散体材料桩与周围土体形成有效结合的复合地基。
-
公开(公告)号:CN111562283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530816.0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开都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量测渠道全断面冻胀变形的仪器及其测量安装方法,该仪器以基准桩为不动点,通过自动测量平铺于渠道全断面的测量模块读数,实现对渠道整个断面冻胀变形的实时测量,通过实测的数据,基于各测量模块的几何关系,即可算出渠道全断面的冻胀变化量;本发明的仪器不破坏被测土体的原始状态,利用测量模块直接量测原状土体表面的冻胀变形,并将测量数据实时地记录到控制系统中,可保证监测的准确性、实时性,克服间接测量带来的误差。本发明设计合理、工艺简单、易于加工、主要配件价格低廉,从而使得该全断面冻胀变形仪器具备较高的成本优势,该全断面冻胀变形仪器适用性广,数据传输方式灵活多样,安装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1458062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0278352.9
申请日:2020-04-1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黑龙江省三江工程建设项目服务中心
Abstract: 一种自动量测冻胀力仪器,由锚固部分、量测部分和采集发布部分组成,所述量测部分包括三个集测量冻胀力和温度的于一体的测力模块;所述锚固部分由锚头、连接锚杆和安装板组成,所述锚头为一端带有尖锥状钻头的金属杆,金属杆的外壁上布有若干弹簧片;安装板包括顶板和垂直于顶板的两个相邻侧底板;所述连接锚杆一端和锚头连接,另一端和安装板连接;所述三套测力模块分别设置于顶板和两个侧底板上,测量三维方向的冻胀力;所述采集发布部分用于控制三个测力模块依次进行测量,控制信息传输进行数据传输。本发明能长期自动测量输水渠道的三维冻胀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551154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22036.X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淮安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中心
Inventor: 张桂荣 , 姜宝莹 , 何宁 , 陈海宽 , 贾璐 , 李登华 , 孔洋 , 张贤 , 李欣然 , 谭瑞琪 , 周彦章 , 汪璋淳 , 钱亚俊 , 何斌 , 林程 , 石川 , 王文轩 , 谢雨廷 , 尹祥 , 钱逸
IPC: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种植密度及深度的根‑土复合体粘聚力增量计算方法,包括确定植物实际种植密度;测得不同种植密度和计算深度下根‑土复合体的粘聚力增量;获得植物根系生长最大深度以及计算深度处横截面内所有的根径;获得植物的单根根系的抗拉强度,记录根径对应的单根植物根系抗拉强度的数值;计算深度处根‑土复合体横截面单位面积根束抗拉强度;最终用线性拟合方式得到根‑土复合体粘聚力增量的计算公式。本发明综合地考虑了植物种植密度和计算深度对根‑土复合体粘聚力增量的影响,解决了现有技术未考虑不同种植密度及计算深度,导致计算得到的根‑土复合体粘聚力增量计算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66028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46188.8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淮安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中心
Inventor: 张桂荣 , 何宁 , 姜宝莹 , 谢亚军 , 陈中原 , 张贤 , 李登华 , 孔洋 , 汪璋淳 , 周彦章 , 何斌 , 谭瑞琪 , 李欣然 , 石川 , 王文轩 , 谢雨廷 , 刘中仪 , 梅聚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大型原位直剪仪及原位剪切试验控制系统,属于岩土工程测试的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模块、水平加载模块、垂直加载模块、移动控制模块、传感采集模块、剪切盒、加载块和地桩及与直剪仪相连的连接件,且由原位剪切试验控制系统进行控制,通过本发明,实现了对可移动式大型原位直剪仪的操控,控制剪切试验的试验过程和采集剪切力‑剪切位移等信息,便于直剪仪自身的移动,避免直剪仪在剪切试验过程中对原状土体的扰动,减少试验土样损失,实时监测和记录土体的受力和位移情况,使原位试验结果更加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770862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028424.2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淮安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中心
IPC: G06F18/23 , G06F18/10 , G06F18/22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乏数据背景下大坝监测历史数据填补方法,包括:获取监测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数据与时间序列关联,形成以相同时间单位的时间序列数据;识别预处理后的数据存在缺失的测点,作为目标缺失测点,并利用十字线法选定同源测点;利用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对目标缺失测点和同源测点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解;分别以各缺失分量为距离起点,分解分量为距离终点计算相似距离,并以得到的相似距离进行排序、将目标测点分量和计算距离分量进行聚合整合;将聚类函数集输入至预测模型中;将预测分量叠加到目标缺失测点的本征模函数分量上。本发明具有更适用于中小型水库大坝缺失值填充、前置数据少、预测精度高,适用性更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70862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28424.2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淮安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中心
IPC: G06F18/23 , G06F18/10 , G06F18/22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乏数据背景下大坝监测历史数据填补方法,包括:获取监测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数据与时间序列关联,形成以相同时间单位的时间序列数据;识别预处理后的数据存在缺失的测点,作为目标缺失测点,并利用十字线法选定同源测点;利用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对目标缺失测点和同源测点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解;分别以各缺失分量为距离起点,分解分量为距离终点计算相似距离,并以得到的相似距离进行排序、将目标测点分量和计算距离分量进行聚合整合;将聚类函数集输入至预测模型中;将预测分量叠加到目标缺失测点的本征模函数分量上。本发明具有更适用于中小型水库大坝缺失值填充、前置数据少、预测精度高,适用性更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458062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78352.9
申请日:2020-04-1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黑龙江省三江工程建设项目服务中心
Abstract: 一种自动量测冻胀力仪器,由锚固部分、量测部分和采集发布部分组成,所述量测部分包括三个集测量冻胀力和温度的于一体的测力模块;所述锚固部分由锚头、连接锚杆和安装板组成,所述锚头为一端带有尖锥状钻头的金属杆,金属杆的外壁上布有若干弹簧片;安装板包括顶板和垂直于顶板的两个相邻侧底板;所述连接锚杆一端和锚头连接,另一端和安装板连接;所述三套测力模块分别设置于顶板和两个侧底板上,测量三维方向的冻胀力;所述采集发布部分用于控制三个测力模块依次进行测量,控制信息传输进行数据传输。本发明能长期自动测量输水渠道的三维冻胀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27257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77133.0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浙江海洋大学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河海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量密度理论的深埋隧道围岩压力拱范围确定方法,包括:建立隧道计算模型;设置能量密度计算公式;设置模型开挖过程和开挖不平衡力精度;导出计算后的详细.dat文件至Tecplot软件中,将模型隧道开挖前、后的能量密度计算结果可视化;并根据内、外边界曲线确定压力拱范围。本发明根据能量密度变化扰动范围来确定围岩压力拱内、外边界,避免了现阶段压力拱的定义和边界确定方法均依赖于围岩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同时该方法可消除主应力矢量偏转程度的判定争议问题,利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快速有效的获得围岩压力拱内、外边界范围,还可观察三维压力拱随隧道开挖的演化规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