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9183310U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822074917.2
申请日:2018-12-11
Applicant: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宁夏中盛电缆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线路测温报警的耐火电力电缆,包括耐火线芯及其外护套层(11),耐火线芯与护套层(11)之间形成有第一、第二空间;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内分别设置第一监测线、第二监测线,第一监测线包括两根第一钢丝(4),第一钢丝(4)外包覆第一热敏绝缘材料(5);第二监测线包括两根第二钢丝(7),第二钢丝(7)外包覆第二热敏绝缘材料(8);在第一空间内,第一监测线与耐火线芯接触,第一监测线与护套层(11)之间具有第一隔热填充物(6);在第二空间内,第二监测线与护套层(11)接触,第二监测线与耐火线芯之间通过第二隔热填充物(9)隔离;本实用新型可监测敷设全线路环境温度、电缆表面温度,并在温度超过时报警。
-
公开(公告)号:CN207966572U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20515181.5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宁夏中盛电缆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缆烘干加热装置,包括多个支撑杆(1),所述多个支撑杆(1)圆形分布,所述支撑杆(1)的两端均连接有调节杆(3),所述调节杆(3)活动连接在支撑杆(1)上;所述相邻支撑杆(1)之间的两个调节杆(3)连接有加热管(5),多个所述加热管(5)圆形分布;所述相邻支撑杆(1)之间的两个调节杆(3)通过固定装置将两个调节杆(3)之间的位置固定;所述加热管(5)连接有导线(2),所述导线(2)与供电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线缆烘干加热装置实现加热管(5)与线缆之间距离的调节,可根据不同线径,调节加热管(5)与线缆之间距离,从而实现对不同线径的线缆烘干、加热的精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209343843U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822074918.7
申请日:2018-12-11
Applicant: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宁夏中盛电缆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软型耐火变频电力电缆,包括缆芯,所述缆芯包括三个主线芯和三个地线芯,所述主线芯排列在一起,所述地线芯设置在主线芯之间,所述缆芯外依次设置有第一包带层(5)、编织层(6)、护套层(8),所述第一包带层(5)采用高阻燃包带搭盖绕包而成;所述主线芯包括五类导体(1),所述五类导体外绕包有云母带(2),所述云母带(2)外为绝缘层(3);本实用新型的电缆在导体外绕包性能优异的云母带,可满足澳标AS/NZS 3013耐火要求(1050℃),同时将导体设计成五类导体,并将内衬层结构设计由挤包型更改为采用高阻燃包带搭盖绕包,整体结构设计较为柔软,便于实际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209183307U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822076536.8
申请日:2018-12-11
Applicant: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宁夏中盛电缆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直流共用抗拉充电桩电缆,包括直流导体部分和交流导体部分,所述直流导体部分和交流导体部分之间以及直流导体部分和交流导体部分外具有护套层(7);所述直流导体部分包括多个直流电缆导体(5),所述直流电缆导体(5)外具有直流绝缘层(6);所述交流导体部分与护套层(7)之间具有编织屏蔽层(4),所述交流导体部分包括多个交流电缆导体(1)和多个交流信号线(2),所述交流电缆导体(1)外具有交流绝缘层(3),所述交流信号线(2)采用铜箔丝加强;本实用新型实现交直流共用,同时信号线采用铜箔丝对其进行补强,可以完全避免断丝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208781592U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21546830.4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宁夏中盛电缆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拖拽用抗拉耐磨电源线,包括若干导体,导体外挤包有绝缘保护层,导体外为绞缆包带层,在绞缆包带层内,导体之间设有填充,绞缆包带层外为护套层,护套层外为编织层;导体为六类柔软铜丝,导体在束丝时加入铜箔丝,铜箔丝为多芳基纤维与铜丝的组合体,多芳基纤维外采用铜丝紧密螺旋绕包;绝缘保护层材料为热塑性弹性体;绞缆包带层材料为环保无纺布;填充材料为非吸湿性聚丙烯环保撕裂纤维,护套层材料为热塑性硫化橡胶;编织层材料为芳纶;本实用新型柔软,弯曲半径小,便于在狭窄空间弯曲拖拽,绝缘采用热塑性弹性体,护套采用热塑性硫化橡胶,线缆外使用芳纶编织,电缆阻燃性能好,耐磨抗拉,可反复弯曲拖拽不开裂。
-
