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4415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847706.1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江苏国能深井安全开采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 , 江苏徐矿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张双楼煤矿
IPC: E21F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陷落柱的井地联合探治一体化方法,属于煤矿开采陷落柱探查治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开展物探探查与高密度物探反演,初步确定疑似陷落柱的位置、发育范围等;结合矿井采掘现状与规划,在疑似陷落柱的位置进行地面或井下钻探,进一步确定陷落柱是否发育;在确认陷落柱的存在后,进行井下物探和井下钻探,确定陷落柱的发育范围、富水性和导水性;制定陷落柱地面或井下注浆治理方案,并确保治理效果。本发明综合考虑矿区的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以及采掘计划,构建陷落柱的超前探查治理方法,精确灵活查明陷落柱发育位置及范围,综合评价其富水性和导水性,提高陷落柱探查精确度,指导陷落柱治理与矿井安全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712319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011641241.6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徐州科瑞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Q10/0833 , G06K7/10 , G06K19/077 , H04M1/18 , H04W4/02 , F16B39/04 , F16B39/10 , F16B39/24
Abstract: 一种煤矿智能物料配送系统及方法,系统,井下物流配送管理模块分别与井下物流业务模块、井下物流分析模块、井下物流预警模块、井下物流手机终端模块和多个防爆手机终端连接;多个防爆手机终端通过无线基站与矿井局域网连接;井下物流分析模块主要由车辆信息感知网络和服务器组成;车辆信息感知网络包括多个无源抗金属电子标签、多个靶面可调天线、多个无源定位基站设备和矿井局域网;方法:物料申领出库;物料审批;生成装车信息;装料配送;矿车到达目的地的确认;矿车的归还。该系统能便于对矿井物料运输全过程进行定位和跟踪,有利于实现矿井的精细化管理。该方法能确保井下物料各个配送环节的合理衔接,能实现煤矿物料的智能化配送与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2712319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641241.6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徐州科瑞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煤矿智能物料配送系统及方法,系统,井下物流配送管理模块分别与井下物流业务模块、井下物流分析模块、井下物流预警模块、井下物流手机终端模块和多个防爆手机终端连接;多个防爆手机终端通过无线基站与矿井局域网连接;井下物流分析模块主要由车辆信息感知网络和服务器组成;车辆信息感知网络包括多个无源抗金属电子标签、多个靶面可调天线、多个无源定位基站设备和矿井局域网;方法:物料申领出库;物料审批;生成装车信息;装料配送;矿车到达目的地的确认;矿车的归还。该系统能便于对矿井物料运输全过程进行定位和跟踪,有利于实现矿井的精细化管理。该方法能确保井下物料各个配送环节的合理衔接,能实现煤矿物料的智能化配送与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110487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336055.3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B43/26 , E21B43/267 , C09K8/80 , C09K8/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岩体致裂增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液联合型二氧化碳致裂增透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采用泄能片上下连接的两个高压储存室,上部储存固态二氧化碳,下部储存液态二氧化碳,上部储存室还设置有封住的泄能孔,下部储存室内设置有激发管。本发明的固液联合型二氧化碳致裂增透装置结合了固态和液态二氧化碳的特性,利用液态二氧化碳相变反应产生的高压气体射流和冲击应力波产生裂隙网络,同时带动固态二氧化碳颗粒进入裂隙深处,固态二氧化碳相变后进一步扩展裂隙网络,增加煤岩体的渗透性。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提高煤层气开采的效率,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有望成为煤层气开采领域的重要技术创新。
-
公开(公告)号:CN11944215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60199.3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nventor: 袁永 , 秦正寒 , 李立宝 , 李勇 , 许昕 , 毛振滨 , 丁云涛 , 李波 , 陈忠顺 , 刘汉祥 , 栗恒 , 张子昂 , 刘宏宇 , 巩明远 , 王建如 , 陈江 , 唐宇
IPC: G06F18/25 , G01D21/02 , G01D11/00 , G01D11/30 , G01N21/01 , G01N21/84 , G01N15/00 , G01N3/00 , G01N3/08 , G01N3/02 , G01M7/02 , G05D3/12 , G06V10/26 , G06V10/82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压力‑振动信息融合反演放煤状态试验平台与方法,所述试验平台在后刮板运输机系统安装高清摄像头,在液压支架系统掩护梁外部固定压力传感器,在液压支架系统尾梁的内侧固定振动传感器;所述试验方法包括:进行试验采集数据,建立煤矸颗粒图像数据集和振动信号数据集、建立掩护梁承载压力与放出体质量的函数关系、训练煤矸图像‑混矸率检测计算模型、训练振动信号‑混矸率识别网络模型、建立图像‑振动信息融合的煤矸识别模型、融合图像‑压力‑振动信息,获取实时煤矸放出质量与混矸率,根据总放出体实时混矸率要求控制放煤口的关闭时机。本发明能解决复杂工况下单一煤矸识别方法受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843996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41381.5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N3/0464 , G06N3/04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矿山开采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和图像融合技术的煤矸数据扩充方法。通过构建stylegan3网络,并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优化判别器,用于对煤、矸石图像进行增广,后使用图像融合技术,提取随机数量生成的新煤图像、新矸石图像后与背景图像进行随机位置融合,批量生成新煤矸混合图像,提高了煤矸数据的多样性。同时,本发明方法生成的新煤矸图像与实测煤矸图像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能够有效反映实际煤矸图像的特征,有效解决了深度学习过程中煤矸图像训练样本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3847154U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20083269.6
申请日:2014-02-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F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矿山救生装置。该矿山救生装置,包括舱体、舱壁和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有中央控制系统,控制舱体内部的氧气生成装置、救援系统、温控装置、环境监测系统和舱门,所述舱体内部还有蓄电池存储室、工具箱、食物储存室、医药包和排泄物储藏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矿山救生装置,设备齐全,可保证被困期间工作人员在适应的温度下,有足够的食物、氧气等待救援,并能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救治,同时可与地上救援人员及时联系,便于救援人员及时掌握矿难情况,为救援工作提供了方便,是一种可大规模推广的救生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203718345U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20082918.0
申请日:2014-02-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F16N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矿用储存器。该矿用储存器,包括储油箱、推杆和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箱分割成n个独立的储油室,分别放置各种不同的润滑油,所述喷头下方与储油箱之间连接有可伸缩的拉杆,所述每个储油室顶部有出油口,储油室内部有活塞,活塞与推杆相连,所述喷头下方连接有输油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矿用存储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满足不同机器,不同轴承的润滑,可根据距离远近调节拉杆的长度,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成本,适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203783628U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20083062.9
申请日:2014-02-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F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服装,可以用于精确定位井下工作人员的位置。该服装,包括衣身和衣袖,其特征是:还包括套置于衣身外部的安全气囊装置、内置于衣身里侧内衬上的心跳频率采集装置和衣袖一侧的定位卡,所述定位卡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所述安全气囊装置包括位于衣身前胸和后背的安全气囊,位于衣身肩部和胸部的氧气存储气囊,所述心跳频率采集装置包括内衬前胸处的4个心跳采集片。该服装利用信号穿透性强、抗干扰能力强,感应灵敏的得射频识别技术,能够精确定位井下人员位置,实时掌握工作人员各种信息,安全气囊和氧气存储气囊能够尽量减少工作人员在矿难发生时受到的伤害,为救援赢得一定的时间,适用于大、中、小型矿井。
-
-
-
-
-
-
-
-