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49610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104998.4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辽宁中德电缆有限公司 , 宁夏中盛电缆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L2031/34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色线缆挤出模具,包括模套(1),所述模套(1)由挤塑喇叭口(2)和承径(3)构成,所述承径(3)位于喇叭口(2)的小口径处,所述模套(1)上设置有间色流道(4),所述间色流道(4)的出料口(5)位于承径(3)处,本发明的双色线缆挤出模具将间色流道出料口位置嵌入在模套承径,解决了材料在模具中的扩散和收缩现象,提高了间色覆盖率或间色宽度的精度,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双色产品返修率和废品率,保证了产品质量,产品的一致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218459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456152.5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宁夏中盛电缆技术有限公司 , 常熟市中联光电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辽宁中德电缆有限公司
IPC: C08L91/06 , C08L23/12 , C08L75/04 , C08L53/02 , C08K3/26 , C08K5/20 , H01B3/34 , H01B3/30 , H01B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PE绝缘材料,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聚丙烯12-40份,聚氨酯8-20份,SEBS20-100份,碳酸钙4-12份,白油50-90份,抗氧剂0.2-2份,相容剂0.4-6份,脂肪酸酰胺0.1-0.5份;本发明材料改善TPE材料的挤出流动性,使材料顺利脱模,材料成型时间缩短10%,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可以使填料、着色剂在母料中分散的均匀、连续,避免颜色出现色差;改善TPE材料中组分的分散均匀性,易于塑化,加工温度可降低20-30℃,避免出现气泡缺陷;使用后会降低TPE材料的磨耗系数,可延长加工设备(辊筒等)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08781592U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21546830.4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宁夏中盛电缆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拖拽用抗拉耐磨电源线,包括若干导体,导体外挤包有绝缘保护层,导体外为绞缆包带层,在绞缆包带层内,导体之间设有填充,绞缆包带层外为护套层,护套层外为编织层;导体为六类柔软铜丝,导体在束丝时加入铜箔丝,铜箔丝为多芳基纤维与铜丝的组合体,多芳基纤维外采用铜丝紧密螺旋绕包;绝缘保护层材料为热塑性弹性体;绞缆包带层材料为环保无纺布;填充材料为非吸湿性聚丙烯环保撕裂纤维,护套层材料为热塑性硫化橡胶;编织层材料为芳纶;本实用新型柔软,弯曲半径小,便于在狭窄空间弯曲拖拽,绝缘采用热塑性弹性体,护套采用热塑性硫化橡胶,线缆外使用芳纶编织,电缆阻燃性能好,耐磨抗拉,可反复弯曲拖拽不开裂。
-
公开(公告)号:CN209718559U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821546614.X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辽宁中德电缆有限公司 , 宁夏中盛电缆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色线缆挤出模具,包括模套(1),所述模套(1)由挤塑喇叭口(2)和承径(3)构成,所述承径(3)位于喇叭口(2)的小口径处,所述模套(1)上设置有间色流道(4),所述间色流道(4)的出料口(5)位于承径(3)处,本实用新型的双色线缆挤出模具将间色流道出料口位置嵌入在模套承径,解决了材料在模具中的扩散和收缩现象,提高了间色覆盖率或间色宽度的精度,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双色产品返修率和废品率,保证了产品质量,产品的一致性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8908892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746284.7
申请日:2018-07-09
Applicant: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管同轴式线缆挤出模芯,模芯的前端设有管状承径,管状承径端设置有模口(1),管状承径由内管(2)和外管(3)构成双层结构,内管(2)和外管(3)之间具有空腔(4);采用本发明的模芯,在电线电缆挤出时,管状承径的内管起到稳线模的作用,缩小稳线模和模口的距离,保证缆芯结构稳定、带材纵包圆整;自带稳线模作用,满足生产时稳定缆芯的需要;内外管之间的间隙,减少了模具的热传递,能够很好的起到隔热的效果,通过热传递到内管的少量热量,被运动的缆芯带走,热量不能累积,不足以软化缆芯,保证了产品质量,减少了产品废品率。内外管间隙可以收集模口内层积料,从而改善因积料引起的外观鼓包、脱料。