公开(公告)号:CN112184474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011022531.2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常州船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材料智能化制造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得制造第一材料的第一流程数据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流程数据信息生成第一验证码,其中,所述第一验证码是与所述第一流程数据信息一一对应的;获得制造第一材料的第二流程数据信息;根据第二流程数据信息和第一验证码生成第二验证码;以此类推,获得制造第一材料的第N流程数据信息;根据所述第N流程数据信息和第N‑1验证码生成第N验证码,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将所有流程数据信息和验证码分别复制保存在M台设备上,其中,M为大于1的自然数。
-
公开(公告)号:CN112182874B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011020763.4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常州船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16 , G06F113/26 , G06F119/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韧性和耐热性提升聚合物材料性能的方法和装置,通过获得第一聚合物材料的第一预设参数信息;获得预设参数重要性等级;判断所述第一预设参数信息是否达到预设参数重要性等级;若达到预设参数重要性等级,获得第一量测指令;获得所述第一聚合物材料的第一加工程序;获得第一检测设备信息;当所述第一加工程序结束后,获得所述第一聚合物材料的第一韧性值信息;获得预设韧性值;判断所述第一韧性值是否满足所述预设韧性值;若不满足所述预设韧性值,则获得第一中止指令,并在所述第一中止指令的指令下,中止所述第一聚合物材料的加工流程,达到了有效控制材料的性能,使得材料的质量稳定性高,有利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31614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538918.8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55/02 , C08F222/06 , C08F8/4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硅烷交联聚乙烯的方法及产品,该方法包括:将聚乙烯聚合物进行马来化以形成马来化聚乙烯,其中,将该聚乙烯聚合物进行马来化包括将该聚乙烯聚合物、自由基引发剂以及马来酸酐融合以形成反应混合物,其中该马来酸酐浓度是所述反应混合物的至少1.8wt%;使马来化聚乙烯与仲氨基硅烷反应以形成硅烷接枝聚乙烯;在湿固化工艺中处理硅烷接枝聚乙烯以形成硅烷交联聚乙烯。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交联方式所到至的硅烷单体在聚乙材料上分布不均匀所导致的问题,从而使得硅烷单体的交联相对均匀,提供了成品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348429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1072487.6
申请日:2020-10-09
Applicant: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常州船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升聚合物材料性能的处理方法和装置,通过获得第一仓库的第一原材料信息;根据第一原材料信息,获得第一影响因素信息;获得第一仓库的第一存储布置图信息;根据第一存储布置图信息,获得第一原材料的第一存储方式;将第一存储布置图信息输入第一训练模型;获得第一训练模型的第一输出信息,第一输出信息包括第一结果,第一结果为标识第一仓库具有第一影响因素的结果;根据第一结果获得第一影响度;判断第一影响度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影响度阈值;若超过,则获得第一调整指令;根据第一调整指令,调整第一存储方式,达到了对于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有效监控,进而提高材料的性能、质量稳定性,提升企业的加工管理水平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21359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36279.1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55/02 , C08F222/06 , C08F8/4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硅烷交联聚乙烯的质量评估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统计湿固化工艺中处理硅烷接枝聚乙烯以形成硅烷交联聚乙烯过程中统计固化时间;根据每一种马来酸酐对应的固化时间获取该固化时间所对应的第一等级;对使用每一种马来酸酐浓度得到的硅烷交联聚乙烯产品获取其对应的质量,根据每一种马来酸酐浓度对应的质量确定该质量对应的第二等级;根据进一步地第一等级和进一步地第二等级确定每一种马来酸酐浓度对应对硅烷交联聚乙烯产品的第三等级。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确定使用什么样的马来酸酐浓度来进行生产所导致的问题,从而能够选择合适的马来酸酐浓度,兼顾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