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2163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80220.7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5/115 , G01N33/569 , G01N33/68 , A61K31/7088 , A61K47/54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副溶血性弧菌耐热直接溶血素毒性的多价适配体,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核酸适配体Ap3进行截短,得到了一些列亲和力提升的核酸适配体Ap3‑1至Ap3‑4,进一步的,通过对Ap3‑4末端固定进行末端固定,得到了亲和力、热稳定性以及酶切稳定性进一步提升的核酸适配体Ap3‑5。将所得核酸适配体用于抑制TDH的溶血毒性以及细胞毒性,结果显示Ap3‑5的溶血率抑制效果,以及细胞毒性抑制效果相较于Ap3以及Ap3‑4均出现明显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770590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131191.0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33/5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化学/比色双模式传感器及其制备和应用。该传感器将P‑CeO2NR@Mxene与互补链通过静电吸附结合,得到P‑CeO2NR@Mxene/互补链;同时将m‑TDN修饰到电极上,捕获P‑CeO2NR@Mxene/互补链。当环境中存在MG时,由于MG与适配体亲和力更强,P‑CeO2NR@Mxene/互补链被替换游离于溶液中,电极表面的导电材料减少,电化学信号减弱。通过引入只能剪切单链核酸的核酸外切酶I,MG被释放,MG与下一个适配体结合,从而进行靶标循环,此时掉落更多的P‑CeO2NR@Mxene/互补链,电信号进一步减弱,收集溶液中P‑CeO2NR@Mxene可进行比色测定。双信号模式不仅允许对干扰进行内部校正,而且有效地扩大了检测范围,在MG检测中提供高灵敏度、简单、准确和可视化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64600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468167.6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5/115 , G01N33/569 , A61K31/7088 , A61P31/04 , C12N1/20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单增李斯特氏菌感染的稳固的G‑四链体适配体,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适配体GA8与单增李斯特菌的Kd值为24.98nM,与InlA的Kd值为15.48nM,并且,其具有良好的血清稳定性和酶切稳定性。本发明所述G‑四链体适配体GA8能够简单、迅速、灵敏地识别、结合并抑制内毒素A的功能。本发明提供的核酸适配体在阻止、竞争和替代模式均能显著抑制单增李斯特氏菌对肠上皮细胞的黏附作用。与蛋白类的抗体相比,优化后的具有稳固的G‑四链体结构的适配体更加稳定;适配体可直接体外合成、标记,因此不需要标记的二抗,使得操作更为简单、迅速;适配体的合成成本较抗体制备成本低,周期短。
-
公开(公告)号:CN115711870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432825.1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色碳量子点的纸基微流控检测抗生素的方法,属于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将纸基微流控芯片检测技术与荧光纳米材料生物传感平台相结合,可应用于同时可视化检测三种抗生素,并通过结合生物识别分子,使检测方法具有更好的特异性,能够解决以往需专业人员操作和依赖大型检测仪器的问题,实现快速检测,同时该芯片的制造方法简单、成本低、便携,适用于现场实时检测。
-
-
公开(公告)号:CN11490814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575125.1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Q1/6825 , G01N33/74 , G01N33/58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17β‑雌二醇的生物传感器与应用。本发明所述生物传感器包括劈裂探针STWS‑a,STWS‑b以及AuNPs@track hairpin。所述生物传感器存在17β‑雌二醇的条件下,17β‑雌二醇特异性诱导STWS‑a和STWS‑b组装成STWS,使两个探针尾部的E6‑a和E6‑b紧密接近,形成完整的E6‑DNAzyme序列,并与AuNPs@trackhairpin杂交,在Mg2+的辅助下,track hairpin被E6‑DNAzyme催化切割,释放FAM标记的短链。STWS被释放,自主移动到相邻的track hairpin,FAM标记的短链被释放,并实现荧光信号积累,最终实现17β‑雌二醇的特异性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628458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1910121460.2
申请日:2019-02-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5/115 , G01N33/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异性识别组胺的寡核苷酸适配体,所述适配体HIM‑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将适配体的5’端或3’端标记FAM、琉基基团、FITC、生物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用于小分子组胺的分析检测。本发明适配体可在体外筛选,筛选周期短,合成方便,易标记各种功能基团和报告分子,性质稳定,可长期保存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355330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827143.X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5/115 , G01N33/569 , G01N33/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异性识别绿色魏斯氏菌的ssDNA适配体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随机文库及引物对,以绿色魏斯氏菌为正筛选菌株,以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肠膜明串珠菌、戊糖片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反筛选菌株,排除特异性较低的序列,通过牛血清白蛋白和tRNA排除非特异性结合的序列,筛选得到ssDNA文库;对筛选得到的ssDNA文库进行测序,选择结构稳定且自由能较低的序列,再筛选出对绿色魏斯氏菌具有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的序列,得到特异性识别绿色魏斯氏菌的ssDNA适配体。本发明的ssDNA适配体在准确、快速、灵敏检测绿色魏斯氏菌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396029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810190997.X
申请日:2018-03-0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5/115 , G01N33/5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能特异性识别不同生长时期的大肠杆菌O157:H7的寡核苷酸适配体,属于食品安全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应用Whole cell‑SELEX技术,以不同生长时期的大肠杆菌O157:H7为靶标,经过14轮的反复筛选、亲和力和特异性试验的分析验证,获得了一组针对不同生长时期大肠杆菌O157:H7亲和性和特异性均良好的核酸适配体。该适配体在准确、快速、灵敏检测食品中大肠杆菌O157:H7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541516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710859591.1
申请日:2017-09-2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5/115 , C12N1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组能同时识别软骨藻酸和河豚毒素的单链DNA核酸适配体DA‑01和TTX‑27,一条能特异性识别软骨藻酸的单链DNA核酸适配体DA‑06,一条能特异性识别河豚毒素的单链DNA核酸适配体TTX‑07,一条能特异性识别石房蛤毒素的单链DNA核酸适配体STX‑41。本发明采用磁性还原氧化石墨烯(MRGO)辅助分离的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SELEX)技术,利用磁性还原氧化石墨烯能吸附游离的单链DNA但不能吸附与靶标分子结合的单链DNA的特性,同时利用其磁分离富集特性,将对靶标毒素具有亲和性的和无亲和性的单链DNA分离,经过16轮反复的孵育、分离、扩增、制备单链的体外筛选,对所得ssDNA进行一级结构同源性和二级结构相似性分析,然后测定其亲和性和特异性,最终获得一组高亲和性和特异性的核酸适配体。该组适配体在水产品中软骨藻酸、河豚毒素、石房蛤毒素的分析检测和分离富集脱除净化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