-
公开(公告)号:CN10884730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745294.9
申请日:2018-07-09
Applicant: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7/0045 , G02B6/443 , G02B6/4436 , G02B6/4494 , H01B7/00 , H01B7/04 , H01B7/17 , H01B7/1825 , H01B7/187 , H01B7/1875 , H01B7/228 , H01B7/2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满足视频信号传输、控制信号传输、电能供给要求的高速视频传输用高速视频传输用超柔智控光电混合缆,该混合缆包括:光单元,光纤采用弯曲损耗不敏感紧套光纤,光纤表面挤包有尼龙紧套层,尼龙紧套层外采用阻水芳纶加强,阻水芳纶外挤包有光纤护套;电单元,导体采用镀锡铜绞合导体,电单元导体表面挤包有交联聚乙烯绝缘料;数据线,采用裸铜绞合导体,数据线导体表面挤包高密度聚乙烯绝缘料;加强芯,采用直放芳纶纱,芳纶纱表面挤包有加强芯护套;缆芯,包括两个光单元、四个电单元、两个数据线和加强芯,加强芯中心直放,两个光单元、四个电单元和两个数据线围绕在加强芯周围;缆芯外依次为包带、屏蔽和外护套。
-
公开(公告)号:CN11192293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620286.9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测量电缆表面粗糙度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块,固定块中间具有空腔;固定块上具有第一、二、三、四侧面,侧面上分别设置缺口,缺口均与空腔相通;固定块两端分别设置有电缆进口孔、电缆出口孔;电缆进口孔两侧设置进口固定槽,电缆出口孔两侧设置有出口固定槽;固定块上安装有进口螺钉,进口螺钉深入电缆进口孔两侧的进口固定槽,固定块上安装有出口螺钉,出口螺钉深入电缆出口孔两侧的出口固定槽;固定装置还包括放置板,放置板上具有凹槽,放置板安装在缺口中,凹槽高度与电缆进口孔、电缆出口孔高度相同;本发明实现将电缆固定,可以更加准确的测量到电缆各个方向的表面粗糙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767874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124617.7
申请日:2019-02-19
Applicant: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控同轴制冷电缆,包括缆芯,所述缆芯包括内导体和内导体外的外导体,所述内导体为中空金属管,所述外导体为金属带纵包焊接成管状结构;沿电缆径向,在所述内导体和外导体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的绝缘垫片,所述内导体和外导体构成同轴结构,所述绝缘垫片上具有流动孔;所述内导体内部、内导体和外导体之间均充有冷却剂,所述外导体表面具有外护套;该电缆具有传输容量大,发热小,电缆温度可控,弯曲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9741860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1910122908.2
申请日:2019-02-19
Applicant: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B7/00 , H01B7/02 , H01B7/04 , H01B7/17 , H01B7/28 , H01B7/29 , H01B7/295 , H01B7/42 , H01B9/00 , H01B9/02 , H01B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大功率同轴液冷电缆,包括内导体和内导体外的外导体,所述内导体为中空金属管,所述外导体为金属带纵包焊接成管状结构;沿电缆径向,在所述内导体和外导体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的绝缘垫片,使所述内导体和外导体构成同轴结构,所述绝缘垫片上具有液体流动孔;所述内导体内部、内导体和外导体之间均充有冷却液,所述外导体表面具有外护套;本发明电缆内外导体采用同轴结构构成回路,同时内外导体都处于相同的冷却液环境中,不仅电缆外径小,同时也节省了配套的冷却管道,方便敷设,成本更低,冷却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880053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18618.X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模拟长期运行电缆介电强度衰减及耐压的测试方法,整个试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模拟高分子材料在长期运行后与前期运行介电强度的变化率,达到要求后进行第二阶段试验;第二阶段:模拟线路长期运行后在额定温度下工作及前期运行在额定温度下工作的耐压试验;第一阶段破坏性试验:验证老化后与老化前介电强度的变化率,其目的是有效的验证材料在介电强度方面的稳定性,保证后续终端使用中性能与前期差别过大;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第二阶段耐压在额定温度及极小弯曲半径下进行,验证线缆在额定最高温度下时是否能长期承受额定电压的情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