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75931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61958.X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协同驱动的水工建筑系统失效路径识别和计算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多源实测信息,确定随机变量统计特性;根据随机变量统计特性构建有限元模型;采用随机方法生成随机变量集对,通过有限元仿真得到水工建筑物在不同随机变量设定下的结构响应量,根据结构响应量计算事件可靠度;采用改进分支限界法依据事件可靠度结果识别失效路径与模式,拟合得到每一失效模式的响应面函数,基于响应面函数计算系统失效概率;考虑各失效模式的相关性,通过矩阵法计算系统的整体失效概率。本发明整合多源实测信息、构建有限元模型、基于事件可靠度识别失效路径及统筹各失效模式算出失效概率,使得失效概率贴合真实工况,增强计算的准确性与全面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49779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641933.4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433 , G06F18/23 , G01B2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挖方膨胀土渠道边坡潜在滑动面判定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利用测斜管采集膨胀土渠道边坡的内部变形数据,对同一横截面上每一测斜管上每一测点的变形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均衡后的各个测斜管上各个测点的变形数据;根据变形数据计算不同测点变形的整体相似程度;基于不同测点变形的整体相似程度对同一测斜管上的测点进行聚类分区;对于同一横截面上不同测斜管上的测点,根据各个测斜管上测点的聚类分区数进行划分,并计算局部异常系数,通过局部异常系数确定潜在滑动面通过的测点,得到渠道边坡的潜在滑动面。本发明具有可
-
公开(公告)号:CN119578908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39716.8
申请日:2025-02-0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G06Q50/08 , G06N3/048 , G06N3/0499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理数据协同驱动的大坝安全性态智能诊断方法与系统,方法包括采集环境量数据、大坝变形数据及其对应的监测点坐标;构建PINN模型,包括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输入层接收采集的数据,输出层输出变形分量的预测值;对PINN模型进行训练,通过最小化综合损失函数调整PINN模型的权重和偏置,综合损失函数包括数据驱动损失函数、物理约束损失函数和边界条件损失函数;使用训练好的PINN模型对变形场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与监控指标进行对比得到异常区域,对异常区域进行异常诊断。本发明通过机理数据协同作用,既保证模型预测遵循物理规律,又能够更好地拟合实际监测数据,实现高精度的大坝安全性态预测与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17721859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79321.6
申请日:2024-02-1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太仓市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 南京市高淳区水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层土地基中防渗结构缺陷和深度检测系统及方法,成层土地基包括地面、地基和防渗结构,检测系统包括电场源装置、探测装置和探测孔,电场源装置包括对称布置于防渗结构的两侧的正电极和负电极;探测装置用于采集处于电场环境中的地基的电信号;探测孔设置于地基中,且探测孔沿着防渗结构的深度方向延伸布置,在探测探头被压入探测孔内的过程中采集沿探测孔深度方向分布的电场真实值,并根据电场真实值与计算得到的电场背景值获得防渗结构深度和/或质量缺陷位置。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检测系统费时费力费钱、无法适用成层土地基、易误判、不能实现防渗结构深度检测等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以及易于推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72553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172380.0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马泽锴 , 娄本星 , 沈振中 , 罗翔 , 沈心哲 , 李强 , 叶伟 , 俞扬峰 , 李星 , 徐力群 , 甘磊 , 顾昊 , 李东泽 , 杨江寅 , 鞠鲁忆 , 刘子茜 , 龙灿灿
IPC: G06F18/2433 , G06F18/23 , G06F18/22 , G06Q50/06 , G06Q50/08 , G01D21/02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闸变形多测点联合诊断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库模块、聚类分区模块和诊断分析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收集水闸上/下游水位、水闸建筑物混凝土内部温度、水温和结构变形数据;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数据采集模块的监测数据;聚类分区模块用于分析各变形测点的变化特征,并划分水闸为不同的区域;诊断分析模块包括单测点诊断分析和多测点联合诊断分析两个子模块,多测点联合诊断分析子模块用于融合区域内多个测点的诊断结果,并对区域变形性态进行综合诊断。该系统智能化程度高,对水闸健康状态诊断精准,解决了传统单测点方法易受偶然因素影响、诊断准确率性差等问题,有效避免了对水闸变形性态的误判。
-
公开(公告)号:CN11772185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410179321.6
申请日:2024-02-1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太仓市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 南京市高淳区水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层土地基中防渗结构缺陷和深度检测系统及方法,成层土地基包括地面、地基和防渗结构,检测系统包括电场源装置、探测装置和探测孔,电场源装置包括对称布置于防渗结构的两侧的正电极和负电极;探测装置用于采集处于电场环境中的地基的电信号;探测孔设置于地基中,且探测孔沿着防渗结构的深度方向延伸布置,在探测探头被压入探测孔内的过程中采集沿探测孔深度方向分布的电场真实值,并根据电场真实值与计算得到的电场背景值获得防渗结构深度和/或质量缺陷位置。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检测系统费时费力费钱、无法适用成层土地基、易误判、不能实现防渗结构深度检测等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以及易于推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47593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61958.X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协同驱动的水工建筑系统失效路径识别和计算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多源实测信息,确定随机变量统计特性;根据随机变量统计特性构建有限元模型;采用随机方法生成随机变量集对,通过有限元仿真得到水工建筑物在不同随机变量设定下的结构响应量,根据结构响应量计算事件可靠度;采用改进分支限界法依据事件可靠度结果识别失效路径与模式,拟合得到每一失效模式的响应面函数,基于响应面函数计算系统失效概率;考虑各失效模式的相关性,通过矩阵法计算系统的整体失效概率。本发明整合多源实测信息、构建有限元模型、基于事件可靠度识别失效路径及统筹各失效模式算出失效概率,使得失效概率贴合真实工况,增强计算的准确性与全面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0779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360312.9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挖方膨胀土渠坡的联合排水护坡体系及一体化施工方法,包括排水系统和护坡体系,排水系统由深层排水系统和浅层排水系统构成,深层排水系统由降水井、斜仰排水管组成,浅层排水系统由复合三维排水垫层、纵横排水沟、排水管组成;护坡体系由植被和混凝土拱圈组成,本发明综合利用各种排水措施功能,采用浅层深层排水系统共同构成一套联合排水系统,通过设计参数计算优化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采用相适配的预制模块化、一体化施工方法,做到浅层、深层排水系统与护坡体系有机结合。各结构组成分工明确,并具有结构新颖、节省作业面、施工一体化、便于维修管理等优点,特别适用于深挖方膨胀土渠坡。
-
公开(公告)号:CN116516898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789985.X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地下水挖方渠道边坡排水体系及施工方法,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渠底、一级边坡和二级边坡,渠底和一级边坡配合形成过水断面,渠底底部以及一级边坡后部设置有联通的底部换填区和斜坡换填区,渠底下方设置有第一排水管路子系统,第一排水管路子系统用于将底部换填区以下的地下水排出至渠道内;一级边坡后部设置有第二排水管路子系统,第二排水管路子系统用于将斜坡换填区以下的地下水排出至渠道内;排水暗沟内设置有第三排水管路子系统和竖向集水井,第三排水管路子系统将斜坡换填区以上的地下水排出至渠道内,竖向集水井用于地下水位测压和排水。本发明具有明确合理的排水分布,地下水排出顺畅,渠道运行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651689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789985.X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地下水挖方渠道边坡排水体系及施工方法,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渠底、一级边坡和二级边坡,渠底和一级边坡配合形成过水断面,渠底底部以及一级边坡后部设置有联通的底部换填区和斜坡换填区,渠底下方设置有第一排水管路子系统,第一排水管路子系统用于将底部换填区以下的地下水排出至渠道内;一级边坡后部设置有第二排水管路子系统,第二排水管路子系统用于将斜坡换填区以下的地下水排出至渠道内;排水暗沟内设置有第三排水管路子系统和竖向集水井,第三排水管路子系统将斜坡换填区以上的地下水排出至渠道内,竖向集水井用于地下水位测压和排水。本发明具有明确合理的排水分布,地下水排出顺畅,渠道运行安全可